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花开,春耕不辍,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班主任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打造高素质班主任队伍,促进学校德育工作高效开展,常州市王成良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相聚常州市二十四中天宁分校开展了第三十二次研讨活动。
活动的议程是观摩天宁分校徐志强老师的主题班会《我心目中的劳动2.0》和梅海燕老师的班会课《我与未来有约》,徐老师在校园新劳动中让同学分享劳动收获展开,最后让同学体验缫丝,课堂内容充实,学生活动丰富,小组合作组织有序。
梅老师通过10公里的路途,让学生自行选择,并说出选择的理由引出我们要有一个清晰长期目标,教学层次分明,方法得当,这节班会是优秀的典范,展示的背后凝聚了两位老师平时班级管理的匠心和智慧,体现了两位老师老师细致的工作和正向的引领。
活动的第二环节,由常州市德育教研员钱柳云,德育工作室领衔人王成良,缪春荣等专家对这两节课进行了高度评价,两位老师构思新颖,课堂都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课堂能重视生成性资源,让班会课的目标水到渠成。让孩子们的成长也能一蹴而就。教育,向美而生!教育,向阳绽放!
学有所获 分享思考:
今天参加了在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举办的“聚焦教育新思想 打造育人新样态”的名班主任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由徐志强老师执教的《我心中的劳动》主题班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徐老师是年轻教师,却十分老练,构思很新颖,给在座的听课教师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劳动教育课。
校园“新劳动”,分享体验,真情流露。同学们分享了种植劳动和养殖劳动的体验,感到劳动的艰辛,同时也体验到科技给劳动带来的便捷与增产。劳动“新体验”,缫丝体验,新奇有趣。手再酸痛挡不住劳动的热情,一束束白白的蚕丝是小组同学合作的成果,不仅体验到劳动的乐趣,更是体验到劳动的艰辛。迸发“新感悟”,视屏分享,动情感人。95后青年赖家益,回村任教,让村里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直播带货,帮助村里的农民卖红薯,让家长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朴实的95后青年用他的劳动经历感染了每个在场的同学,劳动给别人带来快乐。最后的诗歌朗诵《有这么一群人》情绪迸发,将课堂推向高潮。首尾呼应,以习总书记的劳动寄语贯穿始终,达到育人无声的目的。
——田家炳初级中学 胡燕萍
今天有幸观摩了两节班会课,一节课是徐志强老师的《我心目中的劳动2.0》,为什么是2.0呢?徐老师的劳动教育观贯穿了他的班会课,之前已经有一节劳动班会课作为铺垫了。现在大家都在劳动,可是如何在学校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做到劳动,徐老师给出了一个新的答案,那就是养蚕结茧,煮茧缫丝,这是一个新的创意,可能很多学校仅仅止步于养蚕,实际上我们可以有很多劳动,像煮茧缫丝,织丝成锦,织丝成锦也带给我们锦上添花。另一节是梅海燕老师的《我与未来有约》,这节班会的构思来源于一次歌唱比赛的失利,同学们气势都很低落,以此契机,梅老师利用我与未来有约这个班会,分析同学的优势利弊,抒发心中的情绪,引导学生往更高的目标发展。这两节成功的班会课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启发,指导我们更好的利用班会这块德育阵地浸润孩子们的心田。
——横林初中 陆美玉
今天听了两位老师的班会课,一位是从劳动教育入手,一位是从学生的目标规划入手,都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切实面临的问题出发,真正深入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可以扎扎实实获得收获的班会。主题班会是作为班主任一定要认真开展并且努力开展好的活动,但是也一直是自己很薄弱的部分。今年的两位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那就是真正的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现实出发,从学生的问题出发,从学生的成果出发。
两节班会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充满青春的脸庞和热情活力的班集体。学生的表现也都非常积极、主动、大方,我想这个班会多样的形式是密不可分的。学生们在班会上非常自信,努力的尽情的去展示自己,让我们充分看到了学生的优秀和风采。这两节班会的内容非常扎实,让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心灵得到涤荡。我自己也要从中多学习,多思考,从而让自己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和班会的准备当中能有新的角度,让学生可以更加有收获。
