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完《纸的发明》这篇课文,孩子们对造纸术的兴趣浓厚,我借此开展了自己动手造纸的活动,这个活动一方面能培养孩子们动手的能力,另一方面更能让孩子们在“做”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是在践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活动一经推出,孩子们纷纷热情响应,仿照课文中蔡伦造纸的过程,自己动手造起纸来。
他们有的选择用卫生纸做原料,有的选择用废纸、废纸箱做原料,还有的挑战了树皮这种不易捣烂的原料,把这些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最后捞出晾干,做成了各式各样、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再生纸。
在模仿之余,孩子们还进行了创新,这得益于张嘉敏同学在云南的一次造纸之旅,受他启发,孩子们在造纸时还加入了花草树叶等,更是让自己的再生纸显得独特起来。
借由此,我想到既然可以加入花草树叶,那么加入不同的颜色也可以,如果再加入一点香味呢?又会变成什么样?孩子们脑洞大开,将蔡伦的造纸术升级成了“魔术”造纸术,各个作品异彩纷呈,精彩无比,下面大家欣赏一下孩子们的艺术品!
这是一开始的成果:
后来陆续出现了不同的造纸原料,纸浆颜色呈现棕黄色:
当孩子们发现手打纸浆很费力还不能捣均匀时,想到了大杀器——破壁机,从此开发了破壁机的新功能😹
这是张嘉敏在云南旅行时造的纸,给了我们灵感:
后来加入不同的花叶、颜色、香味风靡一时: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有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造纸,第一次用破壁机打纸浆,第一次感受到原来一张光滑整洁的纸是这么来之不易。
通过这次活动,也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感受到造纸的不易,学会了珍惜纸张、节约用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