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向阳店的故事续 ——上事宴

村翁
创建于2023-05-15
阅读 24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一方水土

二、传统的礼俗事宴

      一个人立芸芸众生之中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一个生命个体,就如同江河里的一滴水,如同河床里的一块鹅卵石,甚至是一粒砂砾。但对于家庭和自己而言,一个人上承父母骨血秉延家族命脉之责,生而立天地间,感觉“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摘自《格言联璧·学问类》解释:将宇宙万物的事视为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也就是宇宙万物的事。) 也确非是无妄和夸大的事。

      在文明社会,人生而有家,家又是社会的一个分子,所以人生下来就属于社会人,人的生老病死势必牵连着一系列的社会活动。于是由家庭或个体操办起的社会群体型活动,用彰显个体“主人”人格的各种仪式,把本来单调普通的事情,变得不一般,并赋予对生命的敬畏精神,来平衡芸芸众生之微凡。从而让个体生命在平凡又琐碎的日子里,体会并积累起生活的责任、乐趣、畏惧等体验和理念。这就不得不佩服古代先人们贤明的举措,让一个个微弱而鲜活的生命个体,饱有信心地延续起生命的火种。我想这就该是形成各种礼俗活动的最现实意义了吧。

     向阳店人统称办理红白事为“办事宴”,来客即谓“上事宴”。百年来,向阳店传统的礼俗事宴有以下几种。

    1、红鸡蛋与满月酒、百日席

      开枝散叶,播种传宗,是生命的基本属性。中国自古更是把婚姻“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思想刻入民族文化里。

      一个明朗的午时,邻居大妈笑盈盈地领着衣着鲜亮(那种箱底压久的衣服,)肩挎竹篮的女婿,送进庭院里一颗“红鸡蛋”,顿时引得满院笑语喧哗,这种喧哗会迅速在街巷邻间散播。这是40多年前向阳店的街巷里平静的年岁里给人温馨印记的时刻。那时候,一家养几只鸡,几颗鸡蛋也许并不稀罕,但要一下子拿出五六斤几十个鸡蛋,是需要好几户人家凑的,之后再慢慢还上。

      听奶奶说过,旧时妇女生产前,家里人提前做的准备,就是把黄土用大铁锅烧红热了(杀菌消毒吧)铺在土炕上,娃就生产在退热的黄土上。不能不感叹在草纸都稀缺的年岁里,先辈人为生活真想尽了良法,也难以想象缺吃少药的那时那岁妇女生产是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从30年前开始,每当看到村里街巷小卖铺里满摞的大包小袋的各式卫生纸,就不由得想起儿时村里偌大的供销社商店里,高大的货架上稀落的商品,被许多家庭里当做奢侈品的女用卫生纸也少得可怜,就由衷地感受能经历物质充盈的生活岁月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

      古老的乡间曾流传着一首民谣:“红鸡蛋,满脸串,今年吃你的喜馍馍,明年吃你的红鸡蛋。”这种口头流传的谣歌,往往只被那些心灵嘴巧的人传诵,大多人只知道这煮熟的染“红”了的鸡蛋是宝宝出生后,当爸爸的到岳父母家告知消息的“报喜蛋”, 也是一种起宣告新生命诞生作用的吉祥物。女婿登门告知岳父母母子平安,恭喜他们添了外孙(子/女),有讲究人家还会放鞭炮庆贺。普通邻家一户分享到一颗“红”鸡蛋,分享一份喜悦,也是很难得的欣喜。

      吃“红鸡蛋”其实就是图个吉利。中国历史文化中有过“玄鸟生商”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说简狄望玄鸟,这只玄鸟只要下一个蛋,简狄就马上吃掉,随之就生下了商,这个就是商部落人的祖先,而后建立了商朝。从此之后,人们就认为商朝祖先就是因为吃了玄鸟生下来的蛋,继而商才会聪明又有智慧。后世人才有了在生了孩子之后吃红鸡蛋的习俗,因为玄鸟是红色的,所以生的蛋也是红色的,也符合中国文化里对红色和圆形的符号崇拜。红鸡蛋代表喜事,红运当头,红红火火是吉祥的表示;借鸡蛋圆圆滚滚的外形,寓意顺顺利利,讨口彩取吉利的意思。赠送和接受的双方高高兴兴,把独乐乐拓展为众乐乐,既表达亲友邻里的友善,又体现对新生命的敬爱之情,皆大欢喜。

        记忆里,邻间出嫁女子不多,这样的“红”鸡蛋也只见过一两次,后来也有茶鸡蛋代替的。再之后的几十年里,庭院里陆续盖起了水泥房,拆掉了鸡窝猪圈,街市里鸡蛋也不再是稀罕物品的时候,人们好似都集体忘记了那“红鸡蛋”的报喜功能。50多年里,母子平安的生产记录已经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情了,鸡蛋也远不能满足人们表达添子喜悦的要求了,家族至亲倒是要安排喝一喝满月酒和百日席了。由于刚足月或满百天的主人公尚不适宜参与庭外活动,满月酒和百日席也只是小范围小酌而已。

