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向阳店的故事续 ——上事宴

村翁
创建于2023-05-11
阅读 27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一方水土

       自古随季而变换的是草木之色状,不变的是山川地域之状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涵盖着各地因地制宜地形成了各自的生活方式和习俗的意思,换句话说,各地的生活方式和习俗的形成都要受地域的局限和影响。

     

      据道光版《阳曲县志》记录,太原在清朝时候称为太原府,管辖着阳曲、太原、清源、徐沟、榆次、祁县、太谷、交城、文水、岚县、兴县共11个县。阳曲县为山西省的首府首县,县衙在今太原城内的三桥街上,狭义上的太原城即城墙内过去是归阳曲县管辖。县属区域包括现太原迎泽大街之北,汾河以东的,忻州地区以南的大片地区。

          向阳村(俗称向阳店)就属于古阳曲县众多村镇中的一个名不“经传”(现在实在难以查找到有关“向阳店”的专著文段)的地方。

      向阳店地处太原盆地北部,二十世纪前后(1900年之前后,因缺少记载很难追述更古老的时代)的向阳店村西与汾河岸边的直径距离大约4里,耕地也就在汾河东岸的南北约6里、东西约3里的空间里展开。一条源于东北、西北向山涧的河道汇于村北,而直惯南下,也把向阳店村的七千多亩的耕地割裂开来。奶奶曾述说过当年村人们要挽起裤腿过河那边去劳作,向阳店人称其为“小河子”。我50多年的记忆里,也只记得曾经有一年的八月雨季,近2米高的河槽里涌滚着齐岸的山洪水,漂浮着椽木和牲畜尸体湍涌而南。现在可以查证的是:公元1886年(光绪十二年)汾河泛滥,河堤决口,猛烈的洪水冲破已经关闭的大南门涌入城内,半壁西城顿成泽国。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的洪水使太原西半城被淹。曾有向阳店的老辈人讲述那一年汾河水暴涨把原向阳店村(现村西门外)全部淹没,后才搬迁到现在的位置。父亲(现80岁)幼年时期还曾在村西门外旧址上捡拾过垒兔窝的砖块。

     新中国建立后的六十年代,建了水泥桥的“小河子”大多岁月是静静地等待担负泄洪的职能,高高的河堤里水流越发得稀疏了。到“小河子”上横架汾河干渠“渡槽”(1960年代是向阳店最宏伟的水泥建筑),把汾河水从上兰村直引进村西,更让几千亩耕地成为水浇地,向阳店人把村西的耕地称做“河地”。当年,只要在田里踩踩就可以踩出泥水来,可谓是水肥地坦的宝地。这样近百年来,这方土地就以这等的优势养育着向阳店的人。

      太原地区年平均温度在8~10℃之间,守几亩田过活的向阳店人,“谷雨前后埯瓜点豆”,农作物以黄豆、玉米、高粱为主,生产队时期也曾大面积种植小麦和水稻。新中国建国前,向阳店人农闲时,驴驮西山煤碳,肩挑东山红果,各显身手拓展着向阳店人特有的生活和商业空间。

      每当夕阳落卧西山崛围山头,斜晖与低矮的土坯房顶炊烟交织在一起,偶尔地几声狗叫穿透院落里的枣树枝叶,与街巷里等待晚饭的孩童们跑跳嬉闹的声音交汇起来。然后几辆驮着些许豪迈些许疲惫的“二八”半旧自行车驶进村中央的正大街的东门口。半个多小时一趟车次的二路公交站台也陆续走出几簇匆匆人影。这是30年前曾经日日上演在向阳店的一幕晚归图景。到1980年代初,以工分年计收入的生产队社员一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了风吹日晒的艰辛,而享守家近地之福。那些骑行乘车晚归的人们大多是在市区或第二热电厂、太钢、江阳化工厂的以现金工资月计收入的有职人员,他们以最多百分之五的比率散布向阳店村的各个街巷,他们晨出晚归,比村民多了份披星戴月风雨兼程的奔波辛苦。

      一条东西向的正大街,把向阳店村分为南北两片,秉承东西向为街,南北向为巷的命名之策。北片从西依次有新道坡东巷、西巷,聚居第七、八生产队的社员;当铺巷、真武庙巷、龙天庙巷、三家枣片聚居第九、十生产队的社员。南片从西依次有羊儿巷、潘家巷聚居第五、六生产队的社员;尹家巷、油坊巷聚居第三、四生产队的社员;张家巷聚居第一、二生产队的社员。

