为了加强我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年轻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高,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第14周星期三上午第一节课,语文组在创客室进行了四年级公开课观摩活动,执教人:李春燕。课题:《芙蓉楼送辛渐》,我校中段语文组教师共同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
《芙蓉楼送辛渐》
授课老师:李春燕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前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孤寂心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本篇古诗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李春燕老师执教的是送别诗,这节课李老师通过了解送别诗的意象,体会送别诗的情感,超越了常规的内容的理解,运用了近几年盛行的“寻意象悟诗情”的教学手段。她用四个活动来组织这堂课:活动一“解诗题,明诗意”;活动二“寻诗景,悟诗情”;活动三“知人世,论本心”;活动四“创情境,畅所言”。给我们展现了一堂很精彩的师生互动课。
首先李老师让学生们读诗题,明确这是一首送别诗,再介绍芙蓉楼的具体位置,课件出示古诗内容,接着引导学生齐读、指名读、同桌互读,最后师范读。教师利用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让学生从读中去感悟,从读中去深入理解理解诗意。
李老师的课堂以意境为核心,明代诗论家胡应麟说过“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在我国古诗的历史中,已经有许多的意象成为传统上的经典。本节课李老师就采用引导学生找诗中意象,《芙蓉楼送辛渐》中的雨、江、山,来体会送别诗的意境美,从而也教会学生读送别诗的方法。这种方法能一针见血地抓住诗人情感的脉络,从而品味诗歌中的滋味。
她还通过以了解背景为助力。古诗是诗人当时的情感记录和情绪的艺术表达,诗人创作古诗必有其原因,从背景中也能发现诗人写诗的深刻原因和情感基调。本节课,李老师教学《芙蓉楼送辛渐》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时,适时出示作者背景,让学生在了解背景后,再结合诗句,谈谈个人体会:原来此诗虽是送别诗,诗人不写临别赠言,反过来是写给友人的叮咛以及自己的生活誓言。
最后通过活动四“创情境,畅所言”——写下你想对王昌龄说的话,让学生结合自身感悟,生分享,师总结,结束课文。
龙康明老师:李老师课前准备的很充分,学生互动性高,很好的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评价语也多种多样,给我们展现了一堂很精彩的课。
刘欢老师:朗读环节形式多样化,以读悟情,着重体悟情感,在读古诗时,李老师还特别强调“平明”这个词,我们学生很分不清前后鼻音,运用这种方式让学生更能牢牢记住。
翁小茹老师:课堂目标明确,条理清晰,语言表达精确,特别是课堂气氛活跃,很好的体现了听、说、读、写,而且能结合背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诗的内容,评价语也恰到好处,就是板书有点欠缺,不够完整。
梁娟教研员:李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利用四个活动方块进行教学。前两个活动——“解诗题,明诗意;寻诗景,悟诗情”是为了这首诗的前两句服务的, 这首诗的前两句情景交融,由“雨、山、孤”等字层层深入悟诗人的“孤独”的内心。后两个活动——“知人世,悟本心;创情境,畅所言。”是为诗的后两句服务的。李老师出示诗人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诗人当时的境遇,并找出“冰心”与玉壶的共同点作为切入点,领悟诗人冰清玉洁、高风亮节的精神。最后出示李白写的诗,再次升华情感。课堂中,李老师的激励性语言激发了学生朗读、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学习的氛围浓厚。
林丽花教导:这节课完成度很高,学生参与度高,心情澎湃,整节课结构完整,特别是最后从借用李白的诗的同时引出一个拓展提升,写下你想对王昌龄说的话,让学生贴切生活的同时更好的去理解课文。
每次每堂公开课结束后,老师们积极探讨,吸取优质的经验,补充自己的观点,进行了深刻交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都能够在此次交流获得的经验中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潜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公开课不仅能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还侧面显示了各个班级各领域方面的发展水平,展现出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社会认知能力!
此次教研活动,由李春燕老师执教的《芙蓉楼送辛渐》,充分体现了“浓浓语文味,悠悠古诗情”,使教师们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逐步提升业务素质,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监制:李信深
图文编辑:吴艳
审核:梁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