    2、开锁宴

     按向阳店的旧俗,婴孩出生,一个家庭喜获麟儿,视如珍宝,一般人家都会给新生儿起个神鬼不视的卑微乳名,比如叫狗子、狗蛋、臭小、臭妮之类,既顺口又显得亲昵。

      由于旧时代生活和医疗条件都十分艰难困苦,小孩在五岁前死亡率比较高,也有认为小孩子出生以后在未成年期间魂魄不全,便想出了诸多自力可行的办法来极力关注并企望保全婴孩的成长。

      寄名法,到寺庙去拜当地的名师,把小孩“寄”其名下,称挂锁或戴锁的说法。我想许是成本过高或者是处于除封建破“四旧”时代,最早被淘汰了。旧时小孩出生后看八字很普遍,如果两代人相冲或相克,就得采取措施,认子女多的人家为干爹干妈是最常用的形式,还要按五行旺衰顺着人家子女的名起名。小孩认干爹干妈是为了好养活,尤其喜欢认儿女多的人或贫寒的人家的儿女认干爹干妈,理由是儿女成群的人家,孩子们就像成群的小动物一样,容易长大。贫寒人家的儿童大抵较多,也不娇贵,反而会长大。我想对于一些外乡人,还可以达到两方家长增进情感来往,在物质匮乏的年月在他乡添一门亲戚就多一股生活助力。

     红布系“锁”锁命法,锁是从一岁生日开始用红布缠起,“红”色在华夏文化里被赋予了“避邪”与“吉祥”的含义,红布每年缠一次,一直到12岁,这样成本低廉,又能满足了父母及家人祈求小孩平安健康成长的心愿寄托。

      在那曾经物质匮乏的时代,还有诸如天花之类的疾病困扰着每个家庭。50多年前我的幼年时期,常常能听到某某家兄弟姐妹排行中的缺了第几个孩子就是因天花夺去了生命。在我有生50多年的岁月里再没有听过因天花而夺命的人。

       中国人古法算,人一生下来就算了一岁(按生物学角度说,生物生命起始从受精卵算起,怀胎十月也几乎有一个春秋时岁),以后每逢新年就增加一岁,这样算起来比实足年龄多了一岁或两岁(后半年出生),所以叫“虚岁”。婴孩虚数满了一个12属相年,即可认为圆满度过劫难性命无忧了。现代生物学也认为,人到12岁时,从生理上讲男女的身体分别按性别出现突变,开始逐渐出现第二性征。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不断丰裕和医疗技术的保障提升,许多主观愿望式的习俗逐渐被遗弃了,向阳店人只保留了红布系“锁”锁命的习俗。富裕一些的家庭还会在红布“锁”配上金银锁饰品,增加了富贵的意蕴。所以也保留了给满12岁的孩子举行“开锁”仪式(称为圆锁)。 

      “开锁”又称“圆锁”,是一种成年仪式, 12岁的孩子成为仪式过程主角,“主角”的光环里,接受长辈亲朋们的赞美祝福言辞。新时代开锁的意思更是拓展为打开了智慧的锁链,摆脱依赖,让孩子产生加入到大人行列中的信念。

     “开锁”的主要议程是,家主(孩子的长辈中最高辈男性)庭院正房中央焚香祭拜天地(十二个大白馒头为主祭礼),由娘舅从孩子的脖项取下“红布锁”,并在天地神位前燃烧,之后把燃灰送往村边河里飘散。然后的“开锁”宴上把祝福气氛达到高潮。

    向阳店开锁宴是从1990年代才普遍兴起,之前大都以家庭规模举行。

    3、婚嫁礼宴

      道光版《阳曲县志》:“冠者礼之始也,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今则鲜有行者,不独阳曲县也。然士庶家子弟未婚前率以乳名呼之,成人乃命名,盖犹不失冠礼之遗意云。”

     《礼记》:“冠者礼之始也。”华夏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礼就是华夏礼仪的起点。“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礼记·冠义》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义是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内涵深广,古来先有“礼义”然后形成“礼仪”落实,“义”放在“礼”后,也可以有1.仪容;状貌;2.仪制;法度的意思。)人区别于其他生灵的起点就是礼义,行礼义(礼仪)才能真正理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冠礼又是人走出童稚的开始,也是需要用礼仪进行约束的开始,才给他用“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未婚前一般用乳名称呼)定名,是真正“成人”的开始。

     “今则鲜有行者,不独阳曲县也。”这样的礼仪在那时就已经开始被当做缛节(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不受重视少有施行的了。其实施行礼义而别生灵是要有成本代价的了,当成本超出实际状态,其形而上的礼仪就被自然废弃了。欧阳修说:“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失礼义忘廉耻,是国势衰败的迹象。

     “成人”后才可以婚配。

     明朝程登吉编著的儿童启蒙读物《幼学琼林 夫妇》篇里说:“人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人生偶以夫妇。阴阳和而后雨泽降,夫妇和而后家道成。”诠释了男女婚配是人生中天经地义的大事。