      20世纪人民公社时期,向阳店10个生产队平均每个队近六百人,据官方统计全村总人口81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6300余人,百年来一直是所属区域人口最多的村。

     当铺巷、油坊巷虽然曾经的店铺古迹早已经不被许多人留下记忆,却可以推测巷名来由。张家巷并没有几户张姓的人户,在张家巷南端倒是有李姓大家族庭院。潘家巷、尹家巷也如此。诸如现今80岁的父亲一样许多土生土长的向阳店人,询问起来这巷名的由来也解释不清楚,也无从(真不值得)查询。传说中向阳店有“高、刘两家,王半家”之说,生活中接触到姓王人家确实多,但也并非属于一大家族,而高姓、刘姓、潘姓、尹姓的人家在向阳店更是少得可数几户。

    向阳店的每条古老的街巷北端斗都曾建有庙堂,真武庙巷、龙天庙巷也因而得名。

      向阳店现存最大的庙宇是村东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泰山庙(供奉东岳大帝泰山爷神位)。占地面积曾经为四千五百平方米。根据中国古老的阴阳五行学说,泰山位居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万物发祥之地。泰山神作为东岳泰山的化身,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因此泰山神具有主生、主死的重要职能,并由此延伸出几项具体职能:新旧相代,固国安民;延年益寿,长命成仙;福禄官职,贵贱高下;生死之期,鬼魂之统。向阳店的泰山庙现仅存献殿、正殿、东西厢房、西廊房等建筑,属原二进院,只可以从一个小侧门进入。其他建筑如面北朝南的大戏台、牌楼(山门)、钟鼓楼、小塔等建筑都于1955年拆除后空间被粮库占用。泰山庙曾经是向阳店地区初一、十五、三月二十八(庙会日,泰山爷黄飞虎生日)求吉破凶、许愿还愿的祭拜圣地。村中留有神奇的传说:清乾隆八年,泰山庙从向阳村小河西狐仙庙旁移建到现地址。搬迁时的某夜风雷轰动大地震颤,隐约有车马嘶鸣声。第二日早晨,村人发现家家户户的大牲畜都汗湿淋漓。述说者绘声绘色的言语更给泰山庙增加了神奇的色彩。

     当铺巷的正北端(也是百年前向阳店的最北端)曾经有关帝庙,是向阳店村第二大庙宇。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能被历代帝王屡加追封,受世人无限崇敬,致使“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尽,庙宇遍及九州”的,只有关羽一人。从宋开始,历代的封建帝王试图通过对关公的歌颂和赞扬,宣扬“信义、忠”以达到维护其统治的目的。同时,关公形象也深受到了广大平民阶层的爱戴和敬仰(百姓渴望国泰民安,渴望有忠义之士保家卫民),在历史的长期演变过程中尊仰关公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显示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千百年来,不论是朝廷,还是百姓,把报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仁、作战以勇拓展神化的关公形象概括并赋予为“忠、义、仁、勇”的精神,成为人类千古文明凝汇的典范,也是华夏民族永远崇尚的美德。我幼年时关帝庙高大宽敞的正殿已经就被当做学校(八年制高年级)教师的办公室。依稀记得龙天庙正殿一人高的台阶两侧被孩童们当做滑溜坡玩耍而光滑宽大的大石条。也记得正殿前方平展宽阔的庭院东西两侧有几间破败的瓦顶砖房,听说是父亲儿时的教室。

     在当铺巷南端,建有约3米高面西背东的“灯山”。名为“山”其实也就是墙体一侧呈台阶状,可以逐层摆放小油灯盏的建筑。火在古代文化有通灵之功,一层层灯盏成规模式地闪着微弱灯光在月夜里也蔚为壮观。幼时在奶奶的述说里曾多次提到“灯山”,总伴随着满脸惊艳般的喟叹。“灯山”一般就是元宵节的赏灯和祈福之地。

     真武庙巷的北端是真武庙,有一间房的建筑规模(现已重建,基本保留了原来的建筑规模),离关帝庙大殿也仅有二百多步远。龙天庙巷北端面东背西而建的龙天庙,也仅仅是约2米见方的小建筑,与真武庙相隔不到50步,现在见过它原状貌的已经都是80多岁的人了。

