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伊宁市第二十五中学王蒙书屋研学活动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极目远望,伊犁的盛夏静静来临。裹挟在温暖中,我们享受着安宁。一部部红色经典,记录着王蒙的英雄人生。文字无声,却流露着王蒙的澎湃热情;文字无言,却牵动着伊犁各族人民的心悸。让我们沐浴在这暖阳中,品味红色经典,走进王蒙在伊宁的岁月!为此伊宁市第二十五中学特举办以“赓续红色血脉,书传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王蒙书屋研学活动。
1981年,回到巴彦岱的王蒙(右二)与维吾尔族乡亲们在一起
王蒙代表作《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青春万岁》
走进王蒙书屋,重温王蒙激情燃烧的岁月;探访王蒙书屋,寻找伊犁各族人民的深厚情感......
2023年5月11日下午伊宁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8班教室内诵读声朗朗。在党员教师苏合拉、白宪法、吐尔逊江、蔡翠翠、阿丽塔、张瑞霞的带领下,高二8班全体同学进行了《青春万岁》序诗的诵读。在班级内同学们积极分享了王蒙相关书籍的阅读感受及对伊犁本土作家的介绍。下午16:10,全体成员整装待发,前往王蒙书屋。
“王蒙书屋”是伊犁州党性教育基地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全面展现了著名作家王蒙在新疆伊宁的工作生活经历、创作情景、生活场景和文学创作成就,展示了伊犁文化发展轨迹和丰厚文化资源。
全体师生通过老照片、老物件了解王蒙先生与当地各族群众建设边疆的历史故事,感悟老一辈共产党员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学习他们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详细了解了作家王蒙在新疆生活工作的情况。他在伊宁市巴彦岱镇与当地各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跟着当地人学维吾尔语,与各民族人民建立起深厚感情。
书屋展出的大量字画、照片和影像资料再现了王蒙当年生活、工作和创作的场景,展现出他对伊犁深厚真挚的感情,也见证了他在加强民族沟通团结、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贡献。同学们来到王蒙书屋参观学习,对红色历史文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踏遍新疆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从1963年开始,王蒙在新疆工作生活了16年。《这边风景》创作于1960年代,完成于1978年,出版于2013年,尘封了数十年。直到被王蒙的孩子们在旧屋中偶然发现,才得以问世。书中对新疆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有大量详尽描写。2015年8月16日,王蒙作品《这边风景》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一辈子走过很多地方的王蒙,在伊犁的土地上感受与别处总不相同。有着75年党龄的王蒙先生再回到伊犁时说:“在新疆的16年里,新疆人民对我恩重如山,我永远想念新疆,祝福新疆。新疆人民是团结的,新疆生活是美好的,新疆各族人民之间的友谊是任何势力不可破坏的。”
“今天我们来到王蒙书屋,看红色印记,了解到王蒙先生在伊犁生活期间与各族群众同劳动、同学习,听民声解民忧,使我深深地感受到老一辈党员们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要学习他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更加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站好三尺讲台,做好教师本职工作。”党员教师蔡翠翠如是说。
王晨汐同学在参观书屋时情绪万千,说到“ 王蒙先生把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伊犁这片热土,在这里他笔耕不辍,用16年书写了属于自己、属于新疆,也属于伟大祖国的传奇故事。王蒙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值得我们每一名同学学习”。
通过此次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培养青年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也有利于同学们身心和谐全面,引导同学们积极学习红色文化,有效提高红色文化精神。引导大家勇于追求梦想,积极投入学习生活,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重温红色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增强精神品质,传承红色精神。
编辑:张瑞霞
审核:罗胜
签发:崔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