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为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高效课堂,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交流的机会,5月10日上午,我校生物组教师郭玉在多媒体教室开展观摩课。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top.ea6633f.png)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流的管道——血管》。郭老师教学目标明确、设置合理、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频繁,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重视学生对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的培养。
降低难度,创造机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和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被肯定者。”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使他们在努力的同时能够产生一种成就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自尊感、自豪感,不断完善自我,扬起自信和进取的风帆。
而对于一些特别难的题目,郭老师想尽办法把学生吸引过来,使他们兴趣盎然地解决问题。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问题,提示他们认真读题,了解题意;对于有进步的学生,郭老师不惜喝彩和掌声,给予他们肯定,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课堂中,利用小游戏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巩固与理解,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课堂教学中,对于难解决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往往有效,因为学生之间因为年龄相仿很容易沟通。这种学习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使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获得发展。这样的合作学习,讨论的结果是大家的,且因为“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问题的解决往往很快,学生也会因为自己参与其中而感到快乐,更乐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top.ea6633f.png)
公开课结束以后,各校领导与老师对这节课进行研讨。由文来中学纪振纲校长主持活动,郭玉老师进行了自己的说课反思。
文来中学主场,林业中学、兴隆二中、洼兴中学、榆树中学、万发中学各位领导及生物教师参与了听课、评课工作。
各位老师开始畅所欲言,谈收获,说反思。
评课环节,各点评老师对授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亮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1)问题的价值度。郭老师问题讲的准确,答案明确,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去观看实验视频,问题由浅入深。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围绕教学重点提出问题。
2)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学生单个朗读、齐读、小组讨论、小游戏等形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既达到了全员参与,也达到了思想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3)教师的指导度。在学生展示问题答案的过程中,郭老师能够及时的回应,比如讲解静脉掰的作用,讲解的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郭老师的这节课亮点颇多,值得借鉴。
4) 实行赏识教育。对学生提出与回答的问题给予积极肯定的态度。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频繁,教学效果较好。
5) 语言最大的特点是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让学生一听就知道哪里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语速上的变化能够使学生改变对一个问题的关注程度。
本次公开课为教师提供了学习平台,又为全体教师互关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希望全体教师能以此活动为契机,在活动中不断碰撞出教学的火花,凝聚起育人的智慧,共同书写好教育的奋进之笔。
回首过往,勤奋踏实,
努力成长,展望未来,
昂扬向上,求真务实。
愿我们一路耕耘一路歌,
且迎风雨且徐行。
我们携手共进,凝心聚力,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