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第六次主题《母亲》

狄仁杰wy
创建于2023-05-08
阅读 131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母爱是什么呢?

     若干年前,出生之前她就急切的等待着我,一声哇哇啼哭让妈妈从此“受罪”多少年后,在我成长中呵护着我,环绕纠缠着我;烦恼留下,把快乐给了我;把艰辛留下,把幸福给了我;把操劳留下,把健康给了我;把痛苦留下,把爱给了我;这种爱甚至是渗渗入渗出入我每一个毛孔,直至耗尽她自己—《这就是妈妈》

       5月14日母亲节即将到来,我们小组围绕母亲节为主题来阅读《孟母和孟子》的故事,通过阅读来感受母爱是一泓深深的潭。无论家有多少纠葛,她总是以容纳百川的胸怀,默默忍让。那宽宏的气量,那包含的品格,让家和睦泰然息事宁人。用尽自己毕生的精力,耗尽自己华美的青春,全力谱写了母爱这首无言的歌。

       母亲,是一个用行动来诠译爱的人,她的每一个动作中都包含着深深的爱。

03:43

逆流而上”小组第六次读书会流程:

1、形式:线下


2、时间:5月8日19:00-20:30

(时长:1.5小时)


3、与会人员:邓婉馨、陈宪、王宸宇、张明溪、邓皓宇、李雨阳


4、书目:孟母与孟子的故事


5、阅读方式:

(1)大家轮流分享:

李雨阳:

      孟母的胎教。

      有一个“买肉啖子”的故事,里面有关于孟母对孩子的胎教,以及如何教育小孩子养成诚实不欺的优秀品德。

孟子小的时候,一次正好赶上隔壁的东邻居家杀猪。小孩子求知欲强,天性又爱吃好东西,他就问妈妈:“他们家为什么要杀猪呀?”孟母既买不起好吃的,又心疼孩子,就骗他说:“那是为了让你吃上猪肉。”

孟母说完后立即就后悔了,心想:"我怀着这个孩子的时候,每天都是严格修己。每次席子摆得不正我都不坐下,每次肉割得不正我都不吃,这么严格的胎教,都是为了儿子从小就走正路。现在他刚懂事,而我却想要欺骗他,这不就把孩子教坏了吗?"

于是,她把家里不多的钱都收集了起来,真的去邻居家买了肉,做给孩子吃。

孟母的胎教就是以身作则,修身示儿,而且说一句话就必须兑现,绝不欺骗孩子

2、陈宪:

       为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惜多次搬家。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孟母深知环境对一个孩子的巨大影响,尤其是对孟子这种天性聪明,求知欲极强的孩子。

孟子小时候,见什么学什么。家的附近有块墓地,他就跟着人家学跪拜哭泣的游戏;家在市集边上 ,就跟人家学鞠躬招待、讨价还价的游戏。孟母见了孩子这个样子,就一次一次的搬家。直到最后,他们搬到一所学校附近,看到孟轲跟着大家一起学习守秩序、懂礼貌、喜读书的好习惯,孟母才罢。

3、邓婉馨:

       断机杼的比喻教育,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中国的启蒙读物《三字经》,从南宋开始,改了许多次版,但是“孟母断机杼”的故事,却始终排在第一位。

一次,小孟轲逃学了。孟母就咔嚓一下,把织布机上的梭子剪断了,然后严厉的教育他:“梭子断了,布就不能织了,学习也一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才能获得成功。”

俗话说“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又说“一天不练手生”。孟母的话对学习来说,无疑是至理名言。

后来,孟子十五岁时,孟母为孟子找到了孔子的孙子子思为师。从此,孟子在子思门下埋头苦读了五年,学问德业突飞猛进,终于继承了孔子的衣钵。

4、王宸宇:

       孟母关于“夫妻之道”的家庭教育。

有一个“孟子休妻”的故事,说的是孟子长大娶妻之后。他自从学了一些圣人的道理,觉得自己的知识越来越渊博,就看不上家里妻子的一些作为了,结果让孟母狠狠的“削”了一顿。

一天,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个人在屋里“踞坐”,孟子见了,老大不高兴。(“踞坐”就是两条腿平伸,或交叉着,人像个簸箕一样。古人讲究行住坐卧的礼仪,“踞坐”在那时候,是一种不雅的坐姿)

孟子气冲冲的跑到母亲的屋里,跟母亲讲:“我的妻子不守礼仪,休了她算了!”

孟母问:“你这是为什么?”

“因为她踞坐了!”

孟母又问:“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我亲眼见的,还能有错?”

孟母见儿子用礼仪之道,给自己的老婆“上纲上线”,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以礼仪之道,开导儿子对待夫妻关系上的错误观念。

5、邓皓宇:

       孟子事母,以及后世对孟母的评价。

孟子事母至孝,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教诲之恩,五十五岁在齐国任客卿时,他回故里迎接母亲到了齐国,晨昏问安,母亲生病他都亲自侍候汤药。

次年,母亲病死于齐国,孟子悲痛万分,他扶柩归将母亲葬于老家。同时,他刻了一尊自己的石像,为母亲殉葬,并在家乡守墓一年。


6、张明溪:

      孟母去世后,与孟子的父亲合葬于邹城北25里的马鞍山麓,后人认为孟子成名,是孟母三迁教子之功,故林地称“孟母林”。在孟子故里邹城市,至今仍保留着马鞍山孟母墓、凫村孟子故居等祭祀孟母的地方。

孟母教子的影响,在历史上颇为深远。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刘向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用名词。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晋朝的左贵嫔都曾作《孟母颂》(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历史学家,也是班固的妹妹)。

写给妈妈的信:

阅读 131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