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有方,临“震”不慌

杨子莹
创建于2023-05-11
阅读 55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增强学生们的安全意识,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的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2023年 5月11日上午(大课间),辛庄小学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了逃生演练活动。

为了搞好这次逃生演练活动,成立了李刚贤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逃生演练方案,为了保证在活动过程中不出意外,明确各个年级的具体疏散路线。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各班组织教育,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李刚贤

副组长:田启堂 

成 员:各班班主任

(2)各班负责人:

各班当堂科任教师、班主任

职责: ①、“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学校操场。

③、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科任教师协助,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全校师生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得收拾任何物品。

2、疏散集合地点:在广场集中,如情况需要,再听从现场指挥安排。

3、疏散顺序:

教师组织学生排二列队伍疏散到楼前广场。

六,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

2、上课教师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演练时间为1分钟。

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

4、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七、紧急疏散。学生听到总指挥长发出地震信号(防空警报声)后,教室内的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迅速用书本、书包或用手抱住头部迅速而有序地从教学楼中疏散到操场等安全地带,整个疏散过程仅用时不足五十秒。

八、小结。从逃生演练过程中,发现问题(如连跳几级台阶、没有护头等)及时给予指正,做到安全第一。

通过这次逃生演练,使全体师生更加熟悉学校制定的地震安全预案,掌握了基本的逃生技能。在逃生演练中,全体教师能按预案做到各司其职,临危不乱。总之,本次演练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阅读 55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