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为爱先行 ——家庭教育系列故事分享(5月)

浦江二幼家教部
创建于2023-05-16
阅读 341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故事一:幼儿阅读,点亮童年时光

    分享者:金硕园中五班 谷冬妈妈

家长的话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育儿分享

        我的童年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时代, 电视只能收看到CCTV1新闻频道和江苏卫视, 幸得一对老知青赠送了很多书籍,虽然很多书都很厚很多字, 但是我依然看的津津有味,因为那些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如此让人充满遐想、沉醉其中的世界。我体会到了阅读给我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乐趣。有了孩子以后, 我希望能和我的孩子一起分享、一起去感受这种乐趣。 并希望阅读能成为他们以后纷繁复杂世界的调味剂之一。 此时我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精彩的绘本,那么多有意思的童话故事。幸而我的孩子们也很喜欢听这些精彩的故事,为它们感到沉醉。我决定为我的孩子们建一个书房,一个儿童图书角。 

        姐姐今年二年级了,独立阅读完全没有问题,这就把我解放出来了。我鼓励姐姐,看书的时候可以读出声音来,这样弟弟也可以听到。有时候姐姐会主动的带弟弟看书。

        我把图书角放在了让人觉得最舒服的客厅沙发旁,这样他们可以在沙发上看书,也可以坐在地垫上,后面准备在这个区域给他们放一张桌子,这样姐弟两可以一起坐在桌边看书。 我把弟弟感兴趣的绘本都放在了书架下面,这样方便孩子随手取放。 让他自己去选择想读的书,哪怕只是看图片, 我依然觉得这是一种熏陶,一种阅读兴趣的培养引入。亲子阅读是我能为他们成长过程中做到的最好的陪伴方式。

感悟思考

        现代社会学习生活的压力很大,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需要一些生活调味剂,很幸运,我与我的孩子都很喜欢看书,我希望他们步入学习阶段,乃至工作阶段以后,面对压力,看书能成为他们一个宣泄情绪,享受人生的方式之一。

故事二:和孩子一起成长

    分享者:金硕园中四班 陈俊熙爸爸

家长的话

        在去年疫情期间,第一次有这么长的时间和小朋友相处,通过和小朋友的相处,发现自己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多问题,也在思考如何教育小朋友更好的成长,做孩子的榜样,从如何改掉自身的缺点,成为孩子的榜样!

育儿分享

        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成长,说服远远比压服的效果好,不能搞权威式的家教,压服很容易引起小朋友的对立情绪,而说服是在和小朋友一起探讨,把道理讲明白,让小朋友有适当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我们家小朋友是比较好动的,是个喜欢劳动的小朋友,我们也会适当的给他安排一些家务工作给他,让他锻炼自己。

感悟思考

    

        第一次成为父母,我们存在很多不足,教育小朋友的过程也使得我们不断成长,有时候我们总觉得孩子还小,但是慢慢地发现孩子会用我们曾经教育他的道理来反驳我们的行为,来纠正我们,这个过程也是我们自己在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过程。

故事三:培养孩子独立性

    分享者:群益园中二班 殷奕杰妈妈

家长的话

        孩子从呱呱落地到将来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是一个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独立意识是逐步建立起来的,而这个逐步建立的过程就是家长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过程。

育儿分享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独立性是在实践当中培养起来的。比如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学会自己吃饭,我们主张孩子一岁多让他自己吃饭,从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穿脱鞋袜,自己如厕,自己收拾玩具,自己擦鼻涕,很多孩子鼻涕流出来自己不擦,都让妈妈擦,给他餐巾纸让他自己擦。吃东西前后或便后让他自己洗手,当然开始先让家长帮助,帮助还是让他自己干,从旁帮助。

        幼儿期实际上自理能力是培养孩子独立性最主要内容。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到了五六岁你要求可以高一点,在这过程当中逐渐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独立生活能力和自己去做的劳动习惯。

2.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做决定的能力

        我们有的家长经常说孩子太有主意不好,应该听大人的,实际上孩子有主意是件好事,他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认识,应该给孩子创造机会培养他自己拿主意。教育常常是注意培养孩子顺从听话,不大注意去倾听孩子的需要,从生活小事一直到孩子的发展方面都由家长一手包办了,因此我们的孩子缺乏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和权利,就很难培养孩子自我抉择能力。

