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锥心之痛

栩然说
创建于2023-05-14
阅读 23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文 | 赵清 栩然  

发布 | 栩然说(ID:xuranshuo)



1


1957年11月17日,正在苏联进行国事访问的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接见了近三千名中国留学生和实习生。


在众多青年人面前,毛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此言一出,整个会场沸腾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持续的欢呼声将会场的气氛推到了顶峰!

面对着一个个青春洋溢的面孔,毛泽东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不禁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与莘莘学子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只是,自从1950年长子岸英去世之后,毛泽东就习惯了人群中的孤独。越是在年轻人多的地方,他越是将一阵锥心之痛埋入心底——

造访苏联,需要随身的俄语翻译。在我心中,最适合的翻译便是精通俄语的岸英,他若是在我身边,那该多好啊?

离中国万里之遥的莫斯科,是岸英生活过的地方,当年的他与眼前这些留学生一样,都在日夜思念祖国吧?

你看人群中有个小伙子,那身材和相貌,多像我的伢子岸英啊!眼前的这些年轻人,都跟岸英差不多的年纪吧?

假如岸英能奇迹般的从人群中冒出来,用思念已久的声音喊我一声“爸爸”,那我会不会冲上去,紧紧抱住他?

假如岸英从那次美军的突袭中幸存了下来,然后随着凯旋的志愿军队伍回到了祖国,那他现在的生活该是什么样的呢?

只可惜,这种“假如”是不成立的。

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毛主席根本不相信所谓“死而复生”的迷信,他的“心头肉”岸英的确已经离开了人世,这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一名父亲,毛主席宁愿相信岸英从未远去。或许,岸英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他与所有的中国青年人一样,都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正是众所周知的原因,毛岸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他的青年时期。

对于毛主席来说,失去长子的痛苦又何止锥心过一次?只是,每次面对着眼前欢呼的人群,他都不得不把深沉的父爱埋藏在内心深处......

如果你仔细探究毛岸英的成长历程,就会发现他的人生一路坎坷。这样的经历,正代表了革命年代千千万万个中国青年。

我时常在想,那些生长在革命年代的青年人,他们的生活该是怎样的呢?与生长在和平年代的青年不同,在这些人的成长岁月里,往往充斥着战争、饥饿、血泪甚至牺牲。

无数中华儿女在革命事业中前赴后继,甚至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毛岸英便是其中的一员。

正值五四青年节,让我们走进毛岸英的人生。



2


谁家的孩子,不是爹娘的“心头肉”?

尤其作为家中的长子,有哪个是爹不疼、娘不爱的?

哪个孩子,不是爹娘陪在身边,一路见证成长?

只是,在毛岸英人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里,爹娘都不在身边。

人在婴儿时期很难形成记忆,因此对于毛岸英来说,父亲的形象一直很模糊。他依稀记得在自己咿呀学语时,有个高大的男人时而把他抱在怀里,时而让他骑在肩上。

那时的岸英虽然连话都说不清楚,但非常欢喜被抱上抱下。

有些感觉体验,确实很难用言语形容,它只存在于血浓于水的天然亲情中。那时的岸英就感觉这个高大的男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是生命中重要的存在,只要有他在身边,就会有种别样的安全感。

稍微长大一些后,岸英还想寻求这种别样的安全感,但那个高大的男人却消失了。

那是1927年8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尚且不到5岁的岸英和往常一样,与两个弟弟早早睡下。此时的岸英并不知道这个夜晚颇不寻常,那是他童年时期最后一次见到父亲。

从此,父亲的形象便成了他童年记忆的空白。

后来才知道,在此前8月7日汉口鄱阳街召开的紧急会议上,父亲喊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口号,并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发动秋收暴动。会议后,父亲匆匆赶回了湖南长沙东乡板仓的家中,与妻儿做了道别。

那一晚,正是父亲和母亲最后相处的时刻。自此,父亲便踏上了凶险无比的武装革命道路,母亲则将一腔思念之情倾诉在隐匿于墙缝中的书信里。

自此之后的19年里,岸英再未见过父亲。

相比起父亲,岸英对母亲的记忆要清晰一些。只是,他并未在母亲的呵护下幸福太久,就再次经历了离别。更为痛心的是,与24岁时再次见到父亲相比,他与母亲的离别就成了永别。

在岸英8岁那年,有一天一群荷枪实弹的人闯入了他的家,将母亲和他一同抓进监狱。随后,岸英被保释出狱,可母亲壮烈牺牲了。

岸英还清晰的记得,母亲在临刑前给他说了最后一句话:


“孩子,如果你将来见到爸爸,就说我没有做对不起党的事,说我非常想念他,唯愿润之早日革命成功......”