     道光版《阳曲县志》:“婚礼,先凭亲友通言,后送帖合婚卜日下聘,间有亲往相致首饰而面定者,迨行娶有期,备衣饰制喜饼,作请期帖以送女家。将婚前一日,女家送妆奁(zhuāng lián女子梳妆用的镜匣,借指嫁妆),婿家以清酒猪首蒸卷致送名上头盒。及期,婿家备彩轿鼓吹二,烛前导请女眷中年少者二人,盛服往迎。女家亦请女眷中年老者二人,盛服伴送。又请亲族中有冠带者二人,于合卺(hé jǐn旧时结婚男女同杯饮酒之礼,后泛指结婚)后诣婿家,谓之男送亲。婿家皆盛设酒醴(lǐ 甜酒)礼。亲迎之礼唯一二缙绅家行之。余皆安于习俗。合卺次日,婿妇拜祖先父母及亲族。女家具酒馔(zhuàn 饮食,吃喝)送婿家,其亲友来贺者,婿妇盛服拜之。婿见妇父母于成婚第九日,婿妇偕往女家,礼之如仪,当日即回,谓之回九。弥月又偕往,婿妇女住一月,名住对月。四乡婚娶大略相同,浮文颇少。”通言、下聘、有期、备衣、往迎、合卺、拜祖先、回九一系列活动完成婚嫁礼仪程序。

      奶奶生于1924年鼠年,15岁那年,10个大洋就被卖嫁给比奶奶大12岁的爷爷。几代祖居向阳店的爷爷兄弟几个自种几亩田,农闲做些小生意,日子过得也并非富裕。我无须想象当初他们可曾经过历这婚礼的程序,我也无法统计奶奶和爷爷式的婚姻代表了当年多少个家庭状况。幼年不懂得妇女裹缠小脚的悲伤历史,在奶奶伤感的说讲中也不懂得细细追问奶奶她放脚的背景(阎锡山主政时期),只记下奶奶挂上脸庞的那一丝欣慰。现在想来,多重枷锁下的旧时妇女注定命运多舛。

     多年前,曾有出过远门的人就有过算计,生在或嫁于太原地区的女子算是够有幸的了。50多年来,也明晰了我对这种算计衡量的理解。从奶奶那辈人算起,太原地区妇女最大的幸运是很少有下地做苦力的,在日常主管柴米油盐的日子里也逐步抬升了家庭地位。在兄弟分家独立门户之后,媳妇熬成婆,妇女一般就做了大半个家的主。

     平日里奶奶也只是在说起解放后自由婚姻时语气平缓很多,在她的低沉的哀叹声里,幼时的我不懂追问不识字的奶奶对于新社会的自由婚姻到底知道多少内涵,只觉得她是把“自由”两个字刻在心里了。我也无法知道当年40多岁的奶奶能否看懂电影《小二黑结婚》的情节和主题。小芹大胆冲破封建枷锁追求自由婚配的勇气,对当年奶奶那一代妇女有过怎样的冲击震撼,更是已经无法查究。

     幼时的我依稀还记得, 1970年代末观影晚归的人们在街巷夜幕里咿咿呀呀地学唱小芹“他说是今天要回家转,我前晌也等后晌也盼,战也站不定坐也坐不安……昨夜晚小芹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二黑哥当了模范……你红光满面站在那讲台前”唱词的兴奋。现在想来那多次观影积累起来的兴奋和渴望,正也标志了当年人们在追求自由婚配的道路上成正比的枷锁。

     1950、60年代起,虽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已成旧黄历,但300元的彩礼是横亘在自由婚姻前的一道大坎。之后的蝴蝶牌缝纫机、永久牌单车、上海手表三大件是婚嫁的标配,不知道把多少个“梁祝”阻挡在婚姻之外。

     1950年代中后期,向阳店附近工厂大批量招工,大批青壮劳力走进了工厂。每日步行十几里按时上下班,在当年钟表还是家庭奢侈物件的年代,要估摸着星光和鸡鸣出门。还有工厂里按时上下班的严格制度管理,缺乏安全感的叮叮当当的工作环境,相较熟悉的村里生活和守家近地的劳作方式,多了辛劳和危险的诸多因素,这样让一部分人又回到村里。到七十年代后期布票粮票油票的使用,和工人按月收入工资、周日休假的待遇鲜明地分出了社会人的层次。

     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劈山引水让汩汩的山泉还是滋润了村庄里干涸的土地的创业过程中,高占武和曹茂林与回乡女青年孔淑贞之间的爱情故事,也大大激发起向阳店村的青壮年的爱情荷尔蒙。

    城市姑娘银环和农村青年栓保相约高中毕业后到栓保的家乡“朝阳沟”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一连串困难,更主要的困难是银环妈却坚决反对女儿去农村。电影公演后,引起村民对“门当户对”的新的思考和认识。

    1980 年上演的《爱情啊,你姓什么》的电影,男主人公在最后深情点题:“爱情对于真正的人来说,不姓钱,不姓权,而是信任、是希望、是力量。”让许多人向往也感叹,但也为现实中人们的婚姻观念里划出了一道道红线。婚姻层面里农户与城镇市民户之间有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可以接父母班进工厂做工人成了那个时代退婚的一个重要根源。

