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县实验小学校鸡雏孵化活动纪实
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探索生命的奇迹,锻炼和提升同学们的劳动基本技能,通河县实验小学校在市、县级教育局领导的支持与指导下,在四月份开展了劳动教育实践课“孵化小鸡”的活动。
“到底什么样的鸡蛋可以孵出小鸡呢?”
“可以用什么办法让鸡蛋孵出小鸡呢?”
带着这样的好奇和疑惑,孩子们展开了调查。孩子们通过翻阅图书、上网搜索、询问家人...在一系列调查后,我们发现,原来只有受精蛋才能孵出小鸡!4月23日,在家长的帮助下从乡下带来了30枚鸡蛋。4月24日我们进行了认领鸡蛋和孵化箱的开箱仪式,孩子们把自己心仪的鸡蛋写上自己的名字正式放入孵化箱内。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孩子们的担心也越来越多:
“我的鸡蛋有点大,我的小鸡宝宝会第一个出生吗?”
“我们的小鸡宝宝会出生吗?万一到最后没有孵化成功怎么办呢?”
“小鸡在夜里出生,我们都不在学校,谁来照顾它呢?”
面对学生们的问题,在第一个7到10天我们进行了照蛋。
看见同学们那好奇的眼神别提多高兴了。接下来的日子孩子们对鸡蛋更加细心呵护,每天都给鸡蛋喷水,放学之前都要检查电源,生怕孵化箱断电。等待的期间我们每天拍照片、录视频,写日记记录好每一个重要的瞬间。
转眼间21天过去了,5月15号的早上来到班级,打开孵化箱发现有五只小鸡已经破壳而出,还有好几个也已经叨结。
看见小鸡的一瞬间孩子们不禁欢呼起来,小鸡们踉踉跄跄的走动,孩子们小心翼翼的扶着,从孩子们的眼神中看见了对小鸡的喜爱,也许这就是心与心的沟通吧。孩子们把小鸡拿在手里,简直爱不释手。
经过两天的时间小鸡陆续都破壳而出,虽没有达到全部孵化出小鸡,但这可能就是不完美中的最完美。看见毛茸茸的小鸡,孩子们又抢着认领小鸡。
这次的活动,让孩子真切感受到生命的奇妙,感悟生命的珍贵。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去探索和学习,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逐渐懂得了热爱、尊重和保护每一个生命。
孩子们从好奇小鸡从哪儿来,到亲身体验孵化过程、再到后期照顾小鸡,全程的参与,孩子们都在不断地探索、交流、思考、发现,而在充分的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他们发现了小鸡破壳的顽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知道了每一个生命都需要精心的照顾,都值得被尊重。
策划:庞淼钰
制作:王 晶
审核:孙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