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雪,中国著名教育专家、儿童心理学家;“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的创始人;“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儿童敏感期理论”的创始人。
什么是诅咒敏感期?就在吴浩然妈妈的发起下开始今天的读书活动,我们共同了解儿童的诅咒敏感期,并进行探讨。
诅咒的敏感期 3-5岁特点:“臭屁股蛋”、“屎巴巴”、“打死你”、“把你踢死去”,这些听上去既不文明又有些可怕的言辞,总是出自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嘴里。因为孩子在这时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就是诅咒,而且成人反应越强烈,孩子就越喜欢说。
首先,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6岁的亮亮在午餐后自主游戏时,想要加入同伴小宇的游戏。在被拒绝后,亮亮伸手要去拿小宇的玩具,被小宇用手推开。亮亮气鼓鼓地叉着腰,大声喊道:“你这个大坏蛋,我要把你踢飞,把你打成稀巴烂!”这时小宇气得满脸通红,说:“我才不是!”亮亮朝他做了个鬼脸:“我就要把你打成稀巴烂!把你踢飞!
户外游戏时间,悠悠和老师在草地上玩打滚的游戏。悠悠爬到老师身上,笑眯眯地说:“老师是臭屁虫,哈哈哈哈哈哈……”老师知道,孩子可能正在以这种方式试图引起她的注意,给出的回应是:“我一点都不怕你叫我臭屁虫,可是你千万不要叫我大南瓜,千万不要。”接下来的时间里,孩子便开心地使用新词语“大南瓜”来“对付”老师,忘记了刚才的“臭屁虫”。而老师也相当配合地做出了惊恐的表情,大家继续愉快地玩耍着……
通过两个案例,我们小2班家长的探讨很热烈啊!
首先是胡嘉悦爸爸的分享,积极引导孩子,培养高情商。
悦悦爸爸分享后,更多的家长也加入了讨论,纷纷发表了自己观点。
姜佳宁妈妈分享:诅咒敏感期的孩子并不知道这些语言的真正意思,需要家长耐心的去引导,当孩子对你说出让人伤心的话语,比打骂更有用的是直接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让孩子懂得共情,耐心地告诉他这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听到的人会很伤心,如果别人对你说,你是不是也会伤心呢?
巢家齐爸爸分享:感谢吴浩然家长分享的两个案例!现在知道孩子的“诅咒语言”也是一种沟通吧,也是需要得到回应的,在家中的话如果孩子说了这些话,或者闹情绪,我通常也不会特别在意,有的时候没有多管,没有想过要去多么仔细的引导,所以说通过这次学习,以后知道怎么样更合理的引导,首先要先能够倾听到小孩的诉求,是不是有什么需要,为什么要这样,然后再用小孩能接受的方式给以教导,加以鼓励,不断的实践后,小孩总会有思考有启发,身心肯定会更好的成长!
马楚言妈妈分享:诅咒敏感期是每个孩子成长阶段中必经的,语言来源于模仿,这些狠话和脏话他们也不会自己创造出来,究其根源也是学来的。从周围人那里,电视情节中,所以作为父母,应该用合理的方式帮孩子度过诅咒敏感期,我们可以做的是以身作则,调整情绪,引导孩子正确表达,不必焦虑,到时间就好。
今天的读书会在各位家长的热烈讨论中进入了尾声。
我们知道了孩子是通过不断地观察和练习,逐渐学会使用语言、理解语言。当孩子处于“诅咒敏感期”时,我们不必焦虑,也不要把这行为与“道德发展”等方面随意联系,而是倾听孩子的表达、理解孩子行为动机,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帮助他顺利渡过。
让我们期待小2班下一次的读书活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