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亮风采,思维碰撞促提升——周口市纺织路小学三年级语文组“同课异构”交流研讨活动

刘媛媛
创建于2021-09-14
阅读 2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上没有两片 完全相同的树叶。” 对于相同的课程,每个老师有应有其多样性的教研和教法,若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互交流和研讨,对于学生来说这堂课可能是一堂精彩纷呈,富有趣味,高效统一的课堂。 

         因此,为了进一步优化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更有趣味和特色的课堂,使我校能更好形成相互探讨、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2021年9月14日上午,周口市纺织路小学三年级段语文组迎来了“同课异构”的教育教研活动。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在全校“同课异构”交流活动的进行下,三年级组语文老师围绕《秋天的雨》一课展开了激烈的交流与讨论。

         范苒老师指出,语文教学重在情景教学,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情景激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去闻秋天瓜果香甜的气味,去听秋天的雨告诉动物们冬天快来了的声音。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去感受秋天雨的美妙。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李晓伦老师认为语文教学重在朗读。我们应巧妙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如果孩子那爽朗的朗读声在课堂里如音乐般悦耳动听,就真正达到了“读”的教学目标。

         赵爱红老师对教材解读深刻,她提出可以引导孩子们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快速找出文中的重点,不仅节省了时间,也使学生们能很快明白其中的含义。也可以让学生们能自己动手写出一首美丽的小诗,这样既增加了孩子们的信心,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史永红老师指出,我们可以聚焦难点问题:比如: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画出中心句,引导学生学习概括,梳理脉络。让学生的预习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实现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三年级语文组老师们每位都很诚恳地对《秋天的雨》一课的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讨论热烈,见仁见智,不溢美,把各自的想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在对比与讨论中大大提高了大家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在讨论会上,刘媛媛老师记录下整个讨论过程……

         同课异构正是基于教师丰富的个性和知识结构,从而对文本进行多向度的解读。精心打造的同课异构,不仅是对学生定式思维的突破,也是老师教学模式的变革,它是对文本教学过程的一种重塑,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认知性阅读走向创新性阅读,从知识培养走向内在人格塑造。

  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一次教研活动,一次成长,此次“同课异构”交流活动,老师们交流思想,分享智慧,碰撞出不少思维的火花,让我们感受到了教与研的快乐。让我们一起努力,博采众山之石,牢筑教学的城池,为学校教学教研的提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参会人员:三年级组全体语文老师

                                                          摄影:阮伟

                                                      文字:刘媛媛


阅读 2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