     女性占据了婚嫁选择权的优势地位。向阳店村里的女子,在通向城区和厂矿的路被堵断后,大多选择本村或附近邻村出嫁。北部地区的女子也陆续嫁入了向阳店村。

   1980年代后期,第一批万元户诞生之际,正价(不计入陪嫁)5000、8000的彩礼,让许多青年脊背发凉。我不知道奶奶当年的10个大洋和这时的5000元如何核算价值的多与少,但很能理解优先选择“面包”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理智的选择,绝非是贫穷的局限。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经济腾飞的30年里,向阳店私家小二楼陆续拔地而起,几片成规模的住宅楼小区也兴建起来。自由恋爱不再是故事,已经是深入人心的普通爱情生活。青年男女或在工作中结识相恋,或经亲朋介绍相识,都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恋爱”中谈婚论嫁。彩礼依然是存在于男方家的传统意义上的压力,传说中的 “有车、有房、有存款” 对于大多数人家来说,难度也还是有的。

    1980年代前生产队年底按工分计收入,一个工分5、6毛钱(后来有附近村最高达到1块钱的,很让人羡慕),除去口粮钱,一户两个劳力一年能收入200元就全家偷着乐了。当时工厂工人月计工资30到50元(包括了买粮钱)。1000元的彩礼也要普通农户攒10几年。

    1990年代后,搞活市场经济后,普通工人月收入100到300元,村里盖五间砖石水泥房需要七八千到上万,已经就用尽了全家十几年的积蓄。再要拿5000、8000元的彩礼,在家家都不富裕的情况下,都需要好几家亲戚凑积。

    近20年来,向阳店青壮劳力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月计工资从3000到5000元。村里平均自建一间房要一万左右(后来人工费相对材料费增加速度更快,增加到两万元),五间水泥房(有的二层)总计需要16、20万左右。村里开发的商品楼开始不足一千元每平米(后二手房还得4000元),一套百十平米的房连装修总计最少也要20万。一辆十万以内的车,再要15万的彩礼,(合计45万左右)也是一个年计收入五万的普通人家近十年的收入。

     现实中人们都会用标注了“门当户对”式的婚姻在协商中解决实际问题。与其说是妥协,不如说更多的是在生存压力下的智慧。

     无法统计和考证向阳店究竟有多少因彩礼摧毁的良缘,耳闻里大都是“别人家给10万,咱也给10万吧”,满有种不给点彩礼办不得婚事的意气(总得让媳妇满意,让儿子抬得起头);也无法统计和考证彩礼钱做了陪嫁的比例,1990年代末就耳闻有陪嫁小汽车的新媳妇,也眼见得停驻的小汽车逐渐堵塞大街小巷,旧街巷里许多偌大的庭院冷落寂静无人居住(大多人家都入住村里楼盘小区,也有在市区买了房的),街巷门庭里只留下老年人的身影; 80后、90后青年大多享有“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20、30万的彩礼也大都成了双方父母为子女成家铺垫的家底。

    近10年来,向阳店人开始兴起举办“订婚礼”仪式,家庭至亲范围内举行小型宴席。双方家人团聚,展示“彩礼”(也展示对婚姻的积极态度和诚意)议定婚礼的基本事项和操办婚礼的规划。

     然后摘选吉日。1990年代之前,婚嫁吉日一般选在秋后,过了收获季节,物质相对充盈,天气也凉爽宜人,食物也容易存放。有请人按生辰八字选吉日的,更多人家直接选三六九吉日搭配星期日。1990年代之后,社会物质逐渐充盈,就扩大了吉日范围。至于阴阳五行八字测算趋吉避凶之理,只掌握在少数人的嘴里,大多数人请人算吉也是图个吉祥和顺,国家节日和“一四九”“二五八”“五二零”“五二七”等都是人们喜爱的吉日。

     通告至亲长辈亲戚,按旧俗礼家主(即在婚子女之父母)亲自带礼品登门相告,对邻里朋友,也要亲自登门热情相邀。新时期也有写请柬,注明婚礼时间、地点。通信高度发达的当今,很多亲友都简化为电话相告了。

    通告亲戚朋友后,脚赶脚就到了成婚迎娶之日。

     无法考证传说中的花轿、马车,70年前的向阳店曾经有几户人家的子弟享用过。1950到1970年代里自行车确实是婚嫁的最豪华版配车。几辆半新28式自行车簇拥着一个后座上的新娘,十几里的乡间土路,风尘仆仆中也只有新娘的红头巾显得格外鲜艳。弄一辆北京帆布吉普车娶亲,在1980年代就已经是了不得的事了。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婚车选择上,从人们嫌弃桑塔纳(谐音伤她娘)开始,之后丰田、本田都不曾入眼,就瞄准了宝马,再后就是奔驰。一开始,头车一辆白色宝马或奔驰(白头),到之后10辆宝马或奔驰排成长长一溜的娶亲车队气气派派地驶入街巷,也就是10年间的变化。

      向阳店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女方家在嫁女的第二天,新女婿新娘被娘家接回做回门宴(嫁女、回门连着两天办席),也有受交通限制,远嫁的女子大多取消了回门礼宴。如今,交通便利,回门宴席是绝对省不了的,还兴起迎娶和回门喜宴同一天办的。

     这样紧锣密鼓提前一个月各事项准备就绪,迎娶前一日,满庭园(或楼前)张灯结彩布置得红火热闹,为婚礼礼宴拉开喜庆的帷幕。其中细节程序在此不多赘叙。

    4、寿诞礼宴

    《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 乌鸦——是一种通体漆黑、面貌丑陋的鸟。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人们厌恶乌鸦的叫声,觉得它不吉利而普遍厌恶,但他们却拥有一种真正的值得我们人类普遍称道的美德——养老、爱老,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中的楷模。

