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足迹

Wanrong
创建于2023-05-12
阅读 27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不知不觉时光已经来到2023年。经历了2022年整整一年因YQ管制导致出行极其困难的情况,又克服了从年底到2023年春节期间全国人民在两周内几乎全部感染肺炎的代价终于换来集体免疫的喜大普奔,2023年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让人心惊胆战又感慨万分。怕的是是否两个月后还会复阳,难受的各种症状又要再度袭来,感慨的是三年疫情,我们失去了太多!

    我们的行程依然是从3月开始计划,4月因为是年报时间出不去,而天青总5月又恰好可以回国开两会,所以几经和大家确认,我们的温州行程定在5月5日到5月8日。

    选择温州,是因为浙南平时大家都比较少机会来,而如果能再连上可以看青瓷和宝剑的龙泉,浙南的行程也将会比较丰富而有特色,本次因为时间的原因没有去龙泉,但在心里先种下草或许也是另一种期待。

    温州,简称“瓯”,别名东瓯、鹿城,地处浙江南部,东临东海,南毗福建、西接丽水,北连台州,陆地面积12110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649平方千米,截止2022年底,全市户籍人口831.8万人,全市常住人口为967.90万人。

    以前,我们知道温州的大名都是因为温州号称中国的鞋都,而几乎家家都做生意的温州人也被戏称为“东方犹太人”;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温州的经济总量位居浙江11个地市级中的第三名(2022年温州GDP跃升至全国第30位,GDP总值为6870.9亿元),而前面两名就是杭州和宁波,所以温州被称为“商人摇篮”还真不为过。

    5月初的温州正值春末夏初,早晚都非常凉爽,中午略热一点,但总体还是很舒适的。就像上次莫干山游记中写的那样,旅行的乐趣并不都在于沿途的风景,而更多地在于同行的人群。

    虽然没有租会议室正式开会,但我们还是有几个本次沟通的正式议题需要记录下来。

一、根据海友会管理群的日常业务,尤其是几个投资项目受Y Q大环境影响导致暂时失利,大家一致同意需要聘请一位法律顾问,具体由胡奶奶牵头,大家均可提供资源,最后再甄选出最适合我们团队情况的顾问律师;(会议结束后第一周内已确定先试用孔总建议的北京年轻律师王律师,联系方式已发至群里)

二、因本次会议用酒均为向来豪爽大方的邢总主动建议、亲自采购并带病亲自托运,所以海友会决定囤一些酒在深圳,大家均可提供供货渠道;(会议结束后第一周内,已确定好茅台及古越龙山的采购,并已经采购好锁在深圳办公室的仓库中,大家需要领用可找章总审批后报胡奶奶记录,仓库钥匙在深圳办公室小郭处)

三、2022年在马总等同事的精打细算中,净增86万收入,将按照收入增值进行奖励,奖励方案由天青总先与胡、马沟通,然后再与领导层沟通(会议结束后一周内已确定发放奖励23万,明细此处不记录,具体由马总做好记录)。

四、马总汇报了2022年度的整体财务情况,胡奶奶分享了近三年广东海友会群友的会费缴纳、福利发放及活动组织情况。

五、章总还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是福利的安排以后希望更多的为本管理群配备应季的蔬果菜品或补品等,然后在渠道方面也可以多找老友们拓展。并且我们管理群的出行活动争取每年两次,春天秋天各一次。

    然后就是本次出行是我们第一次使用携程的定制游,阮导游整体还好,杜司机却有些笨笨的,车(丰田海狮))更是太旧还因为改装过窗户打不开完全不通风,下一次争取在这方面改善。



    本次会议还有个个人分享主题,每人均需分享近年个人工作或生活经历以及由此引发的成长经验。而这部分毫无保留的个人分享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我们这次旅行比美景、美食、美酒(可惜没有美人)还值得记录的章节。

    我们一共7人,临行前大家也都提前确定了各自的主题并进行了认真的准备,这几天大家分享的话题可以归为如下三类:

一、投资踩过的坑:

    这部分主要是章总和孔总的分享。至少胡奶奶很惊讶章总和孔总愿意将自己看上去不那么成功的投资项目开诚布公地和大家交流,反省自己,并及时地提出后续加强风险防控的建议,例如请顾问律师等。

