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促提升,交流研讨碰思维—文昌市铺前中心小学2023年春季数学科组教研活动

创建于2023-03-31
阅读 6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月15日,我校数学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由二年级的韩坤元和陈皇州老师同上一节课——《轴对称图形》

上课环节

执教:陈皇州

班级:二(4)班

  课程伊始,陈老师采用猜一猜的游戏,出示图形(树叶,风筝,蝴蝶等)的一半,猜出这个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本节课做好铺垫。

  接着,陈老师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过程中促进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两边完全一样,从而揭示出概念,对折以后两边完全重合。 通过找学生前置作业中剪纸作品的共同特征,揭示本节课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通过反复强化,深刻理解完全重合的概念。再次利用学生前置作业中的作品,同桌互相验证、交流。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对折”、“完全重合”、“轴对称图形”概念。

  陈老师的课堂目标明确有重点,任务设计有价值,过程展开有思考,课堂互动有温度。

执教:韩坤元

班级:二(2)班

  韩老师从生活中的美丽的图案出发,让学生整体认知上下或左右一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从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让学生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提炼出轴对称图形的本质——对折之后能够完全重合。在轴对称图形的判断中,韩老师提供的材料丰富且经典,让学生在辨析中深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本质属性,拓展概念的外延。

  最后在“对折—剪纸—观察—对比”的操作中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韩老师还擅于引导学生观察剪纸作品中的折痕,得出对称轴的概念。

  40分钟的课程,韩老师展示了一堂既兼顾知识传播又有美学知识的课堂,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对称美,使学生学会欣赏美,体验数学的价值。

评课环节

  活动后,由叶世辉组长组织,带领大家从新课程标准,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等方面对这两节课进行评课。引领老师们要重操作,重表达,重思考,重应用。

  两位老师都聚焦轴对称的图形的概念本质,善于利用观察思辨、动手操作、讨论分享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挖掘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本质。

  两位老师都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等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中。在新授教学时,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角,力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含义,变“学”数学为“做”数学,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整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了对称图形的形成,感受到了对称图形的内在美。

  韩老师通过欣赏同学的作品这一活动,使学生在欣赏漂亮图案的同时与大家分享“创造美”的愉悦,体验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

  陈老师利用多媒体联系生活、丰富情感 。本课的结尾利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著名的对称建筑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特别是古建筑和中国剪纸的展示渗透到数学中,这不仅是学习数学的好材料,而且还是渗透民族文化的好题材。

  初夏的一场数学教研点燃了我们铺前中心小学数学组的教研热情,教研要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探究步伐永不停止。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发挥了教师团队作用,亲历课堂教学研究的全过程,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研路上,我们一起且行且思,携手前行,相伴成长。

监 制:叶世辉

制 作:潘正富

阅读 6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