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初夏追梦行,培训学习促成长/南海区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理论研修第五天

陶缘文化
创建于2023-05-11
阅读 272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不知不觉

                        这一年已经过了三分之一

                        连雨不知春去

                        一晴方觉夏深

       草木繁盛的五月里,阳光和煦,清风醉人,所有的风景皆可入诗。5月11日早晨,在朗朗的晨读声中开启了我们今天的研修行动。。。。。。


00:36
00:11

5月11日,南海区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理论研修进入第五天。

第五组美女主持人:陈杏桦

名师引路“博古通今,尚善求真”

专家介绍:黄明喜,教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致授,博士生导师,获“广东省教学名师”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家教育哲学、中国传专统文化与教育研究。出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史论》《<论语>教育智慧品绎》《中国孝教育哲学史》(第二卷)《甘泉与阳明》等学术著作,在《课程·教材·教法》《华东师范范大学学报》(教科版)《复旦教育论坛》《学术研究》《哲学与文化》《孔孟月刊》 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 多篇。在注重科研的同时,还专注于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优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开设国学经典通识课程《<论语>孝教育智慧品绎》。

       今天有幸,盼来了华南师范大学黄明喜教授的课程,《儒家经典<孟子>教育智慧品译》。黄教授用他深刻的思考、智慧的解读结合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给我们带来了一场传统与现代、国际与国内、经典与经卷的视听盛宴,黄教授娓娓道来,字字真言,为我们打开了重读经典之门,对孟子这位思想家、哲学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增益了教育知识和人生思考,为我们指明了教育智慧之路。

                                 黄明喜教授讲课现场

                      校长学员认真学习(一)

                        校长学员认真学习(二)

实地考察  感受国学课程魅力

       今天下午,我们又一起走上了外出参观学习之旅。 我们一行来到了广州市天河区五山小学,从不同角度感受到了经典绽放的独特魅力。

                               学员参观东校区

                               学员参观西校区

        进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博古通今,尚善求真”的镏金校训,突显出学校国学教育特色。环顾四周,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红绿辉映的花草树木,浓郁厚重的人文底蕴,给人以文雅舒适、学子求学圣地的感觉。

                                学员参观志愿阁

                               学员参观国学馆

       初来乍到我们得到了五山小学领导的热情接待。趁着闲余时间,大家一起走走逛逛。该校负责人引领我们参观了学校的主要场所,她边走边介绍了学校办学的基本情况,带领我们参观了各功能场室。参观和交流之余,我们不禁发出阵阵赞叹声,这里有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硬件设施,一流的师资力量,一流的专业水准,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省级教育现代化先进性示范学校。

             学员参观小农田探讨劳动课程的开展情况

               学员参观小农田长势良好的水稻

       活动中,我们参观了东西校区,校园处处洋溢国学韵味。学校国学馆书香墨韵弥漫,壁报展示国学精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本本由学生自主创编的《子衿集》集聚了才思聪慧的学子们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与思辨;学生在马勺上创作的古诗配画和脸谱艺术作品是美术与国学文化完美结合。枯燥的课程被学生们的画笔和创意描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享受了视觉上的经典大餐。

       许凤英校长为参观的学员分享本校的国学课程

    许凤英校长向南海区校长代表赠送《少儿国学读本》

       此次参观学习,我们不虚此行,获益匪浅。虽然外出参观学习的时间不长,但却真真切切感受到天河区五山小学独特的办学风格和经典国学所呈现的教育魅力。此次参观学习,对于我们山区小学教师而言,确确实实是一次促思想飞跃,助学习成长的大好机会。外出参观学习,助推教师成长。五山小学之行,思想知识双丰收。再见了五山小学,愿时光善待每一个为梦想努力拼搏的人。莫辜负青春时光,加油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五组部分学员心得分享

   学员们探讨建设一所优质学校校长需具备的各种能力

    品味经典故事 点亮智慧人生(刘习洪)

