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奥匈德捷四国漫游(四)

赛马
创建于2020-02-18
阅读 3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第二天,老天似乎心有灵犀,送上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天气。
今天的目标是去河对岸的渔人堡和布达王宫。
出门前,在旅店柜台连说带比划地询问怎么乘车,对方好不容易明白了我的意图,在地图上认真画下乘车路线。这是感动我的第一位匈牙利人!
多瑙河卸下昨日灰暗的装束,在阳光与白云的辉映下,以明亮的色彩与姿态迎接我们。
按图找到链子桥附近的乘车点。
趁光线正好,抓紧补拍晨光里这座标志性的大桥。
拍了半个多小时,却没见一辆车到站。就在我们大惑不解时,开来一辆警车停在车站不远,指挥过路车辆绕道而行。
这分明是出状况了,就是不知因何?这河又该怎么过?
又过了许久,情况丝毫未变。坐立不安的我们必须弄明情况。急中生智想到一招——打开微信的语音功能,让远在万里的儿子同戒严的警察实时对话,这才问明白了缘由:原来当天奥地利总理来国事访问,桥面实行交通管制直至傍晚。难怪链子桥已空空荡荡,所有车辆与行人都被禁入。关键时刻,是神通的微信和强大的后援使我们得知真相。
时间已耽误不少,必须设法尽快找到过河的新路径。
多瑙河上不缺桥,我们判明不受交通管制的方向,迅速沿河岸向马格丽特桥方向行进。
一路上,迎接国宾的飞行表演仍在继续。
快速奔袭中仍不忘收纳沿岸风光。
此时无人,正好留影。
给国会大厦来个大全景。
隔河相望的渔人堡。
从马格丽特桥乘上有轨电车顺利过了桥。
就在我举着地图为找下车点犯难时,车上一对慈眉善目的当地老人看出了我们的难处,伸手指着地图上的渔人堡,用眼神问我:是去这儿吗?我赶紧点点头。他们又用手指指自己的后背。我立刻悟出这是示意让我们跟着他们……。
就这样他们带着我们在前方下了车,走了几十米再换乘另一辆车,直到渔人堡提示我们下车。
这大大超出我既有的想象力,在异国他乡,人类的肢体语言可以是沟通的最后一座桥梁。
这一对友善而热心的老人,是再次感动我的匈牙利人!
渔人堡
渔人堡位于“布达”一侧的城堡山,早先这里是个鱼市,后来渔民为保护自身利益,于1905年修建城堡作为防御之用。
城堡山最醒目的是玛加什教堂。这座新哥特式外观的教堂有700年历史。它抛弃了传统哥特式建筑的对称结构,独具匠心地将高高的钟楼修建在教堂的一角,使整座建筑少了其它教堂的沉重和拘谨,一下变得轻盈起来。正如雨果所形容的,它是一座“石头的交响曲”。
它原是布达圣母教会,后因匈牙利国王玛加什在此举行婚礼而改名。历代匈牙利国王的加冕仪式皆在此举行,故又有“加冕教堂”之称。
玛加什教堂与渔人堡之间的铜像,是第一位匈牙利国圣伊斯特万一世——圣史迪芬国王。
如今城堡的一部分作为餐厅,它的回廊占据着绝佳的观景角度。
在此用餐,不仅能回味历史,追思过往,还能品尝当下,憧憬未来。
二战期间,渔人堡几乎完全被毁。
战后在1947~1948年间,由设计师弗里杰•舒勒克的儿子亚诺什•舒勒克负责修复工程。
下山,穿过干净整洁的街道小巷,徒步向布达王宫进发。
布达王宫就在链子桥正对的山坡上。本来过桥便是,今天却绕了一大圈。
从多瑙河这一端看链子桥视野更开阔、更入镜。桥头的警戒仍未撤销,桥面上空空如也。
购票乘垂直轨道缆车上山,登高远眺,站在“布达”望“佩斯”,链子桥两岸尽入眼帘。
“布达”和“佩斯” 这两座原本隔河相望的城市,在1873年合二为一成为布达佩斯。
此时,空中又传来飞机呼啸的俯冲声,我顿时意识正身处得天独厚的位置角度,不失时机地抓取下这幅白云低徊、名桥全貌、飞行穿越、登山轨道诸要素齐聚一框的难得景象。
布达王宫
匈牙利古宫廷,13世纪由阿鲁巴多王朝在多瑙河右岸所创建,玛加什时代规模达到高峰。
15世纪未成为欧洲最辉煌的王宫之一。
土耳其占领布达期间,长期失修。
19世纪中期后,原宫得到修复及扩建,成为拥有860间宫室的新巴洛克式建筑群。
二战中遭战火毁坏,战后成立特别复兴委员会进行重建。
现王宫面积占城堡区的1/3,建筑富丽堂皇,中心部分为历史博物馆、画廊、国家图书馆,是国家精粹集藏之地。
因时间有限,未能入内造访观摩。
戒严仍未解除,返程还得绕道。
或许穿桥特技飞行在匈牙利人眼中是独具魅力的国家表演项目,飞了整整一天还乐此不疲,当地电视台在现场全程直播。不过别看他设备先进,未必能拍到刚才我那样的镜头。
上午我们的足迹全都在“佩斯”一侧,此时从“布达”的视角再细细瑞祥这历尽沧桑的链子桥——布达佩斯的标志与骄傲!
