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局幼儿园——开展预防野生菌食物中毒安全教育​

S
创建于2023-05-17
阅读 30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夏季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多发期,食用野生菌中毒者绝大多数人都是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躁、谵妄、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食用有毒野生菌中毒后没有特效疗法,病死率高、风险极大。因此,一定要谨慎采食和购买野生菌,以免中毒,最好不要食用野生菌。

    认识野蘑菇的危害


为保障广大师幼生命健康安全,商务局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预防野生蘑菇中毒健康教育课。课程中,老师们利用图片、视频、故事、班级宣传等多种多样形式进行宣传。

充分认识毒蘑菇的危害


    一些野生的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感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

   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或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毒蘑菇、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常见的野生毒蘑菇

有哪些类型?长什么样呢?

一起来看看

毒蘑菇事件经常发生


     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当地老百姓有采食野生菌的习惯,但是一些有毒的野生菌与可以食用的野生菌形态上很相似,老百姓很难将他们区分开来,导致误采误食引起中毒。

                    

                 

                 

                 

误食毒蘑菇了怎么办?


     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尽早采用催吐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时,催吐后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并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进一步明确诊断。

     同时,要警惕中毒“假愈期”。部分病人经治疗后,急性胃肠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给人以病愈的感觉,其实此时毒素正在通过血液进入肝脏等内脏器官,侵害了实质脏器,会在1~2天后病情迅速恶化,累及肝、肾、心、脑等脏器,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所以,在中毒初期症状缓解时,仍应留在医院积极接受治疗,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病情稳定好转再出院。


毒蘑菇发生的季节


     野生蘑菇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恰逢春季雨水充沛,野生蘑菇进入了迅速生长期。因此,建议大家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

对毒蘑菇要“三 不”


1.不采摘

   孩子家长们到郊外时,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而且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我们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蘑菇。


2.不购买

   请勿在路边摊贩随便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购买。


3.不食用

   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不科学的毒蘑菇识别方法


     根据传统的个别简单方法和特定经验来识别不同地方复杂多样的毒菌和食用菌是造成误食中毒的原因之一。

注意!谨慎!

关于毒蘑菇的N种错误说法

千万不要轻信

错误说法1:

     “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    ,    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极其剧毒。毒蝇伞很漂亮,不少蘑菇艺术品都是以它为原型创作的,它的确有毒;但同样外形漂亮的橙盖鹅膏,却是著名的食用菌。广东地区毒性最大的致命白毒伞是纯白色的,许多人却误认它无毒。


错误说法2:

     “毒蘑菇虫蚁不食,有虫子取食痕迹的蘑菇是无毒的”。

     事实上,很多对人有毒的蘑菇是其他动物的美食,比如豹斑鹅膏经常被蛞蝓取食。白毒伞也有被虫啮食的记录。


错误说法3:

     “毒蘑菇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色的有毒”。

     这种错误流传甚广,实际上蘑菇毒素不会与银器发生反应,这实为臆测的谣传。


错误说法4:

     “受伤变色、流汁液者有毒”。

     其实这并不绝对,像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却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错误说法5:

     “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有毒”。

     虽然这类菌有毒种类的比例较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许多毒菌并无独特的特征,如,外观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

 商务局幼儿园

   在此提醒:

为预防野生毒蘑菇中毒事故的发生

请各位家长和孩子

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等菌类。


阅读 30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