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守传统文化主阵地,传承中华经典文化基因,提高学生的戏曲艺术修养,深化学校戏曲教育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
2023年5月10日上午,由郾城区委宣传部、郾城区教育局主办的2023年郾城区“戏曲进校园”活动来到了美丽的郾城区第二实验小学。
开 场 致 辞
上午10时,演出拉开帷幕,首先是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臧卓致辞,臧部长对各位艺术家们的到来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市委宣传部马光辉科长莅临现场参与启动仪式。2023年郾城区“戏曲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正式启动。
艺 术 盛 宴
《花木兰》讲述的是我国古代北魏时期,巾帼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年老体弱父亲从军平乱匈奴入侵,在军中十二载未露女儿身,立下了赫赫战功,保家卫国的故事。今天参加演出的小花木兰,个个英姿飒爽,怀抱强国有我的少年梦想,瞧,她们来了!
穆桂英,是戏曲《杨家将》中人物。原为穆柯寨木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她五十岁尤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脸谱生、旦、净、丑知识讲解。戏曲行当的名称及脸谱扮相。戏曲角色的分行十分细致,早先分为十行,后来才归并为生旦净丑四行。
《铡刀下的红梅》讲述了在1947年的云周西村,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像一株傲雪的红梅迎风绽放,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书写“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瑰丽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在重庆市歌乐山下,在白公馆、渣滓洞,在中美合作所,革命先烈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中华民族铸就了一个巨大而崇高的形象,我们的江姐就是其中一个。
现场讲解画丑角脸谱。丑角脸谱,绘式简单,虽然样式不多,但比起生行的抹彩、旦形的拍粉晕脂要复杂一些,样式也不象生、旦那样单一,俗称小花脸。小花脸是用专业戏曲油彩彩妆颜料白色或少加粉红,绘于人面中央,色块形状像豆腐块,枣核形,瓶形、腰子形等样式,加以简单渲染,可以望形定名称。
《沁园春·雪》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段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毛主席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段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戏曲唱腔更是激情奔放、优美圆韵。
古装戏包青天,是北宋期间官居开封府尹面如黑墨心底明镜的包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为平民百姓秉公断案公正廉洁,不畏权势,刚直不阿,被天下誉为:百姓头上的青天。包青天戏剧扮相是净角黑脸:黑色一般表示刚正耿直的人物、正义凛然的艺术形象如包拯、张奎等。
戏曲老师们用深厚的艺术功底,清脆悦耳的唱腔,灵动的身姿,娴熟高超的演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现场师生无不被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吸引,时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本次“戏曲进校园”活动让师生们在潜移默化中亲身感受到戏曲艺术的无穷魅力,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让孩子们从小意识到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这样的戏曲之美中增加对祖国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树立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