两天的匈牙利探险之旅,匆匆而过。
它的风光、文化连同这座“1956匈牙利事件纪念雕塑”一起,均化为深刻的印象被留存下来,恒久难忘。
离开布达佩斯前,再次回望这个曾经的奥匈帝国、东欧社会主义阵营成员,如今正竭力挤进欧盟大家庭的国家。愿它能卸下历史包袱,繁荣经济,走上适合国情的强国富民之路。
捷克 千塔之城布拉格
休息数日,好友特意腾出休假,再次陪同我们乘火车北上,前往此行的第四国——捷克。
捷克首都布拉格,历史悠久,建筑别具风格,有“千塔之城”美誉。
走在捷克的大街上,明显感觉比起匈牙利来更注重维护国粹,更舍得在历史遗迹、沿街建筑上花钱整修。
城市建筑是布拉格的骄傲
古典与现代和谐融洽
古董车代替马车,成为更清洁、文明的旅游观光车。
这座极具旧时风格的建筑叫Plzenska Restaurace Praha,据说在“华约”时期曾经是公共食堂。我们的午餐就选在这里。
点餐后四下走动看看。餐厅地处闹市,装饰华丽,尤其是两面用马赛克精心拼接的巨幅壁画,表现出浓烈的民族风情和精湛的作画技巧,很有历史感。看着这环境,你都能想象得出当年这里熙熙攘攘、热气腾腾的景象。
服务员工作不紧不慢。好不容易端上来,万万没想到餐具居然是老旧缺瓷的搪瓷盘。以致于我们喝汤时打趣地说:这喝的一半是汤,一半可是历史啊。
结账时从服务员口中得知,这还是社会主义时期公共食堂留下的“传家宝”呢!
它让我们真切体验了前东欧社会主义食堂的服务与味道。
查理桥
第一座横跨伏尔塔瓦河上的查理桥,始建于1357年捷克历史上最昌盛的查理四世国王时期,1400年竣工,由此得名。
桥全长516米,有16座桥墩,没用一钉一木,全部石头建成,是一座14世纪最具艺术价值的石桥,也是连接布拉格老城和布拉格城堡的交通要道。
查理桥以罗马天使桥为样板,是典型的哥特式建桥艺术与巴洛克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
桥的入口一端耸立着查理四世的全身雕像,两侧是带有巴洛克式浮雕的哥特式门楼,桥两侧石栏杆上有30座雕像,都出自17~18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的杰作,被欧洲人称作“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
1992年联合国将查理大桥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难怪有人说:走过这座桥(查理桥)才算来过布拉格。
查理桥就像是一座艺术长廊
音乐、绘画、摄影、旅游纪念品,各式街头艺人的摊位,让人既目不暇接,又轻松可受。
在此演奏的乐队须持“证”上岗,琴盒里竖着执照。
走过这段狭窄蜿蜒的街道,聚集了许多旧城的精华,这是历代国王加冕游行的必经之路。
布拉格城堡外
卡夫卡音乐书店
带交通灯的最窄小巷
维修中的大本钟,遗憾错过了它准点报时的精湛表演。
走马观花两个前“华约”成员国家,加上之前去过的俄罗斯和波兰,给我的直观感觉是:
它们都有过辉煌耀眼的曾经,但近半个世纪来新的建设、发展变化似乎并不太多,基本都在历史或祖先的老本上打转转。同样都经历过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否适合本国实际,是否抓住建设与改革两手,看来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
暂别了奔波,回到维也纳。静下心来,继续翻阅它厚重的书页……。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环城大街旁,与霍夫堡宫相对,是如今世界第四大艺术博物馆。
这里除了一睹哈布斯堡王朝数百年来收集的皇家珍藏,还可领略奥匈帝国盛期的余辉。
艺术史博物馆不光以丰富的收藏品吸引观众,他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壮丽外观,又巧妙使用各色大理石的庄重内部装饰,也是驰名于世的要素之一。
到访者在看到有古埃及石柱的埃及珍品厅和再现罗马帝国时期建筑装饰的古典珍品大厅时,无不为其庄重华丽和精美绝伦的设计所折服,
游客在畅游悠久艺术史长河时,更为整座古典建筑的精妙所惊叹。
联合国城
除纽约和日内瓦外,维也纳为第三个联合国城市。
1979年建成的奥地利国际中心又称“联合国城”。
在得知工作日可进入参观后,决定只身前往、一探究竟。
参观流程还并不简单,哑巴英语显然不够用,虽然被我比划加跟随,通过了安检摸进门,却不知要用护照购票并与其他游客组团,才能由工作人员带入参观。

正当我不知所措时,一个带着父母前来参观的女留学生帮我解了围。于是我随同她们一起,首度跨进联合国机构内部。