——正衡中学 邵 丹
品劳动之美,树理想之志
本次两节班会课选题都是符合学生的实际的,第一节课中八年级同学在徐老师带领下,体会智慧劳动、创新劳动,通过视频学习接触和了解世界,知道养蚕新技术和缫丝制作工艺,在亲身经历缫丝中感悟劳动中的创新,带来不一样的岗位体验,评议新兴直播带货博主,通过励志劳动故事,点燃学生报效祖国的壮志,整节班会课活动精彩,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第二节课中七年级同学在梅老师的指引下,学习制定目标,梅老师擅于发挥班级同学的优势,借助学生的特长:视频制作获奖,励志做主持人的学生,通过故事分享,分享榜样视频等方式,整节班会课是连贯通畅的,给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布下好的开局。两节班会课收获颇丰,专家点评促进成长,在教育学生的征途中我们仍要不断学习,接收新的知识,以新时代的视角培养当代学生,未来已来,靠我们,更靠他们。
——翠竹中学 恽雯
今天非常有幸来到常州市二十四中青龙分校聆听了两节主题突出,效果显著的班会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青龙中学的学生个性张扬,多才多艺;两位老师娓娓道来,谈吐不凡。徐志强老师的《我心目中的劳动2.0》,首先向同学们阐述了我们要反复研究劳动的原因。他呈现了习近平近几年对劳动教育的看法来体现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是为了民族复兴,是为了实现中国梦。然后,徐老师设计了新劳动,新体验,新感悟三个板块层层推进,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劳动的魅力,劳动的价值。梅老师的《和未来有约》班会课,更是让学生成为了班会课的主角,师生围绕这个主题,畅谈自己的梦想,吟唱自己的梦想,实践自己的梦想。最后,专家老师们纷纷给两节班会课点赞,并希望我们的班会课能更加重视生成性的资源,让班会课的目标水到渠成的体现,让孩子们的成长也能水到渠成。
——丽华中学 高毓华
今天有幸观摩到两位老师精心设计的班会课,深受启发。特别是徐志强老师的《我心目中的劳动2.0》,设计新颖,让人耳目一新。原来“新劳动”可以这样安排,原来劳动班会课可以这样设计,让原本固化的思维、格式化的模式得到了创新。学生们在玩中学,玩中体验,玩中感悟,真正把五育中的“劳”落到了实处,而不是虚假的作秀、纯粹的表演。这节课一定会在孩子们身上留下教育的痕迹,但这痕迹是多么受学生欢迎,多么自然,丝毫不违和。我今后的班会课设计也要多考虑学生体验感,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要去怎么做,而不是我们老师告诉他你只能做什么。一个鸡蛋被我们外部打破是食物,内部破壳而出是新生命的出现。让学生自己通过活动感悟到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是我们设计班会课的主旨。
——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 丁颖
今天有幸在青龙中学观摩了两场班会课。第一场是关于劳动专题的“我心目中的劳动”。首先这节课是系统性的课程,在上一节课学生就已经初识了劳动,在本节课中学生先分享了自己在劳动中的感悟,引发学生在劳动中思考。之后,老师带领学生走进缫丝过程,在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学生亲自体验,分享劳动感受。最后结合近期热点人物赖家昌,让学生更深层次感受劳动的价值,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将劳动的价值贯彻的生活中去。第二场班会主题的“我与未来有约”。通过学生制作的视频引出班会的开始,接下来根据数据、调查结果、学生故事分享讲述目标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写下属于自己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之后,学生通过小品表演、班主任分析班级近期失败案例、学生主持分享等环节,共同探究需要具备什么品质才能实现梦想。最终共同完成心愿卡片:为实现梦想我准备如何?最终大家一起拿着心愿卡种下理想之树,通过合唱和朗诵升华本课。两节课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参与度,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和价值。一个把握时代热点,一个结合班级实际,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可圈可点,值得我去学习。
——翠竹中学 陈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