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踏着初夏的韵律,迈着轻快的脚步,5月6日,我们工作室全体成员一起参加了2023“名师之路”暨“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活动。这还是我们工作室首次参加如此大规模的线下活动,我们不免紧张但又满怀期待。
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朝阳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吕晓范、办公室主任刘广辉、语文教研员白伟老师,朝阳县南双庙中学校长李国恕、副校长寇永环、仇文奎等领导,还有朝阳县初中语文学科四个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部分工作室成员所在校七、八年级语文教师共60人参会。
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各方人马的大力支持。感谢朝阳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带头组织,朝阳县南双庙中学的热心承办,以及各位老师的积极参与,才有了我们今日精彩纷呈的教研之旅。
第一节是由我执教的《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心灵——<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课。我在平时授课时就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朗读、背诵、积累古诗词,这次更是鼓励学生自选主题,以绘制手抄报,绘画,排练歌舞等形式展示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课堂上同学们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他们站在讲台上落落大方,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声音洪亮饱含感情。课堂中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小高潮。
隋国钰同学朗诵岳飞的《满江红》激起所有同学的共鸣,全班同学不由自主的齐诵;
李金择、李梦和徐慧莹同学设计的画,同学们兴趣浓厚的为他们配上了合适的古诗;
姚清柳等五位同学编排的歌舞《知否知否》让同学们眼前一亮,古典诗词还可以与现代音乐这样碰撞;
表现优秀的孩子还有很多:气场不俗的徐艺萌,配合默契的耿雪婷、宫婉莹,不服输的韩磊……这节课,让我看到了孩子们多才多艺的一面,看到了他们那更优异的精神品质,也看到了自己平时上课的不足。今后教学中,我要为更多的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多的舞台展示他们的才华,对他们的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
第二节课是由我们工作室的李萌老师执教的写作课《凡人小事见真 尽善尽美达情》。李萌老师虽然才教语文三年,但她教风老道,见解独特,心思细腻,自信沉稳。她带领着孩子们一起从经典课文入手,欣赏名师大家与“凡人小事”的故事,结合身边真实生活,重新以一颗积极向善的心出发,自然流淌出文字之美、生活之美、人生之美。
课堂上她自信的气度,无形中鼓舞了孩子们;她亲和的话语,让孩子们打开了心扉;她适时地引导,让孩子们重拾了记忆中那些被忽略的凡人小事,文章水到渠成,情感自然流露,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了人间的真善美。
从她的课堂中,我发现原来鼓励孩子的话语可以那么丰富,情到浓时的一个拥抱,代替了千言万语,却最温暖人心。一次次地掌声,是一次次的肯定,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第一次合作就可以那么默契,这就是老师的个人魅力,这种魅力来源于教师不断地自我修炼,自我提升。
这两堂课,无论是领导老师,还是每位学生,听得都无比用心。课程结束后,基层带队领导和与会老师积极发言,表达了自己的感想。
我们工作室的指导老师白伟首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接着又做了《“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语文主题活动专题讲座。每一次倾听白老师的教诲,都是一次收获和再播种的赋能。“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白伟老师始终启蒙、引领着我们,将一池绿塘清荷,摇曳如迢迢璀璨星河。
我们的工作室,是朝阳县第三批语文名师工作室。前两批工作室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我们要积极地向他们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属于我们的特色。
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工作室的每位成员都收获满满,感触颇深。她们在自己的体会中写道:苏桂娟:“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坚持就能穿越平凡,合力就能成就绿荫,用心就能创造伟大!”; 李萌:“教师与学生是一场珍贵且美妙的缘分,我愿在三尺讲台,陪孩子们几载寒暑,沐浴桃李芬芳,共赴似锦未来!”;宫莹莹:“ 我们的花园虽小,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播下一颗种子,一定会收获希望! ”;马丽丽:“这是一场充满了文化力量的修行,旨在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灵魂影响灵魂。终身学习,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郭健:"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 ;邵岩:“见贤思齐焉。见贤,我们总是在自省。”;郭娜:“教师只有满载而归,才有砥砺前行的勇气。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这样的教研活动,借“名师之路”的绿意,享语文教学的春暖花开,开一树辉煌,让我的课堂更加灿烂、精彩!”;杜淑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很多东西需要在今后教学实践中慢慢体验、总结、运用”。
我们的团队才刚刚起步。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坚持就能穿越平凡,合力就能成就绿荫,用心就能创造伟大!从脚下起步,做好能做的。相信我们的工作室在各位领导的带领下,在各位教研专家的指导下,在工作室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开创一片新的教育绿洲!
撰稿:苏桂娟
摄影:肖德欣
审核:白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