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花开春暖日,同心掬得满庭芳。为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营造教师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氛围,我校初二语文组教师积极参加了克拉玛依市2023年中小学单元作业设计比赛。以下是初二语文组五位教师精心设计的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作业。
作为大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时,王贤丽老师就课堂所学内容,什么是游记,游记的三要素及特点等,设计了让学生找出每篇课文表现游踪的词句,梳理作者的游踪路线图的作业。要求:形式可以多样,图文并茂更好。A层同学完成四篇课文的游踪路线梳理图。B层同学选取自己喜欢的两篇课文完成游踪路线梳理图。
本次作业,分层有效,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不仅检验了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而且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更细致地梳理了四篇课文的游踪,感受游踪的线索作用,对课文内容也更加熟悉,更是为后面课程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课时,陈梦老师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合作探究学习成果,以小组为单位初步分享了学生初步梳理第五单元四篇课文的旅游攻略,再结合关于游记核心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学习后,设计了总结阅读策略的学生活动,布置了二选一的家庭作业:1.运用今日所学的阅读策略,进一步完善自己预习课制作的旅游攻略,挑选最满意的一课攻略,图文并茂地绘制在一张A4纸上。2.原创一个游记片段,300字左右。
本次作业,用来检验本课时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并延续第二课时课下的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细致地梳理四篇课文的所至、所见和所感,在完善旅游攻略的过程中更进一步感受在很多游记中,游踪是经过作者集中提炼、剪接、调度的,具有很强的主体性色彩,并非完全客观实录。进一步完善旅游攻略也让学生有了更大的学习兴趣去发现作家独到的观察角度,独特的写景手法。
第三课时,赵艺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四篇游记,布置了让学生以导游身份,小组阅读课文,筛选文中写景的关键语句,探究不同游记中景物描写的角度和方法,景物的特点和语言特点,比较四篇游记在写法上的异同点的作业。这样的设计,导游身份贯穿始终,不仅完成了学科知识的学习,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综合能力的提升。
第四课时,罗秋香老师以“为自己的家乡独山子写游记”作为授课的主线,设计了作业:用你今日所学完成一篇电子版独山子游记,配上相应的图片,择优推荐至“独山子零距离”,其他作品彩印后做成以“拍拍你的肩,你就跟我走”为主题的展板。本作业设计,结合了学生社会实践及当日所学,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虽然没有明确的分层示意,但作业评价方式还是有一定的激励性。
第五课时,胡晓红老师结合开展的“在文字里旅行”的活动,设计了让学生通过阅读教师分享的多媒介多风格游记,拓展游记写作思维,在第四课时完成的游记作业基础上,把自己的游记删改提炼,配图或视频剪辑后配乐,完成短视频制作的作业。胡老师的作业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作业实践中实现“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整合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的任务群学习。同时也是创意表达的有益尝试,并激发起学生写作与交流的兴趣。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每一次的教研探讨,每一次的挑战尝试,都是我们语文人的成长和历练。本次作业设计内容以单元作业设计为抓手,注重分层设计,提高常规作业设计的科学化水平,积极探索探究拓展作业、学科融合作业。坚持内容的综合性、形式的趣味性、评价的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努力解决现行作业重复机械低效的问题,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撰稿人:王贤丽
审稿人:杜艳平
图片提供:初二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