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维易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海南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培训记实

创建于2022-11-16 阅读1171

  为帮助我省一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进一步理解、系统学习新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于11月14、15日在海南文昌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省级培训。

  14日上午9点,培训会开幕式正式开始。出席本次开幕式的有海南省教育考试命题和评价中心马向阳主任,海南省文昌中学段华松校长,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赵娜主任和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物理教研员王理想老师。

开幕式

  赵主任对各市县物理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省教培院将如此高级别、高含量的培训安排在文昌举办表示感谢!其次从三方面的“何其有幸”,表达了及时学习课程标准(2022版),完善和更新教育教学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是有必要且急迫的。最后赵主任预祝本次培训活动圆满成功,老师们稇载而归。

        王理想教研员对各市县骨干教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向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赵娜主任和王理想教研员发表欢迎致辞

14日上午

海南省教育考试命题和评价中心马向阳主任讲座《做新时期的“大先生”》

  马向阳主任以《做新时期的“大先生”》为题进行了讲座指导。马向阳主任先引古论今,旁征博引的对“先生”一词进行了诠释。通过自古至今的诸多令人敬仰的先生的经历、忧国悯民的胸怀、清贵的人格品质,让我们感受大先生们的为人、学识、人品,同时引发思考“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老师?”、“自己的物理教学宣言是什么?”、“如何做新时期大先生?”。

        马向阳主任说道:“在基础教育界,仍然有着令人作仰止观的“大先生”在!他们懂得学生成长规律、学科发展规律、课程和教学规律以及教师成长规律;他们能够广泛涉猎基础教育领域学术思想、学术理论、学术观点,具有基础教育的大视野、大格局、大担当、大情怀、大智慧;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基础教育对于人类进步、民族复兴、社会和谐、国家安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价值;他们是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教师专业引领者,是学生的“经师”和“人师”,是学生生命中的贵人!”最后,马主任对做新时期的大先生素养做出总结:

有目标--做执着的追梦人

有思想--做清醒的领航者

有行动--做勤奋的实干家

有学养--做文化的传灯人

有权威--做负责的表达者

有格局--做同伴的助推者

有仁德--做学生命中贵人

有成就--做不争的获益者

     

  活动结束后,海南省初中物理线上攻关团队与马先生合影留念,并请马先生题字勉励。海南中学正高级教师徐建华老师为马向阳先生题诗一首:      

                        缤纷杏坛一马君

填词最好沁园春。

化雨腾龙精教学,

润物回春广育人。

                        几席谆谆道书好

 半生拳拳行文淳。

 回首向来经行处,

 琼岛是瞻大先生。


14日下午

1.三亚教育研究培训院董时平老师讲座《双减之下的物理作业与讲解》

  三亚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教师董时平老师就《双减之下的物理作业设计》进行讲座,董老师以“双减与作业--教师必备技能--设计注意方面--作业设计案例--作业讲解--互联网+作业应用”为线索阐述了物理作业设计的理念。

        在讲座中董老师提到:“ 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各地各校要加大宣传推广使用力度,引导学生用好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

        在物理作业设计方面应注意到以下几点:紧扣教学目标、考虑学科特点、考虑考试风向、联系生活应用、避免语言误导、注意认知导向、结合实验检验、注重社会导向。


2.海南省农垦中学何静老师讲座《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海南农垦中学的何静老师分享的题目是以《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为例的《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何静老师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解读和分析,详细阐述了在设计这节课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在《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这堂课设计的过程中,何老师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没有限定学生的测量范围,让学生自由探索不同物距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何静老师认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最后何静老师总结道:“基于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确保学习内容的可接受性与挑战性并存。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3.廖元锡教授讲座《如何落实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核心素养目标》

  廖元锡教授的讲座题目是《如何落实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核心素养目标》,廖元锡教授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进行了深度解读,对核心素养的特征进行了总结。

        核心素养具有根基性--核心素养是每个人发展与完善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起基础作用的共同素养,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最关键的、有益于个人终身发展的DNA;具有整体性--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的整合性不仅决定了其学习获得具有系统系统性,也决定了它们可以在实践应用中相互交叉与整合,共同发挥价值;具有发展性--核心素养是天性与习性的结合,可教可学,在建构过程中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最初在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发展完善;最后廖教授还补充了一个利他性--素养是将人与教育交融共在,并落实于人,体现教育为人(自身),人为社会(服务)。

        对于“双基”、“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的理解,廖教授说:“双基与三维目标的关系、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前者是有转折性,说明彼此有冲突;后者是递进式的,两者有着高度的内部一致性。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超越。超越并非超出,核心素养并非因此就可以取代三维目标。现在似乎存在这样的认识,认为有了核心素养,就可以淡化甚至不用再看三维目标了,这是误解。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

15日上午

1.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三亚学校赵瑞冬老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三亚学校的赵瑞冬老师分享的题目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赵瑞冬老师以《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为例,准确分析课标要求,撰写本课的教学目标。随后结合核心素养和学生情况分析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还是整个初中阶段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用一节课的时间把规律探究出来,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需要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的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整理成像变化的规律。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更加全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科学实验素养。

