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版基金:“中国东南海海洋史研究丛书·地方海洋史历史文献辑编与研究”36卷本编纂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Fan
创建于2023-05-13
阅读 37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5月13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南海海洋史研究”中期成果、国家出版基金入选项目:“中国东南海海洋史研究丛书·地方海洋史历史文献辑编与研究”36卷本编纂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来自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省36个沿海地区高校及文化部门的地方卷、专门史负责人云集南京。        

        会议开始前,南通大学人文社科处主持工作的副处长孙泊教授代表学校对参加本次编纂工作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表达学校对此次会议的高度重视。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蒋庆丰教授对会议在开幕式上致辞,热烈欢迎从全国各地汇集南京参加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编纂的代表。

  本次编纂工作会议,分二个阶段进行。上午,由南通大学海洋文化资源研究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南海海洋史研究”首席专家、国家出版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南海海洋史研究丛书36卷”总编刘芝凤教授代表因病缺席的项目负责人、知识产权出版社副编审张荣博士主讲“《中国东南海海洋史研究丛书》编辑原则与方针”;刘芝凤教授针对国家出版物的文献资料信息、文献出处、脚注、格式、体例等规范进行了讲解并提出具体要求。

  下午,编纂工作会议分2 个分会场。36卷中国东南海地方海洋史历史文献辑编与研究组,在丁卫泽教授的主持下,对上午张荣责编和刘芝凤教授的工作报告与要求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第2会场则由首席专家刘芝凤教授主持,组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专门史负责人对“中国东南海海洋史研究”的阶段性工作进行检查与学术问题研讨。刘芝凤教授要求全体课题组成员不论是地方卷还是专门史负责人,在编写时必须统一体例与规范格式,统一按知识产权出版社国家出版要求严格执行。

  与会学者们围绕刘芝凤教授所提出的要求和标准展开交流与讨论,肯定了标准和规范的重要性,同时向刘芝凤教授表达了整理、研究历史文献时产生的近20个学术问题与困惑。刘芝凤教授细心聆听各位学者们的问题,并为其一一解惑答疑。

  会议主会场在南通大学原人文社科处处长丁卫泽教授的主持下顺利开展。各位学者们根据三年来在前期研究和整理历史文献时发生的困惑与不解,在会上提出诸多学术问题、与其他学者交流,并对相关细节展开具体的讨论,为今后地方卷编纂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分会场由南通大学海洋文化资源研究院院长刘芝凤教授主持。会上研究讨论了专门史的相关问题及编写要求。与会专家、学者充分提出意见建议,与刘芝凤教授展开讨论并达成共识。

  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顺利闭幕。闭幕会上,地方卷与专门史的总负责人刘芝凤教授指出:课题组全体成员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共同构建我国第一个“中国海洋文化资源学”一门新知识学科体系,正在为国家决策和法制提供有效的建议服务。多少年后,不仅中国海洋文化学界,乃至全世界研究海洋文化、海事史的学者,在研究中国海洋史时,都回避不了我们的这套丛书。我们做的是一个伟大的海洋文化系统工程项目。最后刘教授借孙中山的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来激励团队的文化主动性。刘教教授说历史会记住我们今天付出的一切。        

        学术总结由南通大学原人文社科处处长丁卫泽教授主持,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蒋庆丰教授对本次编纂工作会议进行总结,肯定了本次会议的秩序以及高效性,感谢了全体参会人员以及工作人员为本次会议的付出,并欢迎各位专家莅临南通大学进行指导。  

  刘芝凤教授团队研究的海洋文化资源学,得到全国人大文化室原主任朱兵和国务院研究室原副司长林秋朔博士的称赞:“中国东南海洋史研究这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不仅为我国海洋权益的保障填补了学术空白,而且为我国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研究开辟了新领域。”足见南通大学致力于的海洋文化资源研究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 

        本次编纂工作会议为我国海洋海事文化体系工程的建设夯实了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贡献了力量。

阅读 3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