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初夏的风,在县委县政府的协调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专家李季湄,于5 月 10 日至 11 日到寻甸县幼儿园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活动。
李季湄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退休),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理事,兼儿童教育与发展分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是学前教育原理、儿童早期学习与发展理论。曾担任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资格能力标准与考试大纲》等文件研制组核心成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主编。
5月10日——11日,在园长尹建蕊、北城园教学副园长李军娥、园本部教学副园长刘萍的协同下,李教授参观了解了北城园、园本部的园所建设与环境创设,观摩了园本部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围绕《如何把指南融入一日生活中》、基于《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下的幼儿园观察评价”,与两园区教师进行了座谈会。在实地走访中,李教授与同行教师亲切交流,对于老师们努力做幼教的态度予以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在考察过程中,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做了详实的指导。
关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李教授边走访边开展“现场教学”,实实在在地为我们指出幼儿园环境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李教授指出:一切属于幼儿园的东西都可以为幼儿发展所用,一切能用到儿童发展上的东西都可以用上,要让幼儿园的环境成为和孩子互动的一部分。
李教授说:“幼儿园的每一棵树孩子关心吗?孩子们认识它们吗?种植区孩子们参与了吗?当一个游戏,幼儿园的环境孩子基本不玩的时候,就是我们该反思的时候了”。一席现场提问,一席案例分享,让随行老师陷入思考中,同时也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幼儿园的环境还可以这样打造。
关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李教授指出要想方设法以不同的形式尽可能让多的孩子“被看见”,让环境与孩子和家长产生链接;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应该考虑时效性、方便性。要让孩子、家长进到幼儿园就能感受到时时有变化,始终保持关注。
走访中,李教授始终围绕“儿童为本”的理念与我们交流。她说“幼儿园的活动千万不要流于形式,一定要钻研儿童的学习方式,发展规律,钻研什么样的游戏是孩子感兴趣的,是孩子能理解的。
幼儿园的每一处改造,每一项活动其实都是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的,都是可以开发成项目课程来进行的,老师要去思考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比如种植园种什么,怎么种,谁来管理,都是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来讨论、安排的。中草药基地种什么,也可以将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课程结合起来,让课程真正“活”起来。这样的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才有意义。
在座谈会上,李教授针对教师们在践行《指南》中遇到的困惑做了解答。她指出:《指南》中所提到的幼儿发展的数据、方向,只是一个相对的合理期望值,并不是标准,是帮助老师进一步观察幼儿的“抓手”,切不可把期望当做测试幼儿标准。
李教授还指出《纲要》是美景,《指南》是通往美景的道路,最新颁布的《评估指南》是教师可以进一步创造的优质景区,三个幼教纲领性的文件是一浪推一浪,作为幼师要在文件指引下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诊断、自觉反思,从而达到自主成长。
观摩园本部户外自主游戏后,李教授与老师们做了深入的交流分享。她充分肯定了老师们努力用心做教育的工作状态,也看到了老师们为孩子游戏创设的丰富的环境、服饰,了解了寻甸县幼儿园把游戏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但是也看到了孩子们游戏状态不投入,游戏的自由度不够,老师高控的现象还是很明显。基于此,李教授提出:儿童的学习方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一定要去思考什么样的方式才是孩子喜欢的,并能促进孩子发展的,要结合自己的办园方向,去钻研儿童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游戏是孩子的,怎样支持孩子的真游戏,将游戏与教育充分融合,需要老师们下大功夫。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应该做什么呢?游戏介入到什么程度呢?给孩子创设的环境是不是有效的呢?是值得每个幼师需要反思、学习和钻研的。李教授表示,教师给幼儿创设的游戏不必安排得太周全,介入时不必事事到,时时到,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给幼儿不同的游戏体验,即使失败也无妨,让孩子在失败中、试错中学习更有效。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尹园长最后以这句话总结了在场所有老师们的心声。李教授的话,可谓字字珠玑,每一句话,每一个提问都发人深思。虽然我们离李教授提出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只要我们“用心用情、入脑入心”,相信寻甸县幼儿园能在“幼儿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用游戏点亮孩子的童年,创造更有质量的幼教。
图 片:杨 波
文 字:叶秋红
初审:李军娥,徐娜
终 审:尹建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