      《孟子》是四书之一,《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细细品尝,教育味道,跃然纸上。

       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他授徒讲学,培养出了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优秀的学生,还与弟子一起著《孟子》一书,留传后世。他对教育的贡献,对教育方法的改进,对今日教育都有很大启示。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及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才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儒家有三大特色:肯定传统、重视教育、关怀社会。而儒家对于教育有着系统的论述,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等等;孟子的教育观也有自己独特的论述,首先从教育方法来说,分为五种:一、及时雨:像及时雨一样滋润化育;二、成德者:成就品德;三、达才者:培养才能;四、答问者:解答疑惑;五、私淑艾者:自己仰慕而私下自学。孟子论述自己的学问的时候,说自己非常崇拜孔子,想要学习孔子,可是因为自己比孔子晚出生了100多年,没有这个福气亲自向孔子求教。就只能私下学习了,也就是第五种:私淑艾者。

       孟子对于教育有着很系统的论述:孟子认为,教育首先要顺应天性;也就是要顺应人本身固有的善性,既然“仁义礼智”属于人天性中内在的品质,那么教育的目的就顺应它、诱发它、发扬它、扩充它。

       今天有幸,盼来了华南师范大学黄明喜教授的课程,《儒家经典<孟子>教育智慧品译》。黄教授用他深刻的思考和智慧的解读,给我们带来了一场传统与现代、国际与国内、经典与经卷的视听盛宴,为我们打开了重读经典之门,为我们指明了教育智慧之路,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

    一、重视环境。

       孟子是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的,我想这是孟子从小受他母亲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本身的成长轨迹就是环境造就的。

       所以,学校的常规管理、学生的行为规范、学生的文明礼仪等等,都要加以重视并积极建构,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让学校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乐园。

    二、教亦多术。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是个清高之人啊,所以会有这样的话:我不屑去教诲他,这也是教诲的一种方式。这就是所谓的:不教而教。《孟子》书中有一则这样的故事: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其实不仅求教别人不能附带任何外在条件,孟子认为交朋友也不能附加任何外在条件,他说:“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凡是附带任何外在条件的教育和交友,都是功利的,都是不纯粹的,都是不真诚的。

    三、惟精惟一

       儒家向来推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学习方法。《中庸》里面讲:“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尚书.大禹谟》中记载了儒家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几句话都在说明专精唯一,恪守中道,对于修身完善人格多么重要。《孟子》中关于专心致志、惟精惟一,也讲过一个故事:孟子说:“天下即使有容易生长的植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没有能生长得了的。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假如让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其中一个一心一意的学,只听弈秋的讲解。另一个虽然也听着,但一心以为也许会有大雁飞来,想着拿起弓箭去射它,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下棋,但却不如那个人学得好,是因为他的聪明程度赶不上人家吗?当然不是这样。”

       这个故事我想基本说清楚了为什么同样在一所学校,不同的教师职业发展轨迹不一样。同样是从事同一个岗位工作,不同的人做出的却是不同的绩效。同样是同龄人,不同的人过的却是不同的人生。

       孟子尤其重视修习仁义的成熟度,他说:“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不为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四、易子而教。

       这个教育观点可以说是孟子教育方法的创新了。《孟子》书中记载: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也。”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读完这则故事,反观现代社会,就会发现,孟子是很明智的,现在很多父母教育儿女:“为什么考这么点分?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儿女很机灵的就会反问道:“你当年还不是不好好学习,你自己都没做好,凭什么要求我努力学习?你当年读书的时候还不如我呢?”所谓的言传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儿女的榜样,自己做不好,是很难教育好儿女的。尤其是因为父子之间有血脉之亲,教育的时候,感性胜过理性,这就难免偏驳和不客观,所以孟子讲:“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父子之间是不用善恶来相互评判的,否则就会疏离感情。这样就会经常相互伤害了。而易子,自己做不好,让别人来教育,既能从严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我们作为教育管理者,应该努力打造和架构好“学习、研究、行动”三位一体的学校统一办学思想,点亮自己,点亮他人。点亮学生,成就学生。