    所以古训《增广贤文》有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之说。

     孔子认为:“父子之道,天性也。”意思是说,父母培养教育子女,子女奉养父母,这是人类一种天性。又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是孝敬父母的天性五种表现:在日常起居生活中以最诚敬的心情任劳任怨地服侍父母;父母生病时以最忧虑的心情照料父母;父母过世时以最哀痛的心情来料理后事;举行祭祀时以最严肃的态度来追思父母。这五方面做到,才称得上是能侍奉双亲的孝子,也才能算是真正体现了人的孝亲的圣洁本性。

    孔子在几千年前就写出一部被誉为“使人高尚和圣洁”、“传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孝经》,千百年来被视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其推崇备至,产生了人类文明的伟大力量,成为独特的中国孝道文化。

     在有些人看来,父母到了老年,不能自食其力了,做子女的从经济物质上养活他们,使他们吃穿不愁,也就算报答生育之恩了。孔子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强调“敬”,认为仅仅“能养”是不够的,既重赡养,也重视心里关怀和内心愉悦。

     孝道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为了维护、形成这个孝道传统,在周朝,每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的“乡饮酒礼”活动,旨在敬老尊贤。礼法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有食肉的资格,享受敬神一样的礼遇。春秋战国时,70以上的老人免一子赋役;80岁以上的老人免两子赋役;90岁以上老人,全家免赋役。在中国民俗中,还有隆重的老年仪式礼。在民间60岁的老人可以接受儿孙的祝寿;在宫廷中,则有皇帝亲自主持尊老的礼仪。东汉时期,皇帝带头倡导养老敬老之礼。为保障崇孝风尚固化,历代皇帝采取褒奖孝行、劝民孝行的各种举措。汉文帝时,诏令天下郡守,推举孝廉之士,授以官爵;隋唐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中,均专门设立孝廉科名。在整个封建时代,《孝经》是国家规定的教材,开科取士的考评依据。小孩子从入学起便从童蒙教材《三字经》、《弟子规》中诵读“首孝悌,次见闻”(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此外,严惩不孝。隋唐后的刑律皆将不孝列入等同谋反不予宽赦的“十大恶”之中,杀父母者历代皆凌迟处死。明律中,凡不顺从父母致使父母生气的事皆视为忤逆,可告于官,要打板子直至判刑。民间流传的“打爹骂娘,天打雷劈”,表明不孝者皆为世人所不齿,天地所不容。

     清朝年间还举行过大型的尊老敬老活动——千叟宴。康熙六十一年(1722)正月初二,在乾清宫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共有1020人。筵席上,老人和康熙平起平坐,皇子皇孙侍立一旁,给老人倒酒。康熙还即兴赋诗,名曰《千叟宴诗》。我推测,康熙此举拉开了乡间敬老仪式——“寿诞礼宴”的序幕。

     1980年代末起,向阳店红砖二层楼房陆续建起来了,也陆续有人家开始操办父母的“六十”“七十”“八十”“九十”寿诞礼宴。

      我以为,改革开放的国策掀起了国民致富的信心和热情,刚刚度过贫困时期的人们,深感“六十”花甲寿是已经是很多老人们值得庆贺的年岁,物质开始充盈的欣喜也让人们具有了操办大事的激情动力和豪迈。为父母办寿宴,既是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又更多地体现出“父子”家庭奋斗而收获的喜悦和成就。

     一般情况下,一个家庭继儿女婚嫁之后,10到20年间,除每年的节假日(如春节拜年、中秋送节)偶有少数亲友往来之外,更多的亲戚之间往往会因少有往来而疏远了关系,致使许多亲友三代间相见而不识的现象普遍出现。寿诞礼宴用“礼尚往来”的形式表达和传递着亲近亲友、和睦邻里的积极意义,这也算是先贤们生活智慧的积累和体现。

    一般做寿,旧时各年纪有所不同称呼,称呼为下: 

 五十岁:称暖寿、半百添寿; 

 六十岁:称小寿; 

 七十岁:称中寿; 

 八十岁:称上寿、大寿; 

 九十岁:称绛老添寿; 

 一百岁:称期颐。

     提前一个月内,寿星之子女通告亲戚友邻参加礼宴。

     寿诞礼宴的核心仪式是给寿星拜寿。

     在庭院的天地神位前设置拜台,奢华的要陈设寿堂。正屋中央房壁的天地神位悬挂大“寿”字(天人合一),庭院张灯结彩。寿堂正中放一把披着锦缎的八仙高椅,椅前摆一张围有桌衣的八仙桌。桌上烛盘点燃一双大金统蜡烛,中间陈列寿桃(白面花馍)果品、蛋糕等贡品。

     寿诞正日午时前,寿星穿锦缎寿衣,坐正中高椅上,受儿女媳婿及孙辈们的跪拜礼。

     儿女媳婿及孙辈们依辈分次序排列在寿堂前,向寿星行跪拜礼:当听到司仪“跪”的命令时,行礼者跪下,随着司仪“一叩头”的命令,将手放在地面上,将额头叩向地面;然后当听到司仪“再叩头”和“三叩头”的命令时,再将手放在地面上,再两次将额头叩向地面。

