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孩子们在进入小学后将面临活动形式、生活环境、师生关系、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变化,他们能否从幼儿园顺利过渡进入小学,也成了众多家长所关注的话题。如何让孩子顺利过渡小学的生活呢?这需要幼儿园、家长两方的合力。
启迪幼儿园幼儿园一直非常重视幼儿的“幼小衔接”。为了让家长对“幼小衔接”有全面的了解、正确的认识,引导家长有效地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我们将带领爸爸妈妈们第一时间了解“幼小衔接”。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快来跟我们来一起学习吧!
幼小衔接就是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吗?
当然不是。
由于外在环境、教育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因素的不同,注定了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质的不同。
幼小衔接的关键不在于知识的衔接,核心是该年龄段幼儿怎样有效地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幼小衔接,为后续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家长也需要做好过渡期间的准备:调整好心态 ,调整教育方法,加强对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以下四方面的要求:
一是身心准备。向往小学,有良好的情绪,喜欢运动等。
二是生活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参与劳动,增强安全防护能力等。
三是社会准备。会交往合作,诚实守规,有任务意识等。
四是学习准备。好奇好问,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等。
幼儿园与小学在学习及生活上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幼小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综合能力的衔接,我们应该从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兴趣入手,帮助幼儿顺利地步入小学生活,老师支招已上线喽!
01
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孩子入小学后,进入新的"大家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则有赖于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因而老师和家长应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让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与小朋友抢玩具,不大声喧哗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出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
02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小学环境中有大量的新规则出现(如进老师办公室要报告、上课前书要摆在书桌右上角、上课不能喝水、手要放好不能搞小动作等等),幼儿难以记住和遵守,这成为不少孩子在学校受批评的主要原因。同时,入学后学习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孩子们却一时难以确立这样的任务意识。有的孩子在老师询问作业时,还很轻松地说,“我不喜欢做”,“昨天,爸爸带我出去玩了,所以我没写。”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和任务意识,特别在大班阶段。
03
培养主动性
培养主动性就是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积极态度,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参与欲望和兴趣,给他们提供自己选择、自己计划、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获得成功的体验。
04
培养独立性
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在家里,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独立意识,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并自觉去做,培养自理、自觉的能力,逐渐减少成人的直接照顾。
05
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不同,小朋友不同,学习方式方法不同,课堂要求不同,行为规范也不同…这许许多多的不同,往往会使幼儿难以适应,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低落,影响学习成绩,打击自信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不利。作为老师和家长,对此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提前做好工作,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06
培养听说写能力
为了适应小学的教学活动,大班幼儿的学习活动可逐渐延长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增加到40分钟。并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教师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感兴趣的读物,组织集体朗读,并进行耐心指导。家长可以每天坚持指导孩子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家长跟孩子多聊聊小学,引导孩子了解小学相关的功能室及设施设备,讲讲小学生的事情。
2.带孩子到自己即将踏入的小学看一看,了解小学周边环境。
3.关注小学的公众号,阅读相关的学校简介,了解学校的环境、人和小学的相关活动。
4.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尝试按照小学作息时间安排一日生活,逐步递减孩子的午睡时间。
孩子是含苞待放的花蕾,家长是支持孩子的树干和绿叶,时光的更迭与雨露的滋养会让孩子不断成长。未来的日子,充满无限的美好,让我们一同携手,助力孩子顺利度过有效衔接转折期,愿所有的宝贝们都能顺利做好入学准备,开启崭新的小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