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链中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其采取的子女教育的态度、模式、方法和行为。它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教育,它是以生活实践教孩子做人的教育。只有知行合一的父母,才是好的家庭教育者。那么,要想做好家庭教育,需要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陪伴就像幼苗离不开阳光雨露,未成年人尤其是幼年是非常需要陪伴的,并且是需要爱与智慧的陪伴。家庭教育促进法确立了“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的原则。因此,父母的第一职责就是爱的陪伴。请注意,孩子需要的不是母亲一个人的陪伴,同样需要父亲的陪伴。陪伴需要爱心,需要体力,也需要恒心。 长期坚持陪伴的最大收获是,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形成健康人格。
榜样常言道,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所以身教重于言教。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是由其家庭价值观(家风)所决定的,而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形成家风的关键因素。因此,父母的榜样作用就成为最直接、最有效,也最重要的家庭教育。比如,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事情自己也不做。父母带头读书,影响孩子爱上阅读的例子比比皆是。家庭教育主要是生活教育,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
发现儿童教育的全部使命可以概括为12个字: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好父母会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与需要,给予孩子必要的理解、帮助和支持。较早发现孩子的潜能优势,是父母特殊而神圣的使命。但孩子的潜能优势并不容易发现,这不仅需要细心也是需要条件的,尤其是需要丰富多彩的实践。而且,发现孩子的优势还有一个过程。从假优势到真优势,从小优势到大优势,不断地发现就是成长,发现越早越可能掌握教育的主动权。所以,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尤其注意孩子的自我发现。
尊重对于许多父母来说,最难做到的就是尊重孩子,而好父母的显著特点恰恰就是尊重孩子。许多父母都期待孩子进入名校,获得高收入又安全体面的职业。可是,当孩子做出与你期望迥然不同的选择时,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教育家蒙台梭利有一个基本的教育观点,就是父母不要做孩子的塑造者,而要做孩子成长的协助者。用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要尊重儿童或未成年人的四项基本权利,即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简而言之就是“儿童友好”,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当然,尊重孩子并非意味着唯孩子意见是从,而是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接纳合理的意见,分析引导不合理的意见。比如,有的父母会定期举行家庭会议,既保证了儿童参与家庭生活的权利,又解决了孩子困扰的诸多问题,这是真正的尊重。
支持儿童是最需要支持的人,因为儿童有五彩斑斓的梦想,却又缺乏实现的能力与经验,他们最渴望得到成年人的帮助。教育家陶行知有一个重要主张: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童年既是初生牛犊不惧虎的年龄,又是犯错误最频繁的时期。当父母犯错误时,父母解释或评判的风格会影响孩子的人格,甚至是人生走向。因为父母积极的解释或评判会让孩子自信、乐观,消极的解释或评判会让孩子悲观、绝望。所以孩子的健康成长,就需要父母在其成长的关键时刻给予鼓励和引领。
成长成长是新时代好父母最本质的特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面对的在互联网时代下长大的孩子,这个信息化的世界,是几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没有哪一个父母可以轻松应对。新时代父母的唯一出路就是与孩子一起成长,学习再学习,成长再成长。所以,学习孩子的优点已经成为好父母的新特点。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只要做到陪伴、榜样、发现、尊重、支持、成长,就是好父母,就是强大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