      这些细节在满庭的欢笑中没人追究肢态端庄与缺漏,甚至也有很多人把这些细节混淆于繁文缛节式的低俗愚昧而鄙弃,而今也几乎无人能说得清楚此时行跪拜礼仪的细节规范和端庄得体的意蕴。

     拜寿结束,寿诞宴席开始。席间子女向亲友敬酒答谢,寿馍、蛋糕按桌分享。

    5、丧葬礼宴

      世间一切生物都有生有死,对于具有反思能力的人类来说,死更在其思考中占有重要位置。远古的先民相信灵魂的存在和不灭,以为死不过是向另一世界的过渡,因此丧葬成为他们社会生活中的要事,逐渐形成形形色色神秘隆重的仪节,其间相当的一部分传留到后世。丧葬的礼俗凝聚着古人的思想和信仰。

     道光版《阳曲县志》:丧礼,亲始殁擗踊 (pǐ yǒng擗,捶胸;踊,以脚顿地。形容极度悲哀)哭泣,奔告于家长及外族长亲。小敛后,家人裂白布裹首,三日成服。斩齐(极其整齐)各如制。迺(乃)大敛,盖棺后殡于中堂,朝夕奠,每饭必祀。七日致祭。先期遍讣于亲友,谓之开吊。届期亲友各致赙(fù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仪饼供。姻家猪羊帐筵(竹席)致祭。客至行奠,丧家皆跪送,腰绖(絰dié古代丧服上的麻带子),遇七讽(不看着书本念)经。富家或以僧道对壇迎经,通衢以张,夸美忘戚背礼习焉,不察其不用浮屠者,诗礼家间有之。葬期贫家或数月,富或逾年,甚有越数年而葬,则堪舆(kān yú 即风水,指住宅基地或墓地的形势)选择家之说惑之也。卜葬有日,告窆(biǎn下葬)乃择日破土管葬兆。比葬前二日,张鼓吹于门,设灵座、树魂帛、立铭旌、悬容像、造明器、作神主,士大夫家或遵行家礼,然歌诗侑(yòu 在筵席旁助兴,劝人吃喝)食,钟鼓具备沿前朝藩府旧习,其僭逾(jiàn yú超越本分行事,古时指地位低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器物等等)已甚。今或商贾官役有力者亦皆行之,逾分极矣。此习急宜力革。祭日,亲友各赙奠如开吊仪。葬之前夕,复送香楮(chǔ 落叶乔木,树皮是制造桑皮纸和宣纸的原料)果盒礼拜柩前,谓之辞灵。发引(俗称出殡,即将灵棺从家里或庙堂抬到坟地去埋葬)之期率用灵舆香亭羽盖幢旛(fān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旧俗出殡时孝子打的幡儿。它是另类的旗帜,作用一是招魂,为死者的灵魂带路。二是震慑恶鬼,相当于法器。意思是:我来了你离远点,不然就把你打翻在地。)灵等物。有爵者加衔牌,而哀恸之意鲜矣。题主多于葬前一日,请绅宦延礼生行之,于家少有于墓前者葬毕,迎灵至家读祝再拜安主礼,所谓虞附也。既葬三日,祭于墓谓之复三。其新封墓堆必俟三年后,清明祭扫时始敢添土。墓祭之礼士庶皆于清明节、七月望日行之。新坟必于社日前。

      向阳店的丧葬礼至今依然延续了《阳曲县志》基本程序,只是在时间安排和不合时宜的操办过程做了改革。

    旧时市场不繁荣时期,家有七旬老人就开始准备棺木,寄放在僻静之所以备急用。

     家中有老者故去,孝子孙恸哭以表悲伤,讳言“死”而称“没了”。然后孝子肩膀叠别草白纸做标,在街巷遇邻人亲友无声跪拜,称“免罪头”礼,相告近邻亦求助帮衬。

     延请阴阳师,备好入殓用品,由阴阳师指导在夜深人静时或夜十二点前后入殓。入殓一般由孝子一手拿草纸捂住嘴下巴抱头,儿侄辈托双脚,其他众人托腰将亡人放入棺内放正,头枕到事先备好的元宝枕或记迷枕上。将故者的旧衣服剪掉扣子,不用带毛、皮衣服,将尸体四周塞紧,要防止出殡时摇动。最后盖上被子。一切就绪后将棺木抬到长板凳上放正。其它放置物品,如打狗饼、麸皮、七彩线、垫背钱,一切听从阴阳师嘱咐安置,少有人追究缘由。然后由长媳或闺女给故者净面,先备一个小瓷碗洗刷干净,倒上半碗水,由长媳用七个棉花球沾水擦洗七窍,口喊:爹(娘)给您净面哩,边擦边念:擦擦眼睛明光光,擦擦耳朵听四方,擦擦鼻子闻香香。擦擦嘴吃好东西多喝水,擦擦脸子孙大小都喜欢。所有细节都听从阴阳师的嘱咐。也有由儿子先净面然后媳妇、闺女轮流净面,净完面后将碗内剩余的水喝掉,是不让亡人把财富带走,这讲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阴阳师给剪接掉了。