     潘家巷北端(也就是真武庙巷的南端)有吕祖庙,建筑规模比真武庙巷略大些。新道坡东巷、西巷北端有两座建筑规模和样式几乎相同小庙。羊儿巷五道神庙也仅仅是墙壁上庙堂。(《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和《道门经法相承此序》的解释是:一天道,二人道,三地狱道,四饿鬼道,五禽兽道。五道将军是东岳大帝的臣属,是冥间的神祇,掌管世人生死与荣禄的神祗,具有监督阎罗王判案或纠正不公行为权力,甚至可以代替阎罗王决定世人的寿限。)尹家巷、张家巷的庙堂已经无从查说。

      至于道光版《阳曲县志》里记载的“地藏寺”,现在已经久远地无人说的清楚它的位置。

      秦皇开启政权世袭的“家天下”王朝始,民间的一个个宗法家族就成了维系起社会稳定的基石。明代嘉靖年始“许民间皆联宗立庙”,更大力兴起了以宗祠为中心文化(包括宗法、习俗、娱乐、教育、礼仪等)载体的民间教化管理模式(涵盖祭祀祖先、奖惩善恶、举办婚丧、兴修建筑、抵御外侵等活动),家族的兴衰牵系每个族人、家户的利益,捐资“修桥铺路立庙”被称作立世和造福后代的功德之举。

      向阳店地处交通枢纽位置,人口聚集、流动繁衍,宗姓复杂,未形成庞大的家族宗祠式的管理体系。“店”的命名真实地体现了向阳村的身份属性。“店民”汇集也注定了南来北往人员复杂造成各种原生文化风俗的碰撞,立寺修庙就成了村人荟集习俗而重新约定俗成积建功德的行为。并以庙堂为村、巷文化中心凝聚异姓人族,街巷邻里每逢初一、十五在自家巷口上三炷香祈福的进行共同仪礼活动并形成传统,在燃香的缭绕烟气里,把“举头三尺有神灵”“敬神如神在”“远亲不如近邻”的内涵思想通灵到巷间每家每户的人心间。每个大小庙堂都有庙会日,如三月三真是武庙会日,三月二十八为泰山庙会日,由村、巷年长德高者主持举行规模盛大的拜祭仪式。家户捐资请戏班在庙宇前演绎“三娘教子”“四郎探母”“打金枝”“穆桂英挂帅”等几场传统戏剧,在欢乐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传播化解生活矛盾之法,彰显美丑善恶,把“忠、孝、勇、义”犹如刻骨一般融进了人众心田。在神灵面前褒彰功德,德高者主持商讨村巷建设事宜,在神灵的庇佑下更能心平气和顺利化解生活利害矛盾,把敬畏天地(自然),祈求神灵保佑家户安定得财福、同心互助共抗灾难的信念植播在村人心间。元宵节以巷庙祭祀家户为单位,组织耍红火(家户捐资参与)、观灯的活动,进行生活技能的比巧竞智合作的文化渗透。这样整个村、整条巷就在神与人协同管理下净化魂灵统一思想,规范言行崇尚礼义,保障一方平安和睦生活。

        岁月如梭风吹日曝,眼见街巷庙宇失修日渐破败(经济衰退)不堪,庙宇里端庄伟岸的神灵泥胎斑驳地落掉了泥彩,黯然失去神圣的光环,旁侧小鬼在昏色里更显得凶神恶煞般狰狞可怕。烽火连年、饥荒遍地、盗匪四起的年月里,德高者长逝,犹如处在苦寒深夜里村民们开始煎熬地祈盼和迎接新的阳光升起。开始坍塌的村巷庙宇犹如恶鬼附身般让人恐怖地失掉了烟火气,只能在风雨中等待最后的谢幕退场。

      

       时代进入人民公社建设时期,在向阳公社下向阳店组建生产大队,按片巷成立生产小队,从此掀开历史的新篇章。以小队为组织单位选拔有文化的品德优秀的社员做干部,组织领导社员拆除巷庙畅通了街巷道路。有的大的殿堂推到了泥胎摆放上办公桌赋予它新历史使命。广阔的农田里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开田引渠大面积集体耕种的农业生产运动,在“农业学大寨”号召下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掀起了生产建设高潮。在生产队队部里的大会小会里踊跃出许多积极分子,一份《人民日报》成为人们争相诵读的新事物。大队部在国家节假日期间安排的每一场露天电影公演都赋予了全村老少无尽的欢乐。1980年代初生产小队队部里的一台14寸黑白电视更日日吸引着所有社员的心魂,大条几小方凳排成一层层人墙风雨无阻般地围拢在的电视机前,一双双饥渴的眼睛盯着荧屏,只要是出现图像的节目都让人心魄激动万分。