    在这个被YQ伤害得千疮百孔的大环境中,政策地骤然变化、价值观的崩塌,导致一些本意是想好好做项目的人走到了穷途末路,怀着赌徒的心理东拆西补,在这种环境中做项目投资能幸运地不踩到一个坑的人几乎没有。而能够允许一切的发生,允许身边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是和变化的和解。

    我们这拨人,除了最年轻的天青总还不到50,其余人均已经到了或过了半生已过的年龄,已经懂得人性的复杂和由不得自己的外部规则,能享受自己喜欢的生活,也能承受坏的结果。顺势而为,不和自己拧巴,不活在别人定义的成功之道中。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个人的努力当然不可忽视,但时代的增量馈赠会成为努力的放大器。我们曾经把握住了机会,获得了公司的发展,所以现在能退下来后,依然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找到生存的内在逻辑,通透而自洽地继续行进在人生路上。

二、子女教育:

    这部分主要是天青总和马总的分享。这次天青总归来,完全形销骨立,那么高的个子,才120斤的超模身材,一阵风都能刮倒的样子把大家都惊讶到了。经过了解,才知道并非加国虐待移民,而是辰光太美好,锻炼过渡导致不但掉脂甚至有些掉肌了。不过体脂过低容易导致心脏问题、也不利于肌肉生成,甚至影响激素分泌等等,而肌肉如果流失厉害人也会容易疲劳、关节磨损、免疫力下降等等。所以希望这次天青总回去除了坚持自己喜欢的锻炼方式以外,还要适度改变饮食结构,希望下次归来仍是那个骚年!

    天青总分享的是加国教育与国内教育的区别,以培养和发展孩子兴趣为主的国外教育方式,以及对移民的各种教育、医疗红利,着实让我们羡慕不已。我们自己、我们的子女(除了几个大佬的国外户口的孩子)都陷在各种规则和套路中,而不尊重规则的人大多数时候是不配有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的。

    向来话不多的天青总这次还和我们分享了一些很具体的孩子成长的难题,以前我们只知道天青总的大女儿是个不怎么努力就天分很高的学霸,哪里知道天青总和太太在多少有些离经叛道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当然,马总提及的话题也让我们心有戚戚,这也是马总前年临时决定无法去杭州的原因。胡奶奶很喜欢的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就是讲抑郁症患者的。我们平常人要扫除的一个重要误区就是抑郁症也是一种病,它使我们体内发生了化学变化,我们体内分泌的神经递质、电信号都发生了改变。这是没得过抑郁症的人无法理解的,所以这个症状一定要像其他病一样治疗,按时吃药,而不能像一般人说的:“少吃点药,对身体不好”。试问,我们会对一个糖尿病人说“少吃点药吗”?

    所以我们不能把抑郁和简单的痛苦混淆叠加起来,我们要去除的不是痛苦,而是那种行尸走肉般的感觉,觉得人生没有目标、对痛苦也没那么敏感,可又觉得自己身处危机四伏的悬崖边上,这种感觉就是抑郁。据研究,最小的抑郁症患者甚至是三个月的婴儿,他不和父母眼神交流,不怎么哭闹,没有婴儿该有的情绪表达。

    本次行程中没有提到的是,胡奶奶也曾经是产后抑郁症的患者,所以那种万念俱灰又不得不装做若无其事的感觉我是非常清楚的。还好随着后期身体恢复、孩子健康成长慢慢自愈了。所以马总提到的问题,我不但感同深受还非常理解。

    还是章总和孔总说得很准确,反而是天青总和马总以后对孩子或者人生的各种问题的接纳程度会比我们其他人高很多,生命的宽度也会广很多。所有吃过的苦都会回报我们的未来,谁说不是呢!

    而且,说到子女对父母的爱,章总总结得非常到位。古人言“父母心在儿女上,儿女心在石头上。”父母给子女的爱是奉献,而子女给父母的爱是回报。奉献是无私的,回报则是有代价的。

    人类本来就是动物,父母疼爱孩子,属于人性本能,希望自己的孩子强大才得以生存。繁衍后代是动物属性的唯一使命。

    而孩子对待父母如何,则属于道德范畴。所以人性是保护强者的,而道德是保护弱者的。我们会看到即使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对自己的孩子也始终疼爱有加,而现实生活中的人弃父母的多,弃孩子的少。当然,作为地球上最高级智慧的动物,人类通过受教育、宗教、思维的升级,可以超越动物的本能,把爱与责任都发挥出来。


三、医疗:

    邢总分享的是对国内外医疗理念、服务和管理的差异思考。

    通过邢总分享的自己、家人、朋友和听说的一些案例,我们对自己平时已经很习惯的挂不上号、排队时间无限长、看病时间无限短、好药奇贵、经常自费的医疗环境有了新的认识。国内医疗资源极其紧张,大病重病最终都要集中到一线城市的大医院,导致大医院的医生们疲于奔命,病人们却并不感觉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为了求医问药甚至可以说有时已经丧失个人尊严。

    胡奶奶女儿刚好是学医的,目前大三,已经在广州的南方医院见习。她每次回来会和我们分享在各个科室的见闻。相同点就是确实再大再好的医院都和猪圈差不多,病人多得不得了,但好医生们的敬业程度也是让学生们肃然起敬的。胡奶奶女儿甚至还拍过一张她的老师在刚给他们上完课再赶去医院坐诊的路上被熟悉的病人叫住帮忙看片子的照片。几个主任以上的大医生蹲在地上帮病人对着阳光认认真真地看片子,真是又滑稽又感动。

    而其实,中国的整体医生水平堪忧,很多所谓的医学生并未受到严格规范的培训,尤其是县医院的医生,很多连医生资格证都没有考过,可以说是非法行医,这一点在中医上尤为明显。

    胡奶奶特意查了一下,即使是国内顶级水平的医疗,和国外的差距也是全方位的。以心脏外科为例,对于已经非常成熟的手术,中国大医院的医生们靠着充足的病例,在技术上和国外持平。

    但是到了这个级别的比拼,早已不是医生个人水平的对比,而是团队水平乃至综合国力的比拼。所谓的“中国医生一年看的病比国外医生一辈子看的都多”虽然或多或少成立,但至少在主流医学领域,中国始终还没能站在主舞台上。

    比如科技水平的支撑、包括各种最新仪器、大量基础科研支撑下的最新治疗手段等等。还是以心脏外科为例,中国最顶尖的医院也落后世界一流水平起码十年左右。

    再比如团队精神的培养,在国外,顶尖医生在繁忙程度完全不逊于国内医生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每周至少两次全院相关科室大佬聚集讨论病例。而在国内,哪怕是走过场,能做到的医院也屈指可数。

    再比如医学人文精神,对患者隐私的重视以及关怀,在国内无法得到重视,当然,这些年已经大为改观了。

    再说到医学理念,在当前的国外医疗及科研中,愈发强调标准化医疗,强调使用各种先进手段将医生个人水平的影响降至最低,而在国内,我们都经常听到的是:“这个主任特别厉害,别人都搞不定的手术,就他一人能做。”

    当然,我们都知道任何事情都不能脱离国情,在人口最多的国家中,我们的医生显然付出得更多,也更辛苦。

    但我们也要看到,我们还有许多不足,与国外医疗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努力改进、不断提高。

四、个人中年感慨和成长

    杨总和胡奶奶分享的可以归为这类。

    本次出行最后才确定能出来的杨总肯定是克服了重重的审批流程,所以杨总的分享也显得分外有分量。

   杨总分享了自己的中年焦虑,胡奶奶分享了在自闭症学校做助教几年看到的人间疾苦。

    中年的人生用是否快乐来形容显然不太确切,我想我们更需要的是平静和接纳。就像我们形容的人生三个阶段,接受父母的平凡、接受自己的平凡、接受孩子的平凡(本群大佬们请自动忽略。)人生怎么选都会有遗憾,不结婚,晚年没伴;结了婚,不一定活到晚年;不拼命工作,没钱养老;太拼命工作,有可能用不着养老。无论自己怎么精心策划,都抵不过命运的安排、时代的裹挟。

    或许人生就是如此,一路沉淀,一路奔忙;一路捡拾,一路丢失;一路相逢,又一路告别。

    人生就是这样一场惟有向前的旅行,用我们饱经风霜的内心,迎接一场又一场的关山路远。就像章总说的那样,人生本无意义,我们一辈子执着的子女、亲人、只是我们的一个缘;一辈子放不下的家庭,也只是我们生命的一个客栈。更让人无奈却又不得不接受的是,我们所追求的感情和名利,甚至只是自我意识的幻影。此处并无任何消极的意思,只是人生的确如此。只有我们自己的身体和心态是自己的,所以,我们必须保证自己的健康,它才是始终不离不弃陪伴我们的生命,看完全部人生风景的保障。

    

  

    



    

    

阅读 2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