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历史,走进自然——抚顺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女作家工作委员会,第一文学活动组,第二十一文学活动组联组采风笔记
六家子村采风有感:
文/徐健
大概是春日的第三场雨。
只能在路灯的投影中看到细密的降临,车辙激起微弱的水花,听起来与夏日暴雨呼啸而过不同,那是只有四月的春雨才有的声响。
细雨中的迎春花摇摇曳曳,真好。
送别晚风、陪伴星宇,也迎接如我一般的过客。
我们四十多位文友到清原县六家子村来采风。
微雨蒙蒙,花与叶明丽又闪耀,光线给予乡村最充足的色彩,六间房屋农田几亩,却让人们心生欢喜、笑靥如波。
姜书记深情讲解,听后热血沸腾。刀光剑影中,多少豪杰卷起千堆雪,只为这江山如画。
与之相比,门前几棵与几间屋脊正对而生长的向日葵,也许是自幼就长在这片热土上, 经历了沧桑,弥漫过硝烟,反而更加明媚,更加张扬。
吹着温总理吹过的风,迈步走进屋中,拘谨坐在总理做过的位置上,与郭老先生的照片合影,此时时间被染红,细雨被染红,空气被染红,每一个念想也被染红。
敬仰与崇拜,拼搏与奋进,此行期盼收获,在此时已圆满。
抬头望去,门外向日葵在细雨中蓬勃与明媚,就这样,我参与了它生长的盛宴,也懂了不忘初心。
行走在树荫的路面上,我更加深刻理解了国泰民安,安居乐业的意义。
村落里的人们在田间劳作,去邻村赶集,打理院子,晒太阳,袅袅炊烟日日夜夜,构成他们的一生。
热腾腾酸菜猪肉馅饺子端上来,品尝总理吃过的吉祥如意,健康,快乐饺子,幸福感爆棚。
坐在回城的车上,思绪万千,没想到,我会在一天之内经历村落的清晨与午后。一直到晚上,我都沉浸在一天采风的收获中、郭老房屋前的向日葵、柳树叶垂落在细雨之中,明亮整洁的六家子村,村史馆展品琳琅,三百年的故事,如今的领导班子小康路上做先锋,一切鲜活又真实。
突然有那么一个时刻,我的世界明媚靓丽,六家子村,这片热烈的土地,冠以英雄之名。善美于世。
六家子村采风观感
文/金殿宽
四月二十九日,廿一组的十二位文友,会同作协小说委丶女工委及文学一组的四十余名文友老师,顶着菲菲细雨,驱车五十余公里,来到清原红透山镇六家子村进行“踏寻历史遗迹丶传承红色记忆”的文学采风活动。
大巴车载着我们徐徐驶进六家子村口时,早已等候在此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打着巨额的欢迎横幅,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在稍事寒喧后,村姜书记引领我们来到了当年温家宝总理到访的村民郭金华家中。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民宅,其室内外的布局基本保持当年的原貌,屋内的墙上挂满了温总理接见时的巨幅照片,村干部对当时的情景做了详细的回顾。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民情怀,读到了村民们的幸福自豪感。
接下来我们进行此行的第二个日程一一重走抗日路。我们冒着淅沥的小雨,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了当年著名抗日将领田霖曾经战斗丶牺牲的战场。在这里,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炮火连天丶弹痕遍地丶田将军率领众将士与倭寇浴血奋战的昔日战场,看到了我们先辈不畏强敌,用他们的血肉筑起钢铁长城的英雄气概。此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伟人的那句:成千上万的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的牺牲了,让我们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第三站是参观六家子村史馆。据介绍,该馆是清原县成立的第一个村史馆,多年来先后有许多乡丶村来这里参观学习。这里详尽的介绍了该村的发展史,还有所获的奖项奖状等,并展出了由村民捐献的各个不同时期的生产资料和人们的生活用具,其中弥足珍贵的是已经发黄的民国时期的房照、契约等。做为一个村级行政单位,能建起这样内容详实的村史馆,这在我市是极为罕见的,也让我们为之大开了眼界。
在整个采风活动中,每到一处,都由我市从事社科研究的专家黄韬老师,结合当时的地理丶历史及人物进行详尽的解说,这对我来说,填补了对这段历史的残缺,真是获益匪浅。
六家子村,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一个有故事有温度的土地,是浸染烈士鲜血的土地,是英雄辈出的土地。这里,我衷心的祝愿六家子村人民,继承先烈们的遗志,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再创新时代的佳绩来!
六家子村小记
文/李凌芳
“追寻红旅向村行,小雨催诗入画中。但愿春风知我意,青山绿水寄英雄。”
今日作家协会文友们走进清原六家子村,重走红色之旅,回溯革命村史,感受温家宝总理坐客六家子村的温暖。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六家子村虽小,因出了英雄而名杨四海,则有清原的光荣。文人留下诗情和书情,保存红色印记,抚顺有了故事,历史有了传承。
“借问英雄何处有,文人遥指六家子村。”六家子村的乡史,乡韵、乡愁,给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记忆的永恒……
2023.04.29
在蒙蒙细雨中品味沧桑
文/唐黎杰
2023年4月29日,暮春时节,与抚顺市作家协会的文友们走进清原县红透山镇六家子村。
这是一个不算大的山村,但历史却很厚重。远的不说,单是抗日英雄们就在这里留下了太多不朽的传奇。穿村而过的公路旁,茂密的树林下,村支书姜冬文指给我们一处残垣。这里早年是村民郭贵田家,因郭贵田积极支持义勇军抗日,该处被日寇损毁。
驻足于此,默然良久。前辈们毁家纾难,义无反顾,真真是“愿拼热血卫吾华”啊。细雨中,似有熟悉的歌声响起:“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林子里,风儿摇动着枝叶,依稀如战士们的身影。如果有一些词语让你看到听到就心头一热,那“抗联”一定是其中的一个。“抗日战争起始地”,是英雄们给这片热土留下的无上荣光。
郭贵田的后人依旧生活在这里。2007年2月17日,农历除夕。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等陪同下来到六家子村,看望慰问群众。在郭贵田之子郭金华家的炕头上,温总理吃饺子,唠家常,话改革,谋发展。今天的六家子村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村史馆中,六家子村红色历史和绿色发展的轨迹历历在目。
“蒙蒙春雨动春犁” 。田间那备好的垄像铺好的诗笺,等待着勤劳的人们续写新的篇章。春雨后,这里的山林更加清丽,人们脸上的笑意也愈发灿烂了。
(2023年4月29日,抚顺市作家协会女作家委员会、小说委员会、第一、第二十一文学活动组组织部分成员到清原县红透山镇六家子村采风感记。)
在希望的田野上
文/王兆友
四月的抚顺,春回大地。“谷雨”节气后广袤的农村更是春意盎然,一派春耕大忙的季节。
4月29日,疫情三年后,市作家协会三个文学组组织了近50名会员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十分有意义的到清原满族自治县红透山镇六家子村“踏寻历史遗迹,传承红色记忆”大型户外采风活动。
29日早7时后,文友们从四面八方相聚在顺城区政府门前。8时许,满载着作家们的客车在春雨相伴下,乘着歌声的翅膀向六家子村驶去。外面雨下个不停,但车厢里文友们却欢声笑语,互相畅谈着、倾述着三年未曾相见的惦念之情,交流着几年里的写作经历。一个小时客车就行驶到了六家子村。
此刻,风光正好。举同眺望,村庄被群山环绕,山上树木葱茏青翠。一片片黝黑的土地上,农民兄弟或骑着摩托或开着小轿车来到田间地头,然后驾驶着拖拉机进行耕作,播下了希望的种子。那一幅幅场景正是“ 头上日舞,脚下沸土,弓腰移步锄禾黍”的写照。
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2007年春节除夕夜温家宝总理到六家子村视察时到过当时大队郭书记的家参观。望着满墙镜框中珍藏的照片,听着村干部娓娓动听的讲述,文友们个个聚精会神的倾听着。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好似我们也和村民们簇拥在温总理的身旁,倾听着总理的谆谆嘱咐:六家子村有山有水,自然资源丰富,村干部要带领村民利用好这些资源,发展农业,搞好林业生产和林下生产,搞好多种经营,有条件的还可以搞农家乐。除夕夜,温总理不顾旅途疲劳,还和村民们一起吃了饺子。
在《六家子村史馆》,我们看到十几年来,历届村干部们都牢记温总理的嘱托,带领全体村民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发展了经济,全村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雨还在下着,文友们又冒雨来到当年吉林抗日自卫军司令田霖在清原县六家子一带指挥阻击战的现场。大家驻足追寻着,仿佛田司令带领抗联战士英勇战斗的场面又浮现了眼前。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在这片洒满无数烈士鲜血的土地上,村民们没有忘记他们的英雄事迹,正在为实现现代化农业而辛勤耕耘,努力奋斗,以告慰那些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
时间过得太快了,中午时分,雨下的大了起来。农民兄弟享受着播下种子后,盼望雨露滋润带来的喜悦。大雨落到地上,敲打着窗棂,又恰似鸣奏着春夏交替间那美妙的交响曲。
在文友们聚餐的饭店,农村特有的鲜嫩山野菜、自制的水豆腐和丰盛的美味佳肴,摆满了一桌又一桌。大家推杯换盏,畅叙友情,歌声笑声连成一片,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餐桌,每个人又能品尝到当年温总理吃的同样馅料的饺子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再见了,我的乡亲们!再见了我的农民朋友!只盼望今年风调雨顺,到秋日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五谷丰登,结出金黄色的硕果。到那时,我们还会再到六家子村看望乡亲们……
红透山区红烂漫~六家子村采风随笔
文/李忠元
四月的六家子村乍暖还寒,春风阵阵,细雨绵绵。我们作协的四十多位文友,风尘仆仆的来到这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园。这里有郁郁葱葱的滿目青山,更有旧貌換新颜的农家宅院。幢幢新居,宽敝的街道,映入眼帘的是祥合幸福的画卷。走进六家子村,親临老英烈郭贵田晚辈的新宅院,聆听老英雄昔日的动人事蹟,令人动容,感慨万千!曾为抗日义勇军送情报,致房屋被烧,被迫逃难,但仍助其抗日,矢志未泯。他将激励我们砥砺前行,不忘昨天。
二00七年春节更是不平凡,温家宝总理一行前来郭家探望。前来拜年,问寒问暖。总理为六家子村讲林权改革,谋划发展。总理语重心长,寄予厚望,至今人们仍难忘那值得留恋的一天。如今,总理的嘱托已基本实现。有林地五万八仟亩,农林牧副漁都遂心所愿。六家子村如今是一步一层楼,一步一层天,村史馆更是详实的记录了六家子村的变迁。六户始住村民同其他姓氏村民,早已是笑口常开,旧貌換新颜。这正是人间四月芳菲尽,一沐春风百花鲜。
俺们清原那旮瘩有个六家子村
文/关东
好长时间