      1980年—2000年,经历了从黑白电视机、录音机,到20寸彩电、冰箱、洗衣机陆续走进村巷的家家户户20年时代奋进的过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无须百年沧桑,时代的车轮以惊世震史的速度滚滚向前。

      到现如今,天亮睁眼就挥舞手指启动手机“朕阅”般的乐趣,朋友圈里点赞如焚香般虔诚地澎湃热情。网络信息平台采用整合用户的“大数据”链接的“推荐”和各人偏好的“关注”的方式,为每一位用户量身定制,并前所未有满足每一位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一个人的二十四小时(1440分钟86400秒钟)里心魂可以遨游飘荡在数以万计亿计的信息传送中,善恶美丑以千变万化的方式层出不穷地呈现入眼球,主播明星亦或自己都可成为声色俱全的新崇尚“偶像”。恍惚间地球世界在巧薄的高科技设备里缩小了空间,在竖起“娱乐”大旗下,麻木着辨别和审美的神经,也混沌着是非曲直的界限,少了敬畏多了淡漠。一部手机俨然就是一个新的“庙宇”。

     

       1960、70年代的向阳店,还保留着许多同族叔伯兄弟聚居的大院落,保持北方典型四合院的建筑模式。按家庭分居北、东、西房,低矮的只有窗台门框可见灰砖的土坯椽木结构房,普通人家都是用砂灰(白灰和炉渣混合)筑顶,罕见的歇山顶瓦房是旧时大户人家的建筑。一间房三米宽四米深的空间里靠窗建大土炕,几乎再难有空间摆放什么像样的家具,大多是三代人同住两到三间房。南房一般更加简陋低矮,多用于储藏,西南角或东南角设置无顶旱厕。这样在檐前屋角见缝插针地搭建了鸡窝、猪圈,也有兔窝、羊圈。谷雨一过,放学的娃们就自动背起箩筐,直奔田野,喂鸡喂猪喂兔的野草,辨识得清清楚楚,当年的那群娃现在都已经是60、70岁了。

     四合院的庭院正房(面南背北)的建筑中央即是天地神位(一个庭院只有一个天地神位,俗称“天地爷”)。“天地爷”神位没有专用的建筑形式,只是在春节时用张贴对联的形式和“天高悬日月 地厚载山河”的神祇彩贴标注对“天地之大”的敬畏之情。

     《三字经》里有“三才者,天地人”之言,“三才”是指天、地、人三个方面,“才”在甲骨文中,上面以横表示土地,下面像才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取意为草木初生。人是万物之灵立于天地之间,体现了中国人就是最先超脱神崇拜而崇尚自然的民族。“三才之道”培育了千百年来华夏子民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体现对天地与自然持有极其虔诚的敬爱之心。

      按旧时风水学认为,门为宅院的气口,因此在院门内庭院里建造照壁具有挡风化煞,趋利辟邪的作用。旧时大多人家或直接以南房外墙壁作照壁,或垒简陋的土墙或砖墙为照壁。随着水泥建筑的兴起,照壁先是用一个大大的水泥塑的“福”字作装饰图,后来都用了彩画瓷砖,配合庭院建设风格表现宅院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寄托。在照壁前,供奉“土地神”(俗称“土地爷”)神位。在中国民间,土地神也被视为财神与福神,崇信“有人斯(就)有土,有土斯有财”(指有人手就可以开发土地,有土地就有财源)。旧时曾有人家在土墙照壁下方设计了瓦盖小方形空间,立土地爷偶像。后来也许是这个设计有失瓷砖彩图的整体美观而被每年春节的一张“土地生万物 地可发千祥”的神祇彩贴取代。

