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一直以来是学前教育探索研究的热点之一,幼小衔接是幼儿步入小学阶段的过渡期,也是教师、家长、幼儿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幼儿园有责任有义务为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做好身心各项准备,教师和幼儿园需不断加大渗透幼小衔接的科学理念。由于,小学与在幼儿园的生活有较大差异,脱离备受关注和照顾的家,步入小学的新环境、新朋友、新老师,需要重新适应社会集体生活,心理变化起伏大且普遍焦虑,造成在陌生环境里适应能力较差。教师须注重年龄段之间的衔接,在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等各方面开展。本次以“我心目中的小学”构建区域活动为,通过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细化幼儿对小学生活具体流程的认识,以期建立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培养幼儿的良好行大习惯,促进幼儿在身心各方面做好升学准备。
谈话活动:你知道小学里面有什么?
黄河:我知道小学有许多间教室,还有好多高高的楼 ,爸爸说这是教学楼。
王绍远:我哥哥在小学告诉我小学有一个停车场🅿️ 能停放很多车呢。
刘星煜:小学还有大大的操场,还有凉亭 可好看了。
小朋友们都开始了讨论起来……
于是就开始了我们搭建之路~
镜头一:
设计出我们的游戏计划
师幼根据已有的经验设计出“我心中的小学”搭建游戏计划并自由分组和对搭建所需要的材料进行了商讨。
游戏推进:
1、 为了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经验我们和幼儿一起观看了相关的视频和图片,提醒幼儿突出小学与幼儿园在建构上的差异。
2、成立建构小组,幼儿按意愿分组,按照小学的各个区域分为大门组、围墙组、教学楼组、餐厅组、操场组、停车场组、图书馆组、旗台组。
镜头二:
寻找搭建材料~
我们是小小搬运工~
游戏推进:
游戏场地的选择、材料的选择都完全尊重孩子们的商讨结果,自主权交给孩子。
镜头三:
第一次搭建~
过程实录
1、大门组的幼儿根据他们设计的计划找来了奶粉桶、纸板、红砖等材料进行组合搭建。搭建中崔盛源说:“我们把木板放在奶粉桶上面去,”高雯婧说:“它上去高低不稳 这样子的话就没法搭第二层了怎么办?”于是小组成员不断调试最终他们想到用一样的奶粉桶垒高 这样才会稳定能搭建了。
2、崔盛源说:老师这个板太大了,你帮我裁一下吧。”
3.教学楼组开始用各种积木开始平铺地基,但是当搭建到第二层的时候发现圆柱体积木总是掉 、不稳定 ,不管怎么试也不稳 于是他们像老师寻求了帮助。最终决定用长方体的空心积木去搭建地基。
4、停车场组拿了很多材料但是不知道该怎么样去搭建,于是她们的组长像老师寻求帮助,在老师的引导下 一部分小朋友用雪花片搭建各种各样的汽车,另一部分小朋友用积木搭建停车场的整体框架,还有一部分小朋友装饰停车场的外观。
其他小组成员也在有序的搭建中……
第一次搭建我们是这样子^_^
镜头四:
第二次搭建~
观察实录:
“哎呀 我们的大门怎么倒了 肯定是风把它吹倒了”
“没关系,我们想个办法 让它牢固一点 这样就不怕风吹跑了”
于是大门组小朋友都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我们不如就在奶粉桶里面放点石头这样就吹不倒了”
“我们在奶粉桶外面加上一层大纸筒 把它们保护起来 这样就不怕了”。说着他们就开始这样做了。
在教学楼继续搭建过程中,教学组小朋友发现他们需要那个最长的炭化积木没有 ,于是经过商量讨论决定用小积木调整搭建思路。
王浩轩小朋友发现旗台空空的 ,于是他用雪花片搭建了俩个小朋友 开心的告诉我这是升旗的小朋友。
其他组小朋友们也逐渐完成他们的作品…
这是我们最终的搭建作品~
教师的评价与分析:
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幼儿自由、自主,自发的游戏特征,游戏中先后出现的“大门倒塌”“怎么搭建地基会更稳”等问题,对于幼儿来说这些都是他们想探索的问题。他们为解决问题不断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想出各种办法,同时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自己的经验,一直外十一种主动的,积极的,专注的学习态度。
教师始终坚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指导理念,在他们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的指导,适时的介入,引导他们在探索解决问题中提升经验,引发了幼儿的深度学习。
镜头五:
我是小小讲解员^_^
镜头六:
搭建中遇到的问题
镜头七:
搭建游戏后我们的感受~
作为老师,作为幼儿我们都是第一次尝试进行户外搭建游戏,幼儿们的表现出乎了我们的意料,虽然过程中出现材料不够,较单一,幼儿的合作意识也不够强,但最终我们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探索中完成了我们的搭建,所有的幼儿都非常开心,骄傲,我们会吸取本次经验,争取在下一次的搭建中更成功!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
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
一百种说话、游戏、思考的方式
建构游戏就是其中一种
老师的支持和思考
不是把篮子装满
而是把灯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