       赵老师在分享过程中还提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教学中,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验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在自己的操作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入的理解,同时要对实验保持一种严谨的态度,形成科学探究精神,促进素养的提升。

        在实验报告中,赵老师特别指出了两点需要注意的,第一点是实验之前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目的是让学生在能正确观察像的前提下进行实验,不是因为操作失误导致观察不到像,也是引导学生知道实验结论的正确得出不只是操作过程的要规范,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也非常重要。

         赵老师在讲座的最后说道:“核心素养成为各阶段教学的重要内容,物理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实验对于整个物理教学乃至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大对物理实验的关注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实验中,动手实验,在操作过程中掌握物理原理,在深入理解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精神,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2.三亚市第一中学翁维易老师讲座《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来自三亚市第一中学的翁维易老师以《认识浮力》这一节课进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翁老师首先对本章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翁老师提到:“首先要从学生已有认识入手,找到学生关于本节内容的知识起点,去设计和展开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在教学开始时,要创设能给学生提供支撑性事实经验的真实情境,而不是在一些物理概念、物理公式和物理名词之上再去叠加一些新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经历概念建设或探索规律的完整过程,促进相应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的最后,要创设条件让学生解决真实的物理问题,从中认识物理学的价值和与生活、社会、科技的联系。”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浮力的产生原因”,翁老师利用水深传感器进行了教具自制--“浮力产生原因”定量演示仪,并解释道改进后的浮力产生原因演示仪是通过比较传感器传送的立方体上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值,直观显示浮力的产生原因。这样改进具有实验现象明显、视觉冲击力强的优点。教师用该实验教具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用已有的物理知识解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科技的进步对生活的影响,增加学生的物理学的热爱。

3.廖伯琴教授讲座《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及教学建议》

  廖伯琴教授分享的讲座题目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及教学建议》。廖伯琴教授通过网络联系,与文昌会场的教师们共同分析2022年版的物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内涵与变化,廖教授从“修订背景与思考”--“修订内容与突破“--“教学方式的调整”三个方面,逐步深入分析课程标准制定的深意与用途。

        课程标准制定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内容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在教学上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教育最终要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廖教授认为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描述,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同时对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活动、教材编写等具有指导作用。

15日下午

1.海南省国兴中学梁霞老师讲座《声音的特性》教学案例分析

  15日下午,来自国兴中学的梁霞老师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案例分析。梁霞老师以《声音的特性》为例,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目标分解:

1.通过观看视频和实物感知,认识乐音和噪音;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乐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3.通过讨论交流与分享,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提高环保意识。

        梁老师结合多种教育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度解读和分析,并以此为原则进行教学实践,最后结合了课堂教学视频讲解了自己的教学理念。

2.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物理教研员王理想老师《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王理想教研员的讲座题目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渗透》,王老师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海南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些学校存在物理实验室建设不够完善、物理实验员稀缺的现象,然后提出了一种极为有效的建议:可以组建学校里的物理教师轮值物理实验员,在每周的教学研讨会上确定本周的实验题目后,由一位老师专门负责本周实验室的器材管理、摆放、课表安排等。通过发挥教师的力量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王老师在讲座中提出:将初中物理的21个必做实验分为测量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测量性实验应以展示测量中的转化方法为目的,需要将九个间接测量量转化为相应的直接测量量,然后再根据物理规律求出间接测量量。转化过程中的推理及依据对发展学生思维和实验能力具有重要价值;而探究类实验更强调利用探究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侧重一种程序性的知识。王老师对两种实验的特点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教学建议。

3.原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罗基鸣老师讲座《重视变化,从容应对》

  原省教培院副院长罗基鸣老师压轴出场,以《重视变化,从容应对--初中物理新课标学习的几点思考》为题进行讲座分享。罗院长在讲座中提出从三维目标转变为现在的核心素养目标并不是因为原本的三维目标不好,而是在过去十年中教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出现了异化,原本三维目标应该落实的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落实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虽然也写在教学设计中,但是并不能与课堂教学环节一一对应起来。优秀的教师在没有提出新课标之前,其实也在自己的课堂中落实了现在所倡导的具有育人功能的核心素养目标。

         所谓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重要的是教师的素养有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只有教师的物理学科素养高度达到要求,才能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教师素养的培养并不只是依靠教学年限、几场教学培训就能显著提升,物理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广泛吸纳大量的学科知识、人文素养,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才能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中牢牢把握物理学科的本质,实现物理学科的教育价值。

  培训最后,王理想教研员对各位教师表达了深厚期盼。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此次培训,不仅是理念上的提升,更是行动上的指导。教师们将深入学习新课标,把握新变化,践行新理念,胸怀理想、手握本领、勇于担当,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打造更高效的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育心康体健的新时代行健少年。

图片:翁维易、何静

编辑:翁维易

审核:王理想、何静



阅读 117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