      庭院中的各住家户的厨房的灶台上都供奉“灶王神”(灶王爷)神位。自古民以食为天,祭拜灶神是民间虔诚注重的习俗。传说灶王爷的主要职责是掌管人间的饮食之事,监察人们的行为过失,负责向玉皇大帝汇报每个家庭成员的善恶表现。被举告者,大错则减寿三百天,小错也要折寿一百日。在艰难年月里,物质匮乏少有人家的日子过得无坎少磕,因此人们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时,人们除了上各种供品外,还要供上芝麻糖,目的是用糖甜润灶王爷的嘴,以便让他上天后甜言蜜语地多汇报自己的善行,体谅自家生活中的错事和过失,所以灶王爷神祇彩贴有“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之言。向阳店在每年腊月二十三一大早就进行“送灶神”的仪式,也开启了除旧迎新迎春过年的第一步。

      向阳店人在每年的春节大年初一的凌晨(天未亮之时)时分要进行“接神”仪式,在庭院中诸神位前摆放贡品(以蒸花馍为主,天地神位供奉“牛、羊、鸡形花馍”,灶王神位供奉枣花馍,土地神位供奉“猪头形花馍”,门神供奉普通花馍。然后这些花馍要留到正月十五的在“塔塔火”上烤着吃,美誉为能消百病。)焚黄表纸焚香行祭拜礼。其实圣贤的先民早就懂得神祇是一种象征,一种寄托,它用吉祥、威力和正义的光环,寄托着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和企盼。智慧的先民们本崇尚“以人为本”的生活宗旨,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功过是非之争议,人崇拜因而会出现时间的信仰真空和隔断。

      

      华夏神祇信仰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神是由人对死亡恐惧而建立,对一切人力所不能及的事与物,皆被神化。经过时间的演化,华夏族人把祭祀祖先与神祇崇拜结合起来,在人亡魂神化的构建过程中,使神与人之间有了亲密的关系,烟火成为人与神沟通的工具。这样具有超自然能对物质世界加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神祇既有亲切的形象又可超越时空地存在于人们现实生活中。“敬神如神在”,每逢春节的一次家庭式祭拜仪式,把敬畏、感恩、友善、勤劳等诸多抑恶扬善的因素,融在“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家教仪礼之中。

    太原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虽然四季分明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但冬春旱而多风,春季短暂且昼夜温差较大,春寒料峭,年平均温度为10℃左右。每年一过农历九月十六(10月中旬,向阳店盛大的庙会节之一),气温就开始转凉,低温要持续到第二年5月初(倒春寒)。旧时,村民们在收获玉米之后,也要把玉米杆拉回庭院里填满各个可存放的角落,以备冬季烧炕(家庭主要冬季取暖设备)所用。太原西山是产煤区,但由于成本昂贵,村里很少有烧得起碳的人家。做饭垒建土灶台,弃用大锅、风箱,一说是水土重,不宜烧草木烧饭(草木本也属于稀缺之物)。土灶灶口小,日常主要烧煤糕(一半煤粉一半红烧土搅拌成泥,用木框做模定型凉干),用湿泥(一半煤粉一半红烧土混合物)封火续火。

       冬日取暖(近6个月的时间)一直就更是困扰农村生活的大问题。虽然1990年之后,村里兴建了许多水泥房,住房空间扩大,很多村户人家烧起了土锅炉,但成本高又受烧炉时间所限,并不能彻底解决取暖难题。

      向阳店从2000年开始,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倡导,新建了向阳村村民委员会办公楼和室内大戏台,拆除旧大队部建筑和旧戏台,起步开发商品楼盘。大批量的村民欣喜地迁入新楼,既改善了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初步解决过冬取暖的难题),又实实在在地为提升生活质量铺开了新路。新楼空间格局无法按传统方式安排诸神位,大多数住进新楼的老一代村民,依然保持着春节回庭院“接神”的仪式。

      近几十年来,在年轻一代人用恐惧、漠视的态度鄙弃旧传统家神祭拜的过程中,神祇崇拜逐渐呈现隔断和真空状态,也即将落幕退场。诚然,几千年来形成的神祇崇拜已经显得非常陈旧腐朽,但敬畏、感恩、友善、勤劳、自尊、自信等诸多抑恶扬善观念,如何在当今日新月异经济繁荣、社会整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又将以怎样的家教新礼仪方式植播于童稚之心,来抵御摆脱物欲膨胀横流而思想价值观混沌的状态(现实中人们常常抱怨年节没有了“年味”、世风不古),值得贤辈人群思考。

二、 传统的礼俗事宴(待续)

三、操办事宴(待续)

四、上事宴(待续)

阅读 27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