这是中国赠送给联合国机构的雕塑——女娲补天。
这个位置是会议厅的同声传译室
维也纳美食
维也纳不光有遍布全城的艺术博览,也不乏蜚声于世的佳肴美食。
珀拉护德Plachutta家庭餐厅,位于美泉宫城堡拐角处,美食爱好者的朝圣地,名气最大的特色菜Tafelspitz清炖牛肉,据说是当年皇帝的爱餐。
走廊里挂满了名人到此用餐的照片,普京早年也曾来过这里。
这便是色香诱人的高汤牛排。来这儿用餐需要事先预订,而且人们一般都会身着正装,隆重出席。
如果不太讲究场合礼仪而注重口味的话,可以选择去Bier Restaurant,我们就前后去了两次。
这里的烤猪排,让你啃一口便欲罢不能。
好友盛情设家宴,这是最隆重、最温馨的。
几进几出维也纳,对这座城市渐渐熟悉起来。
市内出行最方便的交通方式是地铁。它不光线路多,站点近,而且进站、上车无人检票,全凭自觉打卡,欧元的日票便可不限次乘坐任意线路和车次。
在最后十来天里,我们就手持一张市内地铁图,凭借站名的首字母自己上街,自由闲逛了。
城东南的“美景宫”为18世纪初卡尔皇帝为抵抗土耳其入侵立下战功的欧根亲王所建。
大街上的苏联红军纪念碑
二战末,苏军占领维也纳。1945年秋,苏联允许美、英、法同盟国军队进入维也纳,四国共同占领维也纳,直至1955年奥地利国家条约签署,盟军撤出,奥地利才完全独立。
莫扎特纪念雕像
施特劳斯写出成名曲的咖啡馆
著名的“小金人”雕塑
维也纳音乐厅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金色大厅音乐会
记得第一次用电唱机听《蓝色多瑙河》时,我曾朦朦胧胧地闪过一个念头:要是能在音乐厅里亲耳聆听乐团演奏那该多好!
当时怎么也无法想象日后能走出国门,能踏进有音乐殿堂标志的维也纳金色大厅。今天,这个20多岁时的一闪念梦想成真,而这一步整整跨跃了四十年。
身着盛装,隆重出席音乐会。
金色大厅并非一座独立的建筑,它是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大厦中最大的音乐厅,其它还包括勃拉姆斯厅、玻璃厅、金属厅、石头厅和木头厅等5个演出大厅以及办公区域,收藏着丰富的音乐史稿、手稿、乐谱、乐器等藏品。
这座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始建于1867年,由出生丹麦的建筑师T•冯•汉森设计,1869年竣工。
金色大厅的屋顶用九个三角形大钢结构架,除负荷屋顶重量,还要吊起云杉木料天花。天花表面涂上石膏灰泥,外表镀金,形成一个略有弹性的大天花。整个天花上面的空间恰似一个巨大的共鸣箱,再加大厅的木质地板和金碧辉煌的墙壁装饰,使乐队演奏的声音在厅内振动和回旋,余音袅袅,堪称是世界上音响效果最出色的音乐厅。
金色大厅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常年演出场地,也是每年元旦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场所。
随着音乐响起,优美的旋律将听众渐渐带进山水田园和宫廷舞池……。
刚才人声鼎沸的场下此刻鸦雀无声,人人屏气凝神,沉浸在音乐带给的出神入化境界中。
右侧的小男孩,至始至终安静地聆听;走道另侧有一对父子,儿子陪着带氧气包的父亲来听音乐会,只见老人微闭着眼睛,一边吸着氧,一边随乐曲旋律轻轻晃动着右手,仿佛置身于指挥着庞大乐团的舞台……。。
此刻,我好像忽然明白了什么,从他们身上你可以感悟到,在这座充满音乐细胞的城市中,经年累月的音乐聚会,随处跳跃的音乐符号,吸引着各国的朝圣者,陶冶着无数的爱好者,生成着一代代音乐人,这就是实至名归的音乐之都。
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的旋律在维也纳夜空里盘旋、回荡,为期30天的欧洲自由行在缭绕的余音中悄然落下帷幕……。

结语
人在旅途,就像是一个浓缩的人生。
因种种原因,这篇游记不紧不慢,断断续续,足足写了一年有余,今天终于完稿。
对我来说,用《美篇》的形式将一段旅程图文并茂、声影俱全地表现出来还是第一次。
其间,从照片舍取、音乐选择,到文字的创作修改、电脑与手机版本的互联,无一不是摸索着前进。篇幅也由最初的单篇一再扩延,直到最终用了四个篇章才把它全部收纳进去。
无论如何,它是我首个用时最长、完整搁笔的电子图文游记。
感恩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如此理想的私人定制画书,使得这次非同凡响、难以忘怀的旅行得到无以复加的留存与纪念!
阅读 3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