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农促成长 劳动悟真知 ——新阳中心学校学农实践活动纪实

心如流水
创建于2023-05-13
阅读 191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环境优美的新阳中心学校

在“五项管理”“五育并举”等国家政策背景下,为了广泛宣传劳动教育,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新阳中心学校通过创建学农基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耕读有道,后稷有人”,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感悟自然,体会农民的劳动与艰辛,同时让中国的农耕文化有效得到传承。让学生在掌握农业技能同时,提高自身成就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放松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新阳中心学校扎实开展学农教育,守初心,担使命,立足于五育并举,突出劳育的实际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了解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培养大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意识,为助力乡村振兴做出应有贡献。

新阳中心学校校长

在"学农"基地亲自示范

2023年5月12日上午,新阳中心学校举行2023春季学农基地春耕播种活动。活动由新阳中心学校校长温得亮同志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参加人员有学校行政人员、五年级班主任、五年级学生,语文与数学教师代表,大家齐聚新阳中心学校学农基地,共同见证春耕播种时刻。

新阳中心学校学生学农实践基地

基地简介

新阳中心学校学生学农实践基地坐落于温集村西南,是该校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对于学农基地的建设,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建立起一处寓教育与实践为一体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基地于2023年初建成,共占地704平方米,分为13块土地。基地周围全是农田,能够保证学生劳动安全。学农基地规划合理,分蔬菜区、花卉区、果树区、农作物种植区四部分,周边树木成荫,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呈现出勃勃生机。

同学满怀喜悦地

向着学农基地出发

领导致辞

校长要求同学们播下美好

希望,收获幸福未来!

新阳中心学校校长温得亮致辞,温校长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希望,愿我们的新阳学子,不管是对待学习还是生活,都要像耕种庄稼一样,松土、播种、除草,施肥,哪一样都不可缺。只有付出辛勤汗水,只有经历严寒酷暑,才能迎来丰收的喜悦。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手段。我们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希望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学到知识、传递知识,通过劳动,学生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发展的同时,也为日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新阳学子要在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正心正志,养尚美品格,正做人之本。愿大家秉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播下美好希望,收获幸福未来!

劳动安全

总务主任安建营指导学生种植

新阳中心学校后勤主任安建营同志就劳动中的安全对学生进行了讲解。他说:劳动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必修课。生活中、课堂上处处蕴含劳动教育契机,让学生在安全的劳动实践课中体验劳动的乐趣,积累生活经验,获得劳动知识与技能,磨炼意志,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但同时,在上劳动实践课时要注意安全,掌握相应的安全技能,预防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1、听从老师指挥;

2、禁止私自离队,避免走散;

3、不随便进入偏僻危险地;

4、采摘需小心,禁止攀爬树木、栏杆,防止摔落导致摔伤;

5、使用农具要小心谨慎;

6、爱护环境,垃圾收好,离开时扔进垃圾箱。

新阳中心后勤主任安建营就

劳动安全对学生进行讲解

学农中的数学

数学教师周崇文

讲解劳动中的数学

一、任务驱动,实践应用:学农基地的面积计算

劳动实践基地面积测量

为了让学生了解我校学农基地的基本情况,在种植黄豆之前,数学教师周崇文给学生提出我校学农基地的面积是多少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根据已学的数学知识,急忙测量学农基地的长和宽,经测量学农基地长32m,宽22m,并计算出面积为704㎡。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感受到小学数学,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光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二、在实施实践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种植行距、株距、深度的测量

根据学农任务计划,设计并实施有关的学农综合实践。种植作物前,需要准备种子,数学教师周崇文介绍了黄豆种植的行距为35cm,株距为20cm,深度为4-5cm,每穴需要黄豆3粒,每粒黄豆重0.2g,种满这块学农基地需要黄豆多少千克?学生们通过计划、测量、计算等实践活动,准确的预估本班所需种子数量。种植学生在学农实践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能够结合实际学农情境,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体验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经历真正“做数学”与“用数学”的过程中,提高了从“做”中“学”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只有与实践紧密结合,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农中的语文

语文教师吴文礼

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

通过学农实践开展道德教育、借助农耕生活提升写作能力,使学生享受田园风光,感受自然之美,走近大自然,体验学习带来的真正乐趣,接触农耕生活,感受农民的艰辛。积累写作素材,真正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现象。通过真实经历和感受,为学生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通过学农集体生活,提升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更加自主自立自律。

班主任赵胜利指导学生种植

语文教师吴文礼组织学生在劳动间歇背诵有关农耕的诗词。学生当场背诵了李绅的《悯农》和陶渊明的巜归园田居》,以及高鼎的《村居》和辛弃疾的巜清平乐.村居》,同学们的古诗文积累令人折服,流利的朗诵,不时引来阵阵掌声。

劳动间歇语文教师吴文礼

组织学生诗文朗诵

06:09

劳动结束后,又组织学生谈自已劳动的收获与感想,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以提升,并给学生布置了作文,写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

学农感悟

同学们满载而归

鸟儿叫,虫儿鸣,叶儿绿,美好的半天,采访孩子们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有的说辛苦、有的说汗水、有的说疲惫,当你付出辛劳,必然收获果实;当你付出坚强,必然收获刚毅;当你付出勇敢,必然收获成长。学农的照片、视频似乎都无法将其中的点点滴滴量化为看得见的成功,但它却能承载看不见的岁月和真正的成长。只有置身其间,你才能体验它的丰厚。学农的结束,象征着下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开始。

摄影:安建营   赵胜利

编辑:周崇文   吴文礼

审核:温得亮

阅读 191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