3.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

        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时候,比如让孩子穿衣服,自己穿袜子,确实会遇到困难的,包括自己收拾玩具,对幼儿来讲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那么有些孩子一遇到这些困难,就不干了,家长有时候心软了,就包办代替。

        所以当孩子独立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一定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特别是对那些依赖性比较强的孩子。不要在束缚孩子的行为,家长可以在一旁协助,大胆让他们去做吧。

感悟思考

        独立意识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而性格决定个体对现实正确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孩子独立性格的形成,有利于孩子及早脱离对父母的依赖,形成与他人特别是同龄人良好的态度与友好交往的方式,以及拥有对学习、生活、集体、自己的正确态度与行为,使孩子具有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拥有较强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应对时代的挑战。

故事四:如何与孩子沟通

    分享者:群益园大二班 金依娜爸爸

家长的话

        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因为无法用正确的语言去表达而大声哭闹,且一发不可收拾。一开始想耐心的劝说,但不如愿。最后就是怒吼终结。但事后想想自己为何要动怒,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去表达,去沟通。让孩子自己表达出意愿,而不是单纯的去哭去发泄。

育儿分享

        首先让孩子学会遇事不要哭闹,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会和孩子约定每天晚上讲个故事,看图说话的那种。一开始一人一天,一天一个,后来孩子不满足,会和我商量让我多讲几个。起初孩子说的很慢,表达不是很清楚,我就会让孩子再想想,想清楚了再说,不要着急,等孩子表达清楚后予以表扬。

        其次,我会在休息时间陪孩子一起劳动,一起写字,一起运动。刚开始孩子是抵触的,后来我改变了方式,把这些融入到游戏中,引起孩子的兴趣,并在过程中和孩子不停的交流,互相提问,互相解答,让孩子多说话,多思考,多开动脑筋。

感悟思考

        孩子第一次说话是父母教的,作为父母也要在教育过程中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让孩子学会如何交流,如何换位思考,只有更好的交流才能互相体谅,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故事五:自信是成功的基础

分享者:群益园大三班 顾依琳妈妈

家长的话

        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会各种本领和技能,但个体掌握的技能会有差距,有的人会的技能多,有的人会的技能少,但在最初幼儿期的时候大家的水平都是差不多的,往往坚持到最后人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或掌握更多的本领。

育儿分享

        孩子刚进幼儿园就要面对独自吃饭,独自处理人际关系,独自面对学校里的各种事情,开始总有许多不适,家长们有着各种不舍,慢慢地孩子坚持下来了,习惯了幼儿园的各种规则和生活方式。孩子也学会了更多本领,随着孩子从小班升到中班再到大班生活和学习中的坚持也无处不在。对孩子个人来说坚持能学会更多的技能,体会更多的快乐。从一开始的单脚跳,只能挑几下,在父母的鼓励下每天坚持练习,能单脚跳几个来回,孩子发现了坚持就能获得更多的收获,会带来一些神奇的变化。老师在上网课期间 布置孩子在家要学会拍皮球,看到视频中其他小朋友能够熟练的拍皮球,我们的孩子也笨手笨脚的开始练习,但开始总是困难的,过程充满艰辛,但孩子的意志力已经慢慢培养起来了,每天坚持多拍几分钟,到最后可以不间断的拍皮球。

        学习也亦是如此,从不会认字不会写字,到坚持每天读拼音识字,每天都写自己的名字,到现在可以熟练的读一些 幼儿小故事,自己的名字也已经能快速的写出来。

感悟思考

        看着孩子慢慢长大,马上要进入小学阶段未免有一些担心,但幼儿园阶段在老师和家长的培养下,让孩子能够将坚持慢慢形成一种习惯,他的人生也注定能够获得更多知识和本领。 

       

