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作家笔下的南海《重吻西沙》|西沙南海,留下我无尽回忆(连载之六十五)

孙振军
创建于2023-05-17
阅读 23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陈伟文将军/题字 孙振军 撰文/摄影

下篇 | 西沙南海,留下我无尽回忆

四、那些人·那些事

  笔者的战友、摄影启蒙老师、西沙水警区第一代摄影工作者王振松工作照。摄于20世纪80年代

9王干事 

  王干事叫王振松。就是这个人,使我第一次认真、科学地接触了照相机,懂得了什么叫新闻摄影、艺术摄影等。可以说,是他把我领进摄影大门的。

我认识他时,他已是在海军、海南有名气的摄影家了。尽管没有多少文化,但他那见缝插针的自学精神、惜时如金的自律意识、决不虚度一天光阴的人生态度,给我的榜样力量是巨大的,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无法磨灭的。

  在那个年代,相机是稀缺物,可王振松却有三四部,胶卷也很充足。但他却轻易不给朋友、熟人拍一张生活照。“浪费时间,咱没那功夫。”因为拍完照人家就等着、追着他要照片。可他满脑门子都想的是“新闻”“创作”,哪有功夫与人拉关系啊!因此,也就得罪了不少人,说他古板、不近人情。但却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苦衷:初中都没毕业的农家子弟,要想在人才济济的正军级机关站稳脚跟、打下天地,不如履薄冰、兢兢业业,行吗?

  但他对我们这一帮小他七八岁、十来岁且热爱新闻的年轻人十分偏爱,星期天啦,八一节、建军节啦,经常招呼我们,“走,到我家包饺子吃去!”事实上,他经常爽约,因为一遇到新闻,一听说好线索,他拎起包就跑了,根本没让我们吃上几回他家的饺子。有意思的是,直到今天,在他记忆中,他当时是请我们吃过许多次饺子的。现在一遇到老战友,一说起这档子事,我们总是“哈哈”大笑。

  他就是这样一个刻薄又天真、专业又粗心,但对摄影工作无限痴迷的人,因此也赢得了战友们的普遍敬仰与尊重。

  王老兄转业时,海军政治部出面给他联系接收单位。因为他获过许多大奖,国际的、国内的,军内的、军外的都有。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家乡焦作的一家报社。先科员,后副科长、科长。其间曾祸从天降、遭遇不幸,年仅20岁的儿子出车祸丧生。王老兄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好像一步从中年跨入了老年。但他最终没有被人生大悲所压跨,很快又振作起来。据说,他是最早参与考察、发现云台山的人之一,并在以后的推介、宣传中出了大力。焦作市除了给他配置了一套近20万元的高级摄影器材外,还破格提拔他为处级干部。

  隔三差五,我会跟我这个新闻工作的领路人通个电话,问:“王干事,忙什么呢?”答:“搞创作,在现场。”的确,他不是在闹市,就是在乡间;不是在河谷,就是在深山;走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至今,他仍是我学习、追赶的一个标志。

1984年,笔者与李艇长合影。

10 李艇长

  李艇长李培红,天生就是干军人的料,尤其适合干海军。因为他不晕船,正所谓“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别人出海时在风浪的颠簸下又呕又吐难受得要死,而他则仰天长啸,哈哈大笑,又是抒情又是做诗。

  此人是个乐天派,能吃能喝,敢闯敢干。最有意思的是他用“日本话”训斥东南亚某国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经常有东南亚某国船只进入我西沙海区,有的是化装成特务,有的也是真正的渔民。我们经常奉命驱赶闯入我海区捕鱼的渔民。但人家并不走啊,也声称是祖祖辈辈在此打渔为生。这时李艇长就跳到人家的甲板上,用粉笔画一面中国国旗,一面东南亚某国国旗,中间划一条线,然后再画一条从东南亚某国那面进入中国这面的小渔船,把甲板敲得震山响,说:“那边,你们的;这边,我们的。你们的进入了我们的国家!”连说带比划、连吼带恐吓,每次都真的能把他们赶走。

  李艇长提拔成副团职干部后就准备转业了。河南人,恋家的很,毛病。转业到地方后他先是被安排当一家银行的开发公司经理,之后公司撤销,便无所事事,到乡下承包了一家农场。据说,经营得很不成功,手头总是缺钱……

  1982年2月,笔者(前排左四)在西沙群岛中建岛与钟指导员(二排右一)等战友合影。

11 钟指导员


  钟指导员,上海奉贤县人,叫钟洪葵。我第一次见到他,以为他就是一个老兵,因为当时我们9331艇正在船坞检修,所有人都是穿着工作服在干体力活。官兵一致,是我军的好传统、好作风,钟指导员更是这方面的楷模。直到有一天,船快修好了,我们全艇官兵都要着正装去参加全大队的集会,服装一换,我才发现他原来是个军官,并且是这条艇上和艇长平级的政治主官。

  钟指导员很高看我,不久,就将艇上唯一的舆论主阵地——黑板报,交给我来打理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我新闻宣传工作的引路人之一,因为我是从黑板报“主编”的岗位上起步的。

  恋家的习惯上海人也有,钟指导员在被提拔为营职干部,老婆孩子也随军后不久,就打报告转业回奉贤老家了。还不错,尽管他没文凭,也不善于钻营,但为人精干、勤勉、正派,最后也官至正处级,做到了在军队、地方问心两无愧。

阅读 23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