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南沃写南窝

淇川大地
阅读 2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南沃村位于五龙镇西北部,距五龙镇政府驻地约四公里,东、南、西三面环山,北连合脉掌村,和合脉掌村同在一南北狭长的川面上。

    在村西南顶的椊峰顶庙里,有一明正德年间的石供桌,前腿上刻有本村功德施主、义官冯杰,室人、张氏、王氏、贺氏、黄氏同男……冯杰是合脉掌村冯氏三世人,冯栋之祖父,这可考证出当时的椊峰顶庙所属地及庙东土地都归合脉掌村管。

    南沃村历史不算悠久,大约在明末清初,先后有几户冯姓为了方便种地,从合脉掌村南移三里,在南北长约五里许的川面上择中而居,到清康熙年间又有一户牛姓从临淇孔峪迁来,随后又有一户何姓、一户郑姓不知从哪迁来,今天何姓、郑姓不知去向,后又有张姓、刘姓、郝姓、申姓相继迁入,该村因在合脉掌村之南,且土地肥沃,故得名南沃。

    在古时,由于书写用字不统一,不规范,多写南窝。

    在清乾隆林县志疆域篇中记载南窝。

    在合脉掌三代太学生、善人冯际昌祖父冯士杨墓碑上有:生二女、长适余村徐纯儒,次适南窝牛昆宫。

    在文峪金仙寺捐款碑中有:南窝村何天龙、郑奇、牛守花、何日敬、冯昌德、冯彦巨,该碑已不显年月,但碑上有合脉掌冯士杨名字,冯士杨卒于乾隆二十七年,故该碑刻应在乾隆二十年前后。

    在乾隆十一年的薛家岗村关帝庙捐款碑里有:南窝村牛守花、何日敬、张復直、张玉武、刘准、郝玉贵、申文沛、申锡。

    在淇林交界的东大岭上,清咸丰四年刘际昌捐写的修路碑上,捐款人名中有南窝村张月、☐☐☐。

    在道光十二年(1838年)夏 ,续修冯氏族谱时,参加人员名单中有南沃村绅,这是截至目前第一次发现南沃二字。

    在民国林县志里,统用南沃名称,当时官方文书中也都写作南沃,绵延至今,不再改变。

    南沃村辖南沃、小南沃、老坟凹三个自然村。

    小南沃原建立在南坡边缘地带,村南、东、西皆山坡,原来叫小南凹,后更名小南沃,清朝中后期有万姓、陈姓……迁入。

    老坟凹村位于南沃村东北方向,距南沃村四里地,村背靠唐山,东临椿树岭,南望老寨垴,西面一喇叭状豁口,连接着合脉掌村,原村居高临下,因西临百余亩的冯氏祖茔,俗称冯家老坟,且处山凹而得名。清末有冯姓、刘姓、宋姓迁入,另有几户刘姓曾长年为冯茔守护,1958年成立合作社时,从冯氏祖茔旁东迁入村。

    村前原来是一条台岭关—薛家岗—椿树岭—合脉掌—荷花村—关爷庙—张家庄—大店—县城;或丰峪—阳和—牛家岗—椿树岭—合脉掌—荷花—关爷庙—张家庄—大店—县城;又或马兰岭或东大岭—白岭—泽下—牛家岗—椿树岭—合脉掌—荷花—关爷庙—张家庄—大店—县城的古官道,该官道建设年代不详,但从椿树岭那被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上就可折射出年代久远与昔日繁华。

    冯元生

                                                        2022年12月11日 

阅读 2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