后来,岸英才知道母亲牺牲的原因——当时的湖南军阀何键让母亲做登报公示,声明与父亲断绝夫妻关系,只要这样做就饶过她的性命,但母亲宁死不从,坦然面对死亡!

8岁的稚嫩孩子,能懂什么?他只是想在爹娘的呵护下幸福成长而已,然而这个普通孩子都能享受的童年,岸英却没有。“毛泽东儿子”的身份,让他接连遭受了生命不能承受之痛。

此时的岸英还来不及悲伤,就要面对艰难的现实。眼下8岁的他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两个更加年幼的生命——7岁的岸青、3岁的岸龙。

对于岸青、岸龙来说,关于父亲的记忆更是空白。正所谓“长兄如父”,眼下岸英就成了他们能依靠的一切。

这就是岸英的童年,不是爹娘狠心抛弃他,而是革命家庭必须要付出代价。



3


母亲去世后,岸英三兄弟被二叔毛泽民安排在了地下党主办的幼稚园里。不久后,党组织因顾顺章叛变等事件一再遭到破坏,幼稚园的孩子们被迫疏散。

接下来,岸英又和弟弟住进了“红色牧师”董健吾的家中。可随着党组织经济资助的中断,他们的生活变得困难起来,董的原配妻子对岸英兄弟的态度随之变坏。

随后,岸英带着弟弟开始了流浪的生活。

据他后来回忆,当时的生活就跟《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一样,三毛所吃的苦他都吃了。和三毛不一样的,就是他没有给资本家当过干儿子,没有偷过东西。

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二弟岸青的头部被打伤了,留下了伴随一生的后遗症;更痛心的是,三弟岸龙没了。

至于岸青的头部是怎么伤的,史料上并没有确切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岸青在卖报的时候意外得罪了外国巡捕,被狠心打伤;第二种说法,是岸青在做小佣人的时候,被女主人用捅炉子的铁钎子打伤;

第三种说法,是岸青在街头流浪时,被上海警员打伤。

至于岸龙是怎么“没了”,史料上同样没有确切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岸龙突患痢疾,救治无效而早逝;第二种说法,是岸龙在幼稚园中被人抱走,自此失踪;第三种说法,是岸龙在上海街头流浪时走失。

史料的记载语焉不详,恰恰说明了彼时无人关心岸英三兄弟,没人在乎他们的死活,以至于很多细节都无从考证。

1936年,地下党员在上海街头找到了流浪中的岸英和岸青,之后他们的人生轨迹才又回归到史料中。此时岸英已经14岁,岸青已经13岁。很难想象,这几年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随后,岸英和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并在苏联度过了人生中近10年的时光。

在苏联国际儿童院,岸英因成绩优异而担任了少先队大队长,之后又加入共青团并担任支部书记。随后国际风云突变,岸英开启了自己的战场生涯。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尚不满20岁的岸英坚决要求参战,并申请去军校学习。在校期间,毛岸英到苏军坦克部队当了一名指导员,随着大部队一路战斗,从白俄罗斯打到波兰,又从波兰打到柏林,亲眼见证了纳粹德国的覆灭。

就在归国前夕,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专门接见了岸英,并赠送了一支手枪,这是对他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奖赏。


童年时的颠沛流离,少年时的异国读书,青年时的战火淬炼,这些经历极大的磨炼了岸英,使他有了远超同龄人的成熟性格。

1946年1月7日,岸英乘坐飞机从苏联抵达延安,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父亲毛泽东,父子俩已有19年未曾相见。

此时的岸英百感交集,他最想传达的一句话已经压在心里16年,那是母亲对他的最后嘱咐:

“孩子,如果你将来见到爸爸,就说我没有做对不起党的事,说我非常想念他,唯愿润之早日革命成功......”

随后的4年,是岸英人生中最快乐的岁月,日子虽然过得艰苦,但总算脱离了“爹娘不在身边”的生活状态。



4


刚刚回国1个多月,岸英就被父亲送到了“劳动大学”学当农民。

父亲发现,岸英在苏联生活了近10年,已经养成了苏联军队的习惯,无论是穿着还是行为举止,都与红军的文化氛围格格不入。毕竟,中苏两国的国情不同,民族文化也存在差异。

父亲曾考过岸英,问陕北的一亩地,一年能打多少小米?一头猪崽多重算是出栏?喂到出栏需要多长时间?显然,不熟悉农活的岸英回答不上来。

父亲告诉岸英:中国是农业国,农民占90%以上,如果你不懂农活、不熟悉农民,怎么深入群众?怎么了解中国国情?