     向阳店人按习俗要做“三日祭”。故者如在午夜十二点后故去,称“长三日”,如在午夜十二点前故去,称“短三日”。因旧时做“三日祭”要通告亲友,交通通信都不便捷,时间上就有急缓之分。当今交通通信发达,时间安排上就不算大难题了。

     灵棚必须在“三日祭”前一天搭好,一般用帆布蓬在院子正中搭建(当今丧葬业发达,式样不断翻新的灵棚防雨防火防风,既美观又实用)。在灵棚桌楼前放方置桌方张,两端白蜡各一支,中间摆放供品,香炉后第一排是干鲜果五盘,第二排五碗荤素食物,最后一排是五盘点心白馍。再后安放亡人相片,框上用黑绣球黑纱遮盖。灵棚外正中央挂纸扎牌匾,左右插“雪柳”(柳树粗枝做干,白纸缠竹条或柳条做枝),下贴楹联(逢主祭日换联),灵棚内棺木前下方,放置纸扎纯白色(孝子置办)和彩色(亲戚赠送)“童人”。灵棚四周放置纸扎花圈或鲜花。

     三日内治孝服、做纸扎,是街巷四邻妇女最忙碌的工作。中国特有的丧服,代表了社会中的血缘网。丧服从选色和配饰,区分表明与故者关系的亲疏。三日内通告亲戚,孝子携带孝戴(孝冠、孝带)送告“人主”(娘舅一脉亲戚)。

    在中国文化中,每种颜色都有很丰厚的文化内涵。古人把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季节联系起来,春天是青色,夏天是红色,秋天是白色,冬天是黑色。象征季节的颜色,也就有了季节蕴含的意蕴。白色属于秋天,秋天万物凋零,萧瑟肃杀,从来就是个伤感、落泪的季节。白色也就代表了悲伤,象征着死亡与不祥,所以,孝服要用白色。也有说,白天让远古先民暴露在猛兽面前,白色成为古代人敬畏的颜色,然后延伸到死亡里,发展成为对生命逝去的敬畏。

       “小敛后,家人裂白布裹首,三日成服。斩齐(极其整齐)各如制。”旧制根据血缘亲疏远近的不同规定了五种不同的丧服,服制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如今已少有人懂得。

      近代人根据本地物质条件有所变革,向阳店人孝子女披麻戴孝,是冠帽戴麻,白布衣袍腰间系麻,服丧期间忌梳洗剃须,鞋蒙白布踩倒后跟穿拖。故者孙子辈白帽白裤,腰系红带。故者曾孙辈黄冠黄袍,玄孙红冠红袍。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孝戴的多少是参加丧礼人员待遇等级标志。男性亲戚为白冠,女性亲戚为白帕,女婿白冠红腰带。“人主”白冠(白帕)腰白带,算是最高级别的孝戴。其余参加丧礼的亲朋一律“通孝”,即臂带。近年随着时代进步,因国人心底里对白色的深刻的敬忌,除孝子女直系血亲孝戴保持不变,大胆地取消了冠帕臂带,亲朋配白胸花,或干脆一条红布条。对于一些特殊亲戚,孝戴是一种身份标志,佩孝戴表达的是与主家彼此间的尊重,是绝对不可以省略变革的。

       三日内一切活动都为“三日祭”做准备。向阳店在1980年代末起,开始逐渐完善并形成了一条龙服务的丧礼业务。阴阳师、棺木、纸扎、灵棚、鼓乐、饭堂一系列环节都一应俱全,几个电话就可以敲定。

     “三日祭”的主要仪式是祭奠。早晨起,鼓乐班灵前迎客。本族内亲及亲朋厚友都要前来吊唁,进门庭要在灵前主持的辅助下焚香烧纸祭拜。上午十一点左右,孝子女出庭院跪迎“人主”。待“人主”稍事休息,就开始举行祭奠礼。鼓乐奏起,孝长子领头,孝子女和“人主”开棺盖观看故者遗容。直系亲属及亲朋好友依次绕棺木瞻仰,先男后女,环行一周结束。然后孝媳、女围棺拍棺恸哭,与鼓乐长号哀声萦绕四庭。

      男性孝子孙长幼排开,灵前焚香烧纸。孝长子手柱丧棒(短柳树干)头顶木制捧盘,身后直系子弟后面依辈次排列着从食房取食物。同族子弟手扶捧盘,低压孝长子头顶。孝长子领队躬身缓步到灵前跪献食物,依次荤素菜食酒水汤饮五轮敬祭。此时唢呐悲鸣、笙竹低吟、鼓点缓沉、长号响彻天际,满院哀情弥漫。

      祭奠结束,就开始宴席。孝子女依桌席按亲疏次序答谢宾客。

     “三日祭”是向阳店人丧事礼中一个重要环节。从四日开始选坟地,挖墓穴。旧时向阳店人大多把坟地选村东的兔儿梁和兰岗梁(旧时都属于向阳店的土地,公社化后兰岗梁分划给兰岗村)。如今兔儿梁已经大面积被企业占用,大批墓穴被迁移。兰岗梁退耕还林后,在层层梁岗上松柏、矮化枣树的林间已经见缝插针般地密密地布满了墓丘。

