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创新,构建育人新样态——记高密市孚日中学松花蛋制作实践探究活动

•高密市孚日中学•
创建于2023-05-16
阅读 24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5月11日,高密市孚日中学九年级全体师生举行了手工松花蛋制作的实践探究活动,鼓励同学们在制作松花蛋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和思考,通过自主学习探秘松花蛋制作背后的科学原理。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初中化学课程和劳动实践课程都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为目标的教育形式,两者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化学课程注重学生对化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及掌握,而劳动实践课程则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提高技能。因此,将化学课程与劳动实践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将单一的理论教学转变为综合实践教学,让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理论到实践,就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同学们经过课堂学习,已掌握了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备、防腐蚀等理论知识;在化学课程最后一个单元中,也认识了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对人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学生对化学物质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这时亟需顺势引导其从学科的角度上升到社会的角度,引发感知的共鸣,情感的共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由此我们学校组织了“松花蛋制作”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劳动情景中感受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体会到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价值,从而更加关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形成持续学习的动力。

  松花蛋小知识

       松花蛋是中国传统美食,深受大众喜欢。松花蛋较鸡蛋含多种矿物质,脂肪和总热量却稍有下降,它能刺激消化器官,增进食欲,促进营养的消化吸收,中和胃酸,清凉,降压。具有润肺、养阴止血、凉肠、止泻、降压之功效。此外,松花蛋还有保护血管的作用。同时还有提高智商,保护大脑的功能。

    具体活动过程

       制作松花蛋时,同学们以6-7人的小组为单位, 大家分工明确,合作默契,积极参与。

  第一步,选蛋。用于制作松花蛋的鲜鸡蛋,必须蛋壳完整,无裂纹,大小匀称。制作松花蛋要用生石灰和纯碱等原料,鸡蛋白凝固的酸碱度(pH值)的范围太窄,稍有不慎,蛋白就会水化,制作失败。

  第二步,洗蛋。将鸡蛋放入清水里面,加一勺食盐,形成淡盐水,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鸡蛋要清洗彻底,除去蛋壳表面的保护膜,露出蛋壳上的气孔,这样碱性溶液才能更好地进入鸡蛋内部。

  第三步,晾干。鸡蛋清洗干净之后,要用纸巾擦拭表面的水份,并晾晒。因为泥料更容易附着在干燥的蛋壳上。

  第四步,配料。原料是:生石灰、纯碱、草木灰、食盐(按一定比例,已称量好)。先将纯碱和食盐放入盆中,冲入开水,待二者充分溶解后,再分批加入生石灰和草木灰,用工具充分搅拌,直到混合匀均成糊状。

03:42

  第五步,裹料。在鸡蛋壳表面匀均地包裹一层料泥,最后在麦糠中滚动,外面包上一层麦糠。这样,就用中国传统方法制得了半成品的松花蛋。(料泥显碱性,有腐蚀性,一定要戴上一次性手套)

  第六步,封袋。将制作好的半成品松花蛋放在塑料袋中,密封。

  第七步,装箱。将半成品松花蛋集中装在纸箱内,然后放在阴凉处,静置20天左右。

  松花蛋蕴含的化学知识

01:41

  在鲜蛋变成松花蛋的过程中,包含着复杂的化学反应。

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

CaO+H2O=Ca(OH)2

氢氧化钙与纯碱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

草木灰里的可溶成分(主要是碳酸钾)与氢氧化钙相互反应:

Ca(OH)2+K2CO3=CaCO3↓+2KOH

     上述两个反应都生成了具有强烈腐蚀性的苛性碱——NaOH和KOH,这些物质有腐蚀性,会杀死导致鲜蛋腐败的各种细菌。

       并且这些物质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钾离子、钠离子和钙离子。这些离子通过蛋壳的气孔进入鸡蛋内部,使蛋白质凝固。同时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一部分蛋白质发生水解,分解产物氨基酸与碱反应,生成氨基酸盐。这些氨基酸盐不溶于蛋白,于是以一定几何形状结晶出来,就形成了漂亮的松花。

  为什么松花蛋的蛋黄呈青黑色呢?其实这也是经过一些化学反应造成的。 蛋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另一种蛋白质,它含有硫。时间久了,蛋黄也会分解变成氨基酸,并且放出我们平时所说的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硫化氢。蛋黄本身就含有许多矿物质,如铁、铜、锌、锰等元素,硫化氢能与这些矿物质反应生成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显青黑色,最后蛋黄也就呈青黑色了。

  两个星期后,美味可口的松花蛋就制成了。在食用松花蛋时,会感到一股涩味,这是因为松花蛋内还残留一些碱性物质,为了增加口感,我们可以向松花蛋中加一些食醋,来中和这些残留的碱性物质。

  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不但能运用化学知识理解传统美食工艺,还能将这种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方式不断带入今后的学习之中,激发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在趣味横生的活动中遇见“科学”与“创造”,激发未来的创造力,这也是学校进行学科融合创新,构建育人新样态的积极探索。

阅读 24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