故事六:陪伴是最好的方式

    分享者:金硕园大三班 丁恩泽妈妈

家长的话

        做为父母,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从开始的紧张和彷徨,到后来的开心和满足,再到后面偶尔掺杂的挑战和无奈,孩子从牙牙学语到口齿清晰,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时间过得很快,马上都要幼儿园毕业了,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最大的就是每一步的成长需要家长最好的陪伴,从开始的学会自已吃饭、到后面自已穿衣服再到后面自已洗澡等等,家长在其中的陪伴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有个快乐的时光。

育儿分享

        首先是了解孩子的成长状态,了解在什么样的状态需要什么方式的陪伴,在懵懂学语和蹒跚走路的时候,孩子对一切都很好奇,不知道什么样是安全的,什么样是危险的,家长最好的陪伴就是帮助孩子自已完全体验的时候,同时也给孩子最好的保护,避免孩子们受到伤害,并同时也给孩子充足的信心勇敢去尝试。在孩子再大一点后就开始接触更多的事务和东西,从自已的事情自己做,到帮助家长做一些小小的事情,从喜欢自已玩耍到喜欢找小朋友一起玩,从喜欢天天粘着爸爸妈妈到喜欢自已单独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渐有了自已的想法,可能从前期的依恋、半独立再到独立,最为父母也在这个过程的也逐渐学会放开,让孩子按照自已的想法做一些事情,陪伴孩子玩一些新的游戏、认识一些新的花鸟鱼虫,对孩子越来越大的好奇心以充分的满足。

        其次是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也会有一些变化,从最开始的无意识到主动要求再到后面有选择的进行陪伴,从前期的家长引导为主到后期的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主,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在这个基础上让孩子自已主动的去做一些事情,同时在孩子的长大中,可能全凭自已的喜好做事情也不是完全都对孩子有好处,需要家长去纠正一些不好的习惯,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习惯,比如注意力的集中等。

感悟思考

    1.陪伴是全身心投入,当决定来陪伴孩子,就要暂时放下手头的事情,特别是放下手机,如果时间不合适要和孩子说清楚,晚一点再培孩子,在陪伴的时候全然和专注地投入到孩子的活动中,作为父母的三心二意孩子也都会看再眼里。

    2.陪伴是行大于言,在孩子开始认字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拿一本书和孩子一起看书,遇到不会的问题和孩子一起来解决,让孩子可以安静的看书。

故事七:珍惜亲子时光,让爱伴随成长

    分享者:金硕园大四班 时熙拓妈妈

家长的话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教育孩子永远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正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会是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无比优秀能实现人生价值的那个。所以在各个方面都会从小就开始抓起教育,尽最大努力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不错的,家庭的结构与日常的生活环境会造就孩子的未来,家长对孩子要从小就开始有正确的指引,点滴生活中提出问题,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改变陋习,渐渐成长。当然,这个过程中必定少不了亲情的陪伴,细心的陪伴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是孤独无助的,会有种无形的力量推动孩子们勇敢前进……

育儿分享

        首先,家长要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礼仪,做个有礼貌的孩子。这一点首先需要家长做到以身作则,孩子是父母教育的一面镜子,他们的表现就是父母日常行为习惯的映射。比如家长遇到熟人会很热情的打招呼,平常也会懂得感恩经常说“谢谢”,或者吃饭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或者离开餐桌走来走去等等。家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无形中感染和熏陶着孩子,所以无论何时不让孩子去做的事情,家长首先要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这样才会循序渐进,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其次,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小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穿衣,吃饭,洗澡,收拾玩具书本,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等等。尤其是男孩子,渐渐长大了,可以试着让他们晚上自己睡觉,不用一定等着家长哄睡。前期每晚睡觉时候都可以给他一点点渗透这个观点,让他知道自己长大了,要独立了,也要让他们知道即使是他们自己睡觉,家人还是一样会在其他房间陪伴着他们的。我也会给他弄一个他喜欢的玩偶陪着他,这样他会更愿意接受独自睡觉。

感悟思考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也都想孩子今后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角色至关重要,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给孩子多些温暖的陪伴,多些足够耐心的指引,争取不错过孩子最美好的成长阶段,也让孩子在父母的倍加呵护中慢慢强大,从而从一颗小树苗成长到可以为他人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

阅读 341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