     一大早,孝子会同阴阳师选好坟地,携带点心酒水祭拜土地后,用铁锨划定穴位,四角中间各挖一锨土,再给打墓人员磕个头就正式开挖了。期间还有的需要办理合葬、迁坟事宜。

     1980年代前向阳店人都是组织邻间好友挖墓穴,随带吃食烟酒基本一天完工。由于墓穴空间有限,下挖人员需要轮班作业,也无需人手多。但也曾有挖墓人员高达三、四十人,甚至出现摆了麻将桌、开了扑克圈的状况。1990年代之后,村人外出做工越来越多,就基本雇工包干挖墓了。

     向阳店人把坟地选在山梁间(土质比较干燥),依山坡或在平地先挖出竖井式墓道(村人叫马道),再在墓道一侧横向凿出墓室,墓丘垒在墓道上。

       近10年来,挖掘机也代替了人工,墓前大多树起高大石碑,红砖水泥砌墓称做“圈葬”的也大批量出现。也有人未死前就事先砌好坟墓的情况,更有优越之家用大理石砌建坟场,工艺颇为讲究。

    墓穴挖成之后到出殡日,期间每日要有家人带笤帚、铁锨,清扫察视墓穴。

    “六日祭”“七日祭”的祭奠仪式与“三日祭”相同。只是“七日祭”孝子女和“人主”以及远道而归的子女开棺最后观看故者遗容,然后盖棺,由专人钉棺,一切准备就绪上午十一点多出殡。

     向阳店习俗,六日夜在阴阳师的指挥下,一般等街巷人静之后,午夜十二点前,孝子女及全家人进行“接灵”仪式。传统说法是,出殡前要把故者灵魄呼唤回家。夜深人静时候,女性在家门口等候迎接,夜色里男性孝子孙身穿白色孝服出发到街巷十字路口。孝子做简单祭拜后,手捧“火盆”(持续燃烧白纸条)边走边呼唤故者“父亲(母亲)回来吧、回来吧”,一行人屏气缓行,气氛格外阴森恐慌。因此,近年来“接灵”队伍不断扩大,亲戚厚友参与,把仪式操作得庄重而少惊。

     “七日祭”鼓乐班在庭院门前迎客。在鼓乐声中完成祭奠仪式后,孝子带一众家小在庭院门口跪送,棺木抬出庭院上了棺轿。孝长子在棺柩前摔盆,送葬队伍依次排列出行。

     1980年代后,向阳店村专有租赁龙头棺轿的人家。双杠龙头棺轿比单杠龙头棺轿更显得气派,所以抬棺有十六人抬(单杠)和三十二人抬(双杠),抬棺人员一般都是邻人村友。村人多年的习惯,有礼往来的街巷邻居家家出壮力,还要风雨无阻的坚持到底。棺轿是要从庭院门前一直抬出村外的,最远的从村西头到村东头也有近5里的路程。

      鼓乐班前头鼓乐开道,长子长孙在灵柩前扛招魂大幡,次孙怀抱故者头像,其后男性孝子孙按长幼辈分排列行走在灵柩前。女性孝子乘敞篷车辆(30年前马车,之后改汽车)蒙头及女性直系亲属一般棺轿要在旧村委会(原大队部)、医院门前停驻,抬棺人员作稍事休息调整。因此抬棺和随行人员的队伍庞大,彼此间相互帮衬调换。

      

    送葬队伍一直行至村外。孝长子与一部分亲友随灵柩赴坟地下葬。下葬后堆起墓丘,把“雪柳”“丧棒”插于墓丘之上(柳树插枝易活,墓丘成林庇荫后人)。其余人众回归庭院(或餐厅),“人主”亲友依次入席。孝子女面向所有来宾行跪拜礼,表示答谢之情,随后宴席开始。

     灵柩下葬的第三天,孝子女要坟地祭奠,称作“复三”。近年来,为适应快节奏生活,向阳店村人都改革为“复二”,即入葬第二日进行坟地祭奠。

     向阳店传承“烧七”的习俗,就是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计49天。民间传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尽,七满魄尽,所以要过“七期”和三周年。旧时一般以一、三、五等单七祭札较隆重,亲友皆至,孝子要哭灵;二、四、六等双七,亲友不来。孝子只烧纸、不哭灵,称为“空七”。如今,社会人事繁忙,“烧七”也都简化了形式,仅孝子孙到坟地祭奠。“烧七”若与夏历的初七、十七、二十七相逢,谓之“冲七”或“犯七”,认为亡魂“逢七有灾,冲七有难”。所以平日常见路边有插“白旗”之情状,就是某家人为故者“避灾冲难”做的仪式,至于其中缘由几乎无人说的清楚了。

    之后,孝子女还要做“百日祭”“周年祭”,也保留仅限于家庭至亲范围内的祭奠模式。向阳店村人保留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新年除夕前三日内进行坟地祭祖活动。农历十月初一,称做“寒衣节”(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可以在村口、街巷十字路口,为先人烧送“钱”“衣”。

     向阳店人把九十高龄的老者去世,称做“喜丧”,要丧事喜办。

     另外,向阳店人传承着故于外地者不得入村(可以在村口搭设灵棚)、低龄故者五日出殡的习俗。

    

阅读 24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