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时间:2024年5月下午
观察对象: 糖糖,阳阳
观察地点:中班美工区
记录人:张梦真
折纸活动是幼儿园艺术领域的一部分,
《纲要》中指出应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表演等艺术活动。而折纸活动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能随时开展。
下午区域活动时间,两位好朋友一起选择了美工区,或许是因为昨天刚刚学习了折纸飞机,两位小朋友商量了一下,一致选择折飞机
她们没有过多的交流,直接投入到折纸活动中去了
洋洋头也不抬,一直在折,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
我观察到若汐在折纸时有一个小问题,她习惯性的从上往下折纸,以至于对边、对角折起来有些费力。
我及时介入:若汐,从上往下折是不是有点费劲?
若汐:嗯,(折的)不齐。
我:你试着换一下方法,从下往上折。
在我提醒之后,若汐一直在用从下往上折的折法。
这个时候洋洋从桌子上拿起老师叠的飞机,拿到桌子上仔细观察
很快,飞机都叠完成了,两个好朋友一起开心地扔起了纸飞机。
行为解读:
1.洋洋是一个特别外向的孩子,做事迅速,从折纸活动中能反应出来,在折飞机的时候几乎没有依靠任何人的指点成功的折出了飞机,可见对于昨天的折纸活动掌握的很不错,但不确定这份熟练度能维持多久,所以仍需继续关注。
2.若汐小朋友性格偏内向,做事稳重,折纸活动中一直不慌不忙,而且能耐心仔细的观察老师叠的飞机纸痕,并能发现自己折纸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遇到问题时能及时向老师求助。
3.两位小朋友除了一起商量折什么时有沟通,在折纸活动中几乎没有交流,在善惠最后一步需要剪刀时,洋洋及时把自己的剪刀递给若汐,可见她们之间有互帮互助的情感存在。
自我反思:
在观察中我一直知道两位小朋友之间的交流太少,也思考了怎样促进她们交流,但当时没有发现可行的办法,事后我反思时发现自己错过了两次促进幼儿交流和感情升华的机会:
1.在若汐遇到问题向我寻求帮助时,我直接介入引导她去寻找了问题,如果那时我告诉善惠,可以和洋洋一起找一下问题发生在哪里,会更好地促进两位小朋友的交流。
2.洋洋将自己的剪刀递给若汐时,我只顾着发现问题、寻找问题,忽略了洋洋这一有爱的行为,若汐正好属于不善于表达的孩子,洋洋却是热情奔放,如果当时我及时肯定泽男的这一行为,并引导若汐感谢好朋友的帮助,会更好的激发她们在以后日常生活中互帮互助、友爱合作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