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活教室,我们应该向它请教,向它探讨”。大自然赋予了生命无限可能,当天真烂漫的小朋友与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相遇,幼儿便有了一本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活教材”,那“活教育”便也随之而来。
一天,我们餐后散步来到了幼儿园的兔舍,孩子们看见可爱的小兔子可开心了,都跑过去围观它,这时,依依说:只有一只小兔子,它好孤单呀?
老师:“一只兔子很孤单,那有什么办法让它不孤单呢?”
夏天说:“我家有小兔,可以带过来。”
桐桐说:“小朋友们每天都来看它。”
梓洌说:“给小兔找个玩伴吧。”
妮妮说:“请园长妈妈帮忙吧。”
——我们的办法
孩子们一致决定请园长妈妈帮忙。可是,问题又来了,我们怎么请园长妈妈帮忙呢?这时有小朋友说:“那就给园长妈妈写申请吧”。于是,孩子们开始用图画和符号的方式给园长妈妈写了一封申请书。
申请书
亲爱的园长妈妈:
幼儿园里只有一只小兔子,它很孤单,希望您帮助小兔子找一个兔朋友。
申请人:大二班
2023年3月27日
孩子们拿着申请书来到了园长妈妈的办公室,给园长妈妈问好以后,将申请书递给了园长妈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园长妈妈看了以后,亲切的询问道:“你们想要什么样子的兔子呢?”
赟赟说:“我想要一只黑色的兔子”
静逸说:“我想要一只灰色的兔子”
珩珩说:“我想要一只小的白色兔子”
园长妈妈听了孩子们的想法过后,给孩子们进行了小兔子喂养的科普知识,并且嘱咐孩子们一定要好好照顾小兔子,表示一定帮助孩子们为幼儿园的小兔子找个玩伴。
满怀期待的孩子们如愿在一天早上和小兔子相遇啦!大家纷纷围着小兔子,叽叽喳喳讨论着。
教师的思考:
伴随着兔朋友的到来,孩子们的探索热情也随之高涨。我们要提供最大限度地支持,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
——兔子取名记(新来的大兔子)
现在有两只小兔子了,可是它们叫什么名字的呢?
静逸说:“我想叫它小白,因为它长的白。”
祺祺说:“叫它小小,它长得小。”
桐桐说:“我叫它小粉,它的脖子上有一条粉色丝带。”
辰辰说:“我叫它大大,因为它是大兔子。”
曦曦说:“我叫它叮叮,它脖子上挂着的像铃铛。”
妮妮说:“我叫它胡萝卜,它喜欢吃胡萝卜。”
老师问:“那之前的小兔子叫什么名字呢?”
依依说:“小可爱,因为小兔子长得可爱。”
小杜说:“小圆,兔子尾巴圆圆的。”
涵涵说:“钻石,它的眼睛想钻石。”
童童说:“青菜,因为它喜欢吃青菜。”
宸宸说:“小长,它的耳朵长长的。”
小严说:“叫它星星,我喜欢星星。”
最后,经过小朋友们投票,大兔子叫叮叮,小兔子叫小可爱。
——兔子大调查
通过谈话,我们了解到孩子们对兔子的认识是片面的、零碎的。于是,我们追随孩子们的兴趣,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调查、探索兔子的秘密,并记录相关内容。孩子们根据和爸爸妈妈的调查,知道了兔子根本不吃饼干、牛奶等食物,而更喜欢吃胡萝卜、菜叶等。
通过家庭大调查,孩子们还有意外收获呢!如:兔子有不同的颜色,有的像牛奶一样雪白雪白、有灰色的、有黑色的......除了颜色不同,品种很丰富,例如侏儒兔、垂耳兔等。还了解了兔子的习性,如它不喜欢潮湿、胆小、爱干净、喜欢啃咬等等,孩子们在调查中拓展了关于兔子的经验。
——我们的实验
虽然孩子们前期猜想了小兔子喜欢吃什么,也和爸爸妈妈一起调查了兔子喜欢吃什么,但是自己没有尝试过,也不确定兔子到底喜欢吃什么,于是小朋友们马上收集各种食物,进行了实验和记录,最终通过实验,得知青草、胡萝卜、兔饲料和青菜是小兔最喜欢吃的食物。
教师的思考: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支持幼儿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幼儿对探究小兔的相关知识积极性都很高,除了通过图书、视频的方式来了解之外,还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调查小兔的资料,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也让孩子学会主动思考。有时候比起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我们更支持幼儿自主探究和分享交流,在探索小兔子喜欢吃哪些食物的活动中,引导他们自己猜想、调查、验证、得出结论,在亲身参与中体验探究和发现的乐趣。这样的学习方式,才能够帮助幼儿在探究中不断成长。
——改造兔窝
在前期调查中孩子们发现,小兔子不喜欢潮湿的地方,它喜欢温暖的地方,于是孩子提出要将兔窝进行改造,让小兔住着更加的舒服,说干就干,孩子们先给小兔子设计一个温暖的家,并且在班级自由选择材料尝试进行兔窝搭建,接着就进行实地改造了,那应该怎么进行呢?老师引导孩子们分为了三个组:材料准备组、雨蓬组、装饰组,大家分工合作,很快一个温暖又漂亮的兔窝就呈现在大家面前,孩子们开心极了。
设计兔窝
尝试搭建
实地改造
教师的思考:
孩子通过偶然的发现,看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萌发了改造兔窝的想法,作为老师,应该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让幼儿的好奇变成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帮助幼儿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对这些变化产生好奇,并通过多种方式解决自己的好奇心。
清洁兔窝
在小兔子吃饱之后,孩子们便发现小兔子拉臭臭了,如果不及时清理的话,会使整个回廊臭气缭绕,于是,老师把问题抛回给孩子,让孩子们对怎样给小兔子清理臭臭进行了思考和记录。最后孩子们得出要跟臭臭做斗争,首先装备就得到位,于是,孩子们准备了扫把、簸箕、垃圾袋。
工具准备完毕之后,我们就开始行动了,一铲、二扫、三冲、四刷,小朋友们做起事来从不马虎,不一会儿小兔子的家就变得焕然一新。
教师的思考:
在这次活动中,小朋友对小兔子拉的臭臭没有半分嫌弃之情,而是积极参与,真正的把小兔子当成班级中的一份子,让小兔的居住环境每天能够保持整洁。
——我是周末小主人
“周末到了,小兔子谁来照顾呢?”这个话题成了孩子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周末小主人”活动应运而生,让幼儿有机会和小兔近距离接触,让幼儿也当一次小兔的周末小主人。在当周末小主人之前,孩子们先进行了周末的饲养计划,以便周末能更好地照顾兔子。周五放学时,小朋友就开心的和家长一起抬着兔子回家了,并且在家里细心的照顾着小兔子。
每到周末,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想要兔子去自己家里,因为幼儿园里还有其他班级的小朋友,也想照顾小兔子,经过协商小朋友们决定轮流来照顾兔子。每个周末,兔子都会去到不同的家庭生活,感受温暖与幸福。
教师的思考:
《指南》中建议: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不仅如此,通过这样的活动,还能和家长保持高频的互动,让家长参与进班级活动中来,提升家园配合的力度,同时也让幼儿在预约和照顾的过程中,提升责任心和使命感。
——寻找新主人
伴随着孩子们三年幼儿园生涯即将结束,小朋友们既烦恼又开心,开心的是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烦恼的是我们毕业了,剩下的小兔子又该怎么办。
“要不我们把小兔子一起带进小学吧”、“我可以把它们带回家养”,可是,小兔子是幼儿园的一份子,我们如果带走了小兔子,那幼儿园里面就没有小动物了,弟弟妹妹如果还想看小兔子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帮小兔子再找个新主人呀”、“可是去哪里找啊,我们在幼儿园里面,又不能出去”、“那我们就在幼儿园里找吧,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当小兔子的主人”。
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帮助小兔子寻找新主人呢?
“用幼儿园的广播寻找。”
“在幼儿园门口张贴海报找。”
“每个班级都去问一下。”
可是,这些方法都使用了,一直都没有人来联系大二班,看来这些办法是失败了,小朋友们也没有气馁,下周就是我们轮到我们班升旗了,要不在升旗仪式上念一念寻找新主人招募令吧!于是,在周一升旗仪式的时候,大二班的小朋友代表当着全园小朋友的面,念了关于为小兔子寻找新主人的招募令,小中班的弟弟妹妹都表示愿意当小兔子的新主人,照顾好小兔子。
但是也有的小朋友提出了质疑,“小班的弟弟妹妹自己都这么小,他们能够照顾好小兔子吗?他们知道小兔子一天要吃多少,怎样给小兔子打扫卫生吗?”依依小朋友提议道:“要不我们一起来制作一本饲养手册吧,这样小班的弟弟妹妹就可以通过饲养手册就能照顾好小兔子啦。”于是孩子们只做了一本饲养手册,对小兔子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性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绘画描述,希望弟弟妹妹们能将小兔子照顾好。
教师的思考:
虽然把小兔送出去的时候有些不舍,但是小朋友们还是愿意让弟弟妹妹来照顾,和弟弟妹妹一起分享快乐,制作的饲养手册也是将浓浓的爱意蕴藏其中。
课程感悟:
在与小兔子接触的这段时间里,小朋友和老师都收获了很多,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与探究,遇到问题会积极动脑,想办法解决,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他们在语言、社会、科学、健康等领域都获得了很多学习经验,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活动中孩子们把小兔当成了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从认识、照顾、陪伴、游戏等一系列活动,无需老师刻意提醒要爱护小动物,幼儿也能在潜移默化中转化自身的行为,对于老师来说,在与幼儿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思考,慢慢成长!
在这次充满爱心、充满欢乐的课程旅途中,大家都收获满满。大二班小朋友和小兔子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由此带来的爱与温暖永远不会消逝!我们也会继续追随孩子的脚步,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