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预习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莫负韶华
创建于2023-05-08
阅读 23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落实预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提升教师设计、指导学生预习的能力,5月5日和6日,“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前预习课题组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研讨课活动。

       5月5日早上第一节是郭永记老师和二(2)班同学带来的《大象的耳朵》。郭老师通过批阅学生预习单的情况,设计了本节课的三个教学重点:1、讲解复习学生容易读错的词语。2、大象的耳朵是怎么改变的?3、结合实际生活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郭老师主要按照“大象为什么要改变想法——怎么改变——改变后导致怎样的后果——大象最后如何改变”的教学思路展开。首先,引导学生借助图片了解大象耳朵的特点,为后文与其他动物耳朵的对比做铺垫。然后,体会大象为什么要改变想法,读好小动物和大象的对话,最后引导学生了解大象是怎么改变的。最后升华主题: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张凤梅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我们家的男子汉》,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张老师围绕语文要素“用串联小标题的方式概括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设计了三个板块:1、认识什么是男子汉,引发疑问:为什么称一个0-4岁的孩子为男子汉?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学习用串联小标题的方式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抓具体事例,感受男子汉的特点。在具体教学中,张老师根据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概括课文内容不够精炼,抓典型事例时只会照原文写下来,不会概括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来逐一突破。先出示有典型问题同学的作业,带领学生进行修改、概括,体现了“以学为主”“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杨艳老师所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13课《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两茎灯草》。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课前杨老师精心设计预习单,带领学生进行预习。课上杨老师主要抓住严监生的一个经典动作——“伸着两个指头”进行教学。围绕两个指头,严监生的众亲戚进行了猜测,从严监生的反应中一一否定了他们的猜测,最终由赵氏点破了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的真正原因,是点着两茎灯草,恐费了油。再结合《儒林外史》中严监生殷实、富裕的家庭背景,与当前严监生的行为形成对比,刻画出一位吝啬鬼、守财奴的形象。最后学习写法,让学生掌握抓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进行仿写。整节课结构紧凑,既学习了课文内容,又学习了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为习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廖荣仙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6课《田忌赛马》第二课时。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围绕这一要素,课前廖老师设计了预习单了解学生的学情。教学时根据学情,首先抓住“田忌赛马获胜的原因”和“孙膑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两个问题,带领学生一步步感悟孙膑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接着带领学生“跟着作者学表达”,抓住田忌赛马的起因、经过、高潮、结果,梳理出写作顺序,提出对应的表达方法:遇到问题-观察分析-验证过程-解决问题,提炼出习作六的写作思路。整节课重难点突出,既学习了人物的思维,又学习了表达方法,为习作写“探险故事”提供了表达模式,是一节很好的优质课。

        杨善舒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16课——《宇宙的另一边》第二课时。课前,杨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预习准备工作: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同一个主题的古诗、成语、词语,摘抄在读书笔记里作为仿写的素材,并指导学生进行初步仿写。课上,杨老师紧扣本课的语文要素“感受课文想象的大胆和奇特”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抓住“宇宙这一边和宇宙那一边相反”的想象方法,体会文章想象的大胆和奇特,并着重品读文中典型段落和句式,搭建想象的支架,融合预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仿写作品的交流、推荐、展示与评价。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紧扣语文要素“感受课文想象的大胆和奇特”来展开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示范、引领,让学生体验到想象的神奇有趣,进而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5月6日早上,洪丽漫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第一课时。课前洪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充分预习,课上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词句品读,在读中体会、感受世界的奇妙。先放手让学生“画出令人感到奇妙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教师再进行引导,能体现“以学为主”的理念。最后如果能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奇妙事物,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就更完美了。

        廖常娇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15课《自相矛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前廖老师带着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基本能理解这篇文言文的大致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这个小故事。课上廖老师抓住楚人的语言,然学生进行“叫卖”,体会楚人思维的混乱,理解“其人弗能应”的原因是“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从楚人的思维中明白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能相互抵触。另外廖老师还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感悟自相矛盾,进而领悟寓意。

         谢金香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课前谢老师先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读熟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完成预习单。通过对学生预习情况的分析,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1.复习词语;2.观看海底视频,讨论海底是什么样的;3.学习2-6自然段,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4.学习写法,用总分结构的方式仿写一段话。因为时间关系,没能欣赏到学生作品,是我们小小的遗憾。

      研讨课结束后,大家一起作了研讨。张凤梅老师先转达了何秀招老师的观点:1、老师们已经有了预习的意识,课堂上会选取学生的预习资源,进行重难点图破。2、在选取预习资源进行展示时,要能体现学生的预习情况,体现预习资源的价值。如讲哪一个知识点就展示哪一题,选取做得好的,有引领作用的,找到值得借鉴的地方或是需要改进的,带领学生帮他改进。接着,针对本次研讨课的情况,张凤梅老师做出以下要求:1、备课时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语文要素的前后勾连,精准制定教学目标。2、上研讨课前先上传预习单和教学设计,制定精准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依据学习内容设计预习作业,再让学生预习,最后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二次备课。2、学习“板块式”教学设计,让教学主线更清晰;3、既要关注课文内容,更要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注意小练笔的训练。4、请老师们认真反思,写一个案例分析。

阅读 23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