    我们作为教育管理者,应该带领教师积极建构良好的家校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生生关系、家长关系,构建一种高质量的“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让学生能够更加阳光更加自信地成长。

        我们作为教育管理者,要不断地学习经典,从经典中汲取智慧,丰富自己、成长自己、发展自己,让教育做的更加有味道更加有品质。

 聆听经典故事  感悟教育智慧(唐本良)

      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圣贤所著的四书五经的文化精髓,滋养着华夏人类文明的生长与发展。《儒家经典》学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教育智慧、哲学思想千百年来深深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社会、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发展。

       今天有幸在华南师范大学黄明喜教授深入浅出,灵动直观的指导下,重新对《孟子》经典文化进行品读,用新的思维与认识去感受《孟子》的育人理论。从黄教授的通古论今的解读下,我们对《孟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孟子》在教育方面的理论,注重“以民为本”的教育,孟子的教育更加倾向于希望人人都能受到教育。表明只有人人都受到教育,有文化有知识,才可以让国家安定和谐,人们生活才能幸福。其实我们现在的教育其实也是延续了孟子的这一思想,课程改革重新将传承传统文化放在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说明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的孩子能够在优秀的文化熏陶下接受教育,将来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与接班人。

       作为一名学校的校长与老师,我们认识到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储备,强大的知识体系去支撑我们的育人教学工作。所以对优秀的经典广泛的推广阅读与日常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渊博的知识,可以让我们老师在讲解课程的时候更加生动形象,起到引导作用。除此以外,教师自身的思想教育水平、知识的储备量等,同样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注重教师对古籍经典的学习、研读、吸取养分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如此底蕴的校领导与教师将会是学生人生成长,大步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重温儒家经典,体悟先哲之思(陈杏桦)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我国道德教育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蕴含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其中,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瑰宝,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今天华南师范大学黄明喜教授带我们穿越历史长河重温儒家经典,体悟先哲之思,让我们获益良多。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包括以“不同人格境界”为标准的道德教育目标,以“仁义”“孝悌”“人伦”“恭俭”为重点的道德教育  内容和以“突出人的道德主体性”为特征的道德教育方法,影响和辐射着我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和道德规范体系,研究这些经典的教育智慧,对推动着我国传统社会思想道德的教化与进步,提升着我国传统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有重要的作用,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从这些经典中提炼道德教育的方法,渗透到学校教育工作中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今天黄明喜教授的讲座为我们提供了指引,打开通了由经典学习到教育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从《孟子》的中品读教育智慧(黄桂兴)

      今天上午,认真聆听了华南师范大学黄明喜教授关于儒家经典《孟子》的教育智慧品绎,使我深受启发。孟子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施以及时的和良好的教育,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积累的教育方法对当代教育方法的研究和教育实践,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其中让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孟子主张的教学原则和方法:1、自求自得: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2、专心有恒:培养学生精力集中、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3、启发引导:老师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指出前进的方向和目标。4、循序渐进:教学和学习如同植物生长,有着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

       希望我们为人师表,身高为范,以深刻长远的影响,成为学生时时想起又念及终生的座右铭。

以人为本,以孝为先(陈红燕)

      5月11日上午,黄明喜教授为我们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关于儒家经典《孟子》的讲座。黄教授温文儒雅,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学员们收获满满!正如黄教授所解说的“仁政”。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工作上的体现。学校也如此,要用仁政理念去管理学校,那他就需要以人为本,以孝为先,在管理学校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同时要以鼓励为主。

图片提供:第5组全体成员

撰  稿  人: 黎少梅 、徐鉴彬、欧阳月勤、高峰、    

                 张宏卫、 陈杏桦、陈仕莹、  陈红燕、

                 劳锦兴、黄桂兴

制  作  人 :  唐本良

审  稿  人:刘习洪

阅读 272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