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防灾减灾日主题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防灾减灾日”的意义
通过设立 “防灾减灾日”,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了解正确的防灾常识,才能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逃过一劫。下面将为大家带来一些防灾自救知识,请务必牢记!
地震时该如何自救?
00:00
①在室内时发生地震
当地震发生时,从人感觉到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在这段时间内可千万不要惊慌。如果当时置身于平房内,那么可迅速跑出门外;如置身于楼房中,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屈身于桌子、床铺下。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②在室外时发生地震: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该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危险区(如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地震时,正在行驶的汽车要立即停车。
身体被压后该怎么办?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所以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如果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手触摸车上物品。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如果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手触摸车上物品。
怎样延长生存的时间?
(1)树立坚定的生存信念;
(2)不要大哭大叫,减少体力消耗;
(3)尽量注意休息,保存体力;
(4)寻找一切可以维持生命的食物和水;
(5)设法包扎伤口,等待救援,并设法与 救援人员取得联系。
(2)不要大哭大叫,减少体力消耗;
(3)尽量注意休息,保存体力;
(4)寻找一切可以维持生命的食物和水;
(5)设法包扎伤口,等待救援,并设法与 救援人员取得联系。
无法脱险时怎样求救?
当听到废墟外面有声音时,要不间断地敲击身边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如金属管道等,向外界求援。想尽一切办法与外面救援人员联系。
地震中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1)燃气泄露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2)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3)毒气泄露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绕到上风方向,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4)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2)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3)毒气泄露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绕到上风方向,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4)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洪涝时应该怎样应对
①洪涝发生时:
当洪涝发生时,应向高处转移。切记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被困时,利用通讯设施联系救援,或使用哨子、色彩鲜艳的衣服、镜子等发出求救信号。
②暴雨驾车时:
暴雨发生时,如果你正在行驶中,切记要远离路灯、高压线、围墙以及广告牌等危险处。绕开涵洞、桥下等地势低洼处。减速缓行并打开前照灯、雾灯和汽车轮廓灯,以提醒其他车辆注意。
遇到火灾时该怎么办?
①室内发生火灾时:
遇到火灾时,尽量向下而不是向上逃生。不要乘坐电梯,应利用室内步行楼梯或消防电梯,切勿盲目跳楼。在容易被发现的地方等待救援人员的救援。
②汽车发生火灾时:
汽车失火威胁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损毁车辆及严重影响交通。如汽车发生火灾,驾乘人员应将车停靠路边,可用衣物蒙住头部,立即开启车门逃生。随即尽快报警,再及时利用车载灭火器做初期扑救。且时刻要注意用掩蔽物保护自己,防止因燃油箱爆炸而受伤。
防灾减灾,众志成城!
家长朋友们,美好的人生从安全开始,只有保证了健康和安全,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只要我们做到“我懂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始终把安全牢记在心,落实到行动,我们相信,一定可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柳南乡中学
2023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