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镇高城寨小学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新教育•共读共写】(一)守望教育,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创建于2023-05-12 阅读2176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

 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静心读书,潜心教书。

                                     ----题记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时70年代的我,对外面世界的认知,大半来自所读过的书。自记事以来,我就喜欢读书,虽然那时候家里几乎没有什么书,记忆中的书除了连环画,就是奶奶讲的那些“古经”,正是有了连环画和一个个“古经”的陪伴,让我对外面的世界有了几分渴望。

自从上了学以后,读书便成了我最快乐的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书的热爱我可以说到了狂热的地步,因为,记忆中的看书,充斥着我的每一天,每一个时间段。每天上课的时候,我总是偷偷地坐在教室的后面看书。

参加工作后,我读的第一本教育专著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在这本书中没有晦涩艰深的理论,行文就像一位老朋友讲述鲜活的故事,娓娓道来,寓理于情。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教育、对儿童的爱。这种爱,弥漫于整本书的始终,只要双手捧书阅读,你总能感受到那份富于智慧的炙热的感情。我还阅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听名字就让人感觉到了畅快,教育确实需要点“自由”了。细细地品读了李希贵教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参加工作时间不算长,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学校里充满民主、平等,让教师、学生在学校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言解释的淋漓尽致,我不由的为李教师的观点鼓掌。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

反思这二十几年来的教育历程,重新审视教育,我感觉教育应当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缺少水份为它浇水,长满杂草为它除草,遭遇病虫害为它洒药,缺少营养为它施肥,让它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一天一天长大,直到秋天收获果实,这期间我们不能拔苗助长。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完美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完美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放开孩子的手脚吧,让他们自我走路,也许他们能够更快地奔跑起来!让我们走出为了教育而教育的误区。其实教育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读书,就一个人而言,正如莎士比亚的诗:“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这话一点不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就是一本好书,读了书中的那一个个案例,及王晓春老师的精辟点评,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换位思考。并不陌生,却有那么陌生。它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换位思考让我不知不觉地走进孩子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细腻、透明、五彩的童心,换位思考成了我和孩子们零距离沟通的一条无障碍通道。

  新教育在静宁落地生根后,我们也积极的参与其中。我又一次的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这本教育典著,又一次的豁然开朗,又一次的被深深的震撼。这一次对它的理念“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也燃起我对教育的新的期望。教育也可以是幸福的、完整的。这句话,不只说我们教师要过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学生也应该是幸福的。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行动就有收获。朱永新教授说的是,只要你去做,你就能行;只要你去做你就会成功。是的,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总是想要的、希望的很多,而实现的却很少。原因有很多种,自身的惰性,是最重要的是,没有去行动,没有去坚持。我们不需要华而不实的话语,我们不需要夸夸其谈的口号,我们只需要踏踏实实的去做、去行动,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一个人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把阅读当成一个自己的习惯,就像每天起床、吃饭一样,每天读每天都有收获。在收获中成长,在收获中快乐,自己快乐,孩子们也就快乐了。

        但往往“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的美好,却并非付出努力就可以实现,哪怕我们已经全力以赴”,看到学生写作业不认真、不积极的时候,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我们不由得会紧张,会焦虑,会烦燥,会惩戒。每次接到新班,个别学生书写差,说话声音不大,上课安静不下来,卫生习惯极差,是绝望?是愤怒?好像是,又好像不是。我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同时翻阅新教育书籍,寻找成功案例。一页一页地翻书,一句一句的良言,直击心底:教师爱自己的岗位。而爱不是以爱的名义恐吓、威胁、惩戒。不曾忘记自己常常把“如果你不写,看我怎么教训你?”的威胁挂在嘴边,我很讨厌这样无能的自己!

       让我们每个老师带上温柔的爱去工作,让每个孩子公平地享受我们的爱,让每一个生命在每一天享受教育的幸福和完美,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呀!这一切大概就是新教育带给我们真正的教育!新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书读得多了,积累也多了,课堂就不会就一篇课文讲一篇课文,就一个知识点教一个知识点,而是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尽可能多的串联起来,引领学生去探索一个更广阔、更有深度的天地,哪怕当下考试未必有用,哪怕当时学生未必理解,知识的种子一定要种下去,等有了合适的温度、气候,总会发芽。

       “言不成文,行之不远。”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不能让经验仅仅停留于课堂、止步于口头,还应有诉诸笔端、梳理成文的习惯。闲暇之余,偶尔抒发一下自己心中的感慨,久而久之,离散的、琐碎的点滴经验必将汇成汩汩溪流,润泽桃李,花香满园。

一位有着教育情怀的普通教师,就足以为教室里的孩子点亮一片朴素而美丽的星空,就像一位勤恳的农夫足以改变自家农田的生态。只要一块块农田如此改变,大地必将随之缓缓改变。每本书就是一个种子,它播到人的心里,会发芽、生根、生长,会让人成为一个卓越和优秀的人。每个人也是一个种子,他去传播他读的书,不断地让更多人了解这本书。人和书的结合会产生很多奇迹。读书可以让我们努力挣脱一切外在强加给我们的评判标签,做真实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唯有读书思考,才能站到高处,我们一直在路上!

【作者简介】:

        罗庆望,女,汉族,生于1977年5月,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现任教于静宁县八里镇高城寨小学。生活总是能够带给每个人一丝触动,闲暇之余喜欢用手中的一支笔写下心灵深处的感受,“感悟生命真谛,收集文学碎片,实现美好梦想”,做最好的自己!

供稿:罗庆望

制作:办公室

审核:杜亚东

监制:田遇春


阅读 217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