在安排岸英去“劳动大学”时,父亲要求岸英皮肤就要像农民一样黑,手上要有农民手上一样的老茧,如果学不成,就不能回延安。

当岸英再次见到父亲时,他已经是一个种田能手了,还在父亲面前扭起了陕北秧歌,唱起了陕北民歌,笑得父亲合不拢嘴。

从1946年开始,毛岸英见证了父亲如何指挥伟大的解放战争,共产党如何以弱胜强,以星火燎原之势解放了全中国。

1949年10月1日,岸英见证着父亲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一刻,岸英热泪盈眶,他回想起了毛家先后牺牲的5位烈士。

妈妈杨开慧、二叔毛泽民、三叔毛泽覃、姑姑毛泽建、堂弟毛楚雄,都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磨难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新中国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毛主席就收到了很多来自老家亲戚的信件,其中就有岸英的亲舅舅杨开智(杨开慧的兄长)。杨开智不好意思自己开口,就通过岸英的表舅向三立写信,想谋得一个厅长以上的职位。

为此,岸英还与父亲沟通了很久,意见达成了一致,共同认为原则性的问题不可动摇。

10月9日,毛主席给妻兄杨开智回信,否定了他“要官”的想法:

“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


10月24日,毛岸英又给表舅向三立回信,再次否定了舅舅杨开智“要官”的想法:


“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正在于此:皇亲贵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了。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民已经获得了根本的胜利。而对于这一层舅父恐怕还没有觉悟。望他慢慢觉悟,否则很难在新中国工作下去。”

此时的毛岸英,已经完全融入到了群众中去。他与父亲一样,愿意为了新中国大家庭的发展,而放下自己小家庭的荣华富贵。


新中国成立还不到1年,美帝国主义就在朝鲜发动了战争,而朝鲜与中国国土相连,如果任由其放肆,战火将燃到中国!

在重重压力之下,毛主席最终拍板出兵朝鲜,保家卫国。岸英自动请缨出战,与人民志愿军战士们一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5


随后发生的事,便是大家都知道的了。

时任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还清晰的记得,在那次美军突袭后,他拼命的向火海里跑,却看到了永生难忘的景象......

周总理还清晰的记得,那天他正在办公,就收到了来自朝鲜战场彭德怀的紧急电报,打开一看,顿时觉得内心像被撕裂一样的痛......

毛主席还清晰记得那个刻骨铭心的下午,秘书叶子龙交给他一份来自周总理的信,并附送了一份电报,当他看到电报上写着“岸英牺牲”的字时,顿时觉得五雷轰顶......

他还记得当时自己一言不发的抽烟,一根接一根的抽,颤抖的双手不断划火柴,却怎么也划不出火来......

回想这么多年,自己错过了太多与岸英相处的岁月,错过了岸英的成长,真的亏欠他太多。原本想着来日方长,岸英能够凯旋归国,日后父子俩相处时间还很久,可没想这么快就阴阳永隔了......

岸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的青年时期。

从此之后,毛主席就产生了一种人群中的孤独。

尤其在一群青年人面前,他总是设想着他的伢子岸英,能够奇迹般的从人群中冒出来,用思念已久的声音喊他一声“爸爸”,冲上去紧紧抱住他......

然后,在无数个日日夜夜,他能深情的看着岸英日渐成熟,成为国家之栋梁。

只可惜,这种设想是不存在的。

在“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中,有一抔从毛岸英牺牲地取回的泥土,它无声的诉说着那个所有人都不愿发生的事件,真的发生了!


从此之后,岸英的牺牲便成了毛主席永远的锥心之痛。

让毛主席感到欣慰的是,还有无数个青年人,虽历经磨难,但还是从革命年代的战火中生存了下来,并继续以一腔热血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

岸英虽然不在了,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又以另一种形式,与祖国永远在一起。


我们需要缅怀那些革命年代的青年人们,他们虽亲历战火,但艰苦奋斗,磨砺出了坚贞不屈的精神;他们虽历经磨难,但志存高远,在困苦中创造了不朽的功绩;他们虽命运多舛,但不忘初心,为中华民族奉献了一生。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们,你们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祖国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阅读 23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