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

启盼幼儿园
创建于2023-05-10
阅读 77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地震的成因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地震是指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因人为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震动。除了自然之外,人为的活动(如矿山爆破、地下核爆炸等)也会诱发地震。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每年约有500万次。一般情况下,3级以上的地震人们才会有感觉,7级以上的地震则会造成巨大损失。

二、地震的危害

    1.城市:建筑倒塌、地下管线断裂、燃气泄漏、水源污染、人员伤亡。

    2.山区:山体滑坡、水库垮坝等。

    3.海上:海啸、风暴潮等。

三、地震前征兆

  1.动物异常:大量蛇爬出洞迁移;家禽家畜不吃不喝,狂叫不止,不进窝圈;大量的老鼠白天出洞,不畏追赶;动物园里的动物萎靡不振,卧地不起等。

   2.出现地光和地声:地震前的很短时间里大地常会突然发生彩色的或强烈的地光,还可能发出轰隆隆的或像打雷般的巨响。

   3.大气异常:地震前,尤其是大震前,往往会出现多种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怪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骤然增温或酷热等等。

   4.大自然的报警: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习惯称之为地声。

四、地震逃生方法

(一)在家里如何避震逃生

      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二)在幼儿园如何避震逃生

    1.正在上课的幼儿,震时迅速将书包放置头顶,躲避在课桌下。地震停止时,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

    2.在操场或室外的幼儿,应原地蹲下,双手抱头,注意避开危险物和高大建筑物。

(三)公共场所避震注意事项

     1.在商场、影剧院、展览馆、体育馆等场所遭遇地震时,千万不要拥挤,避免因相互挤压而导致人员伤亡。

    2.地震时,就地蹲下或躲在椅子及坚固物品旁边,注意避开悬挂物,用包或手护住头部。

    3.乘坐电梯发生地震时,迅速将电梯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电梯一旦停下,便迅速离开。

    4.所有室内人员都应在初震之后迅速撤出,到广场、应急避难场所等空旷的地方以避余震。撤到室外后,应远离高压线、变压器、高大的建筑物、山崖、河边等危险地带,迅速转移到空旷的场地或应急避难场所。

五、地震自救方法

   (一)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二)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三)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阅读 7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