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课堂聚焦课标 交流研讨共促成长——建安区小学数学主题教研活动

李易辰
创建于2023-05-13
阅读 35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暖花开好时光,一缕浅夏携芬芳。

       同课异构展风采,数学教研氛围浓。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和综合运用,切实让大单元教学和结构化教学落地生根。2023年5月12日,建安区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主题教研活动于许昌新区实验学校举行,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开展本次教研活动,旨在规范课堂常规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提升建安区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水平

  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有:建安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许晓苹老师,许昌新区实验学校副校长李超锋,教学服务中心主任张有利,教师服务中心主任司丽韫,全区各乡镇、区直学校的部分数学教师以及许昌新区实验学校1—6年级的数学教师。

  活动伊始,由建安区教研室教研员许晓苹老师发言,许老师对老师们的不辞辛苦表示感谢,并鼓励建安区的老师们虚心向学,在今后的教学教研活动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第一节作课的是许昌新区实验学校马培培老师,马老师讲授了《长方体的认识》一课。马老师从实物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比较、推理等方式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加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直观理解。在课堂的教学中,马老师通过图形与几何相关的知识来引导,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从数量、形状、关系进行自主学习,探究长方体的顶点、棱、面、面的形状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使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更加深刻。马老师课堂思路清晰,大胆整合教材,教学流程设计合理流畅,教学评价语言灵活丰富,板书设计美观,整节课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培养了空间观念,在讨论辨析中进行知识整合,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小组讨论扎实有效,生本课堂成效显著。课堂最后,马老师以鱼缸水的变化引导学生走出数学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立体图形的变化,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的学习,也为后面学习正方形作铺垫,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节作课的是许昌新区实验学校关培培老师,关老师讲授了《圆锥的体积》一课。关老师通过创设生动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教学中,关老师精心设计、层层深入,从想一想圆锥的体积和长方体、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进行猜测、分析、合作、探究、记录、汇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分享,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动手操作能力、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活动探究发现,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方便了大家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总结。关老师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内容丰富,动手操作综合性强,课后练习形式多样,为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提供了很好的资源

  两节课后由听课教师与作课教师面对面交流互动,马老师和关老师先对本节课授课思路进行分享,接下来大家畅谈自己对这两节课的感受和建议,并把自己在这两节课的教学中的疑问进行讨论交流,会场的教研气氛非常浓烈。

  最后,李超锋校长对授课教师给予了肯定,结合目前的教学形式,希望教师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提升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寻求更多创新点和策略,并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还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平台,多交流、多沟通、共同进步,以彰显建安区小学数学教师的风范。

       教研员许晓苹老师对这两节课做了精准点评,肯定了她们课堂教学中环节设计、动手实践、教姿教态、课堂重点等方面,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出了建议,许老师又结合大单元教学给大家分享了如何建立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总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独行快,众行远;教无涯,研无止。此次活动紧跟当下新课标学习的教研方向,展现了教学的研究成果;同课异构让每位老师的思维在交流中得到碰撞,同时激发了教师创新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更为许昌新区实验学校小学数学学科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促进了各校之间共享教育教学理念,共探数学课堂。

阅读 35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