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2023年5月9日至10日,重庆市渝北区双湖小学校五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以“赓续传统文化,安防成就未来”为主题的研学活动,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日清晨,全体师生顺利抵达合川友军国家级综合实践基地,集合整队完毕后,开启了今日的研学活动。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石磨最初叫做硙(wei),汉代才叫做磨。是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石磨豆浆,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饮品,最早的豆浆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制作。豆浆营养非常丰富,易于消化吸收,与西方的牛奶不同,豆浆是非常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食品。
通过这项活动,同学们亲身体会到了磨豆成粉的快乐,并品尝到了自己亲手碾磨的新鲜豆浆,自豪感十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脸谱艺术有很多种类,川剧脸谱也有具体的象征,同学们通过绘制脸谱并着色,了解了各个脸谱不同的象征意义,在快乐中又取得了一份文化收获。
一人颠球容易,一群人颠球却很困难。击鼓颠球考验的是同学们的团结能力和应变能力,同学们积极参与,相互配合,留下了一个个深刻的背影。
同学们来到地震小屋,通过了解地震的种类、地震序列、地震波等相关知识,身临其境体验地震小屋,直观感受震感,促使同学们能够在地震来临时使用正确方法逃生,增加安全知识,提高生活技能。
篝火在静谧的黑夜中闪耀着光辉,火星蹦了出来,飘向空中,绚烂美丽。大家以这种民间传统的欢庆形式,欢迎同学们的到来,所有同学都沉浸其中,尽情欢唱,欢声笑语弥漫了整个夜空。
为了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消防逃生常识,切实树立消防意识,真正掌握好消防安全知识,提高自身自救能力,我们开展了消防演习课堂,通过体验消防演练灭火,帮助同学们掌握快速穿戴防烟面罩的方法,通过身临其境感受灭火,进一步认识火灾、学会如何安全逃离现场,深切感受遇到火灾紧急逃生的紧迫感。
泡菜,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100多年以前。《尚书•说命》记载着制作盐渍泡菜的方法,“欲作和羹,尔惟盐梅”。泡菜的制作工艺,是中国悠久而精湛的烹饪技术遗产之一,不同地区泡菜食材不同,风味各异,主要与当地的气候和饮食习惯有关。
今天,同学们通过亲手制作泡菜,了解了我国悠久的传统美食工艺历史,增强了文化自信,提升了自我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打糍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而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糍粑是一种信物,圣洁的食品,糍粑的黏结成团,喻示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的幸福甜蜜;糍粑成大小圆形,喻示着人们“有缘”、喜庆、吉祥和团圆,当然吃着圆圆的糍粑就象征着全家和和气气、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打糍粑”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一种“情谊”,它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更让我们感受到彼此之间的温馨氛围。它是众多活动中一种珍贵的文化经典,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温暖彼此的心灵。
户外挑战项目是孩子们最喜欢,同学们体验了小火车、摇摆船、旋转车等项目,玩得不亦乐乎,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多么纯真可爱!
真人cs通过分组开展,提高学生们团队协作,促进学生交流,有助舒缓压力,释放主导人类愉快感觉的荷尔蒙,同学玩得不亦乐乎。
每一段旅程的终点,都是下一段旅程的起点,愿同学们带上感恩和敬畏,带上梦想与希望,带上责任与力量,一路向前!奔向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