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收获,“学”习提升------高新区赴武汉常青树集团跟岗研修小学数学汇报交流研讨活动记

北京市八一学校保定分校
创建于2023-05-11
阅读 53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提升高新区县域教育质量,促进对接名校有效性,落实“1530”工程,展示对接成果成效,惠及更多师生,高新区组织举办了本次数学学科教育部县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工程--高新区赴武汉常青树集团跟岗研修小学数学汇报交流研讨活动。北京市八一学校保定分校数学教师参与了本次交流研讨活动,积极学习,认真记录,总结提升。

     汇报交流研讨活动分为以下三个环节:环节一:马继红老师《稍复杂的排列》环节二:姚显亮老师《小数的初步认识》环节三:赵珊老师:赴杭州天长小学学习心得分享

  第一节课是马继红老师的公开课,授课内容为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内容。《稍复杂的排列》,其思想方法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数学知识,而且也是学习概率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好素材。

(一)课堂引入:马老师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用谈话的方式引入课堂,思路清晰,言简意赅,层层递进,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好扎实的铺垫。

(二)活动设计:使孩子在“辩中学,在学中乐”,体验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理念,结合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理念真正接轨。在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展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留意到,在教学中,马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摆一摆,怎样摆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分享各自的想法,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教师在展示中倾听、点拨和指导,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展示汇报:在学生汇报各种方法的过程中,马教师始终抓住一条主线引发学生的思考,即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凸显有序思考的重要性,这也体现了排列数学思想的精髓,那就是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最后在展示完毕后,注重对方法的总结,得出了如下的排列方法: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位置交换法等方法。

(四)练习题设计:采马老师用贴合实际生活中的排队照相问题,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排列的方法,以及有序思考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不仅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还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整节课马老师一直都为学生创设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情感,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活动操作中感受,在活动操作中获得成功。

  第二节课姚显亮老师的公开课,授课内容为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十进位值制和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虽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相关内容,但由于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如平时购物商品的价格、测量体温、身高等都能看到小数,但学生仅仅通过这些理解小数的本质意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一)情景动画引入:从小猪佩奇家人抢红包,找准知识切入点,引出小数。

姚老师用从现实生活情境入手,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使小数的意义建立在实物模型之上,既自然地引入了新课,又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二)探究小数:利用抢红包这个实物模型,并让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小数,学生能够凭借自己有的小数经验,自主完成读小数和写小数的学习,再以此为逻辑基点,学生便能自主完成数小数的活动。情境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的生活,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兴致勃勃的投入到新课的学中。姚老师不仅让学生在会认、读、写小数的基础上,并尽量把构建小数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用孩子们易懂的方式表示出来。

(三)多种教法学法运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第一次活动中,姚老师借助米尺、人民币和正方形,学生在多种具体情境中将小数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关联,从生活中的数量相等过渡到分数与小数的相等关系,形成对小数意义的理解。通过类比、抽象、概括及形式转换,从具体的量过渡到抽象的数,从有单位的小数到没有单位的小数,从数与形的有机结合,建立起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引领学生在数学化和生活化的认知丛林中探索,练习中通过身高的变化,唤醒学生对“逢十进一”计数规则的经验,从而需要建立新的计数单位,展现了个体联系已有认知经验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在第二次活动中,姚老师利用学生认识人民币的经验和知识来教学,以此来促进学生对具体量的十进分数向小数转化,从而初步渗透小数的意义。

在第三次活动中,姚老师引出数轴这一抽象模型,用小数表示出数轴上的点,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逐步建立小数的概念。

(四)讲练结合,夯实知识。让学生在导学单上画一画、涂一涂、填一填,

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并在展示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姚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他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基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知识。本节课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生成,旨在通过对小数意义的探究,沟通小数和整数,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到实际位置在负概念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这节课很好的沟通了小数和整数、小数和分数以及把十进制记数法迁移到小数,如果能把小数的产生必要性进行进一步的渗透,在测量小红身高的环节,可以将问题设计的再开放一些,让学生感悟到小红的身高比一米多不到两米,这时,就需要将一米到两米之间的部分再平均分成十份,如果还不能确定小红的身高,就要再细分下去,就更能准确的确定小红的身高,也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小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的价值。

  同时,两位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学习课改新理念,打造课堂新样态》的学习分享。在分享中体现了广育课程、文化育人、以生为本、精品教学。校本课程,基于本土,开发拓展。同时教师时刻存有问题意识,保留研究意识。

  最后是赵珊老师赴杭州天长小学学习的心得分享。赵老师用一个个具体的数学案例告诉我们:学科实践不等于学科+实践,而是用实践,在实践中去学习,而不是学习之后再去实践。“习学”实现了学和习的翻转,应该是学习化的实践-将做题转化到做事,最后转化成做人,真正让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的过程。学科实践是具有学科味道的实践,跨学科,跨来跨去还是自己的课,不能成为整合课。学科实践一定要有课堂的味道,也就是说要有指导,教学实践一定是有效指导的实践。

  本次交流活动学习机会难得,我们每位老师都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学习。并将收获和感受进行梳理,以便再次提升学习。通过本次武汉跟岗教师汇报交流研讨活动,我校教师收获颇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学以致用,不断反思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并做到以下几点:

1、组内教研充分备课,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准确把握一节课的重难点,并通过什么样的活动,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2、课堂情景引入要新颖、形式多样,快速抓住学生眼球,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3、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要精炼、准确、恰当,点拨及时,层层深入。

4、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导学生自主的去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5、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时,根绝学生特点,明确每个人的分工:操作、记录汇报、监督的人员安排......

6、习题设计安排,学生不仅能解决课堂中的问题,还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

7、及时总结,方法提升。

  不经千锤百炼,何来精彩纷呈。好课是“磨”出来的,磨掉了稚嫩和不成熟,收获了成长与蜕变。磨课的过程是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与新课标对话的过程,是在与同事反复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在教学中利用好多媒体,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塑造其核心素养,我们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北京市八一学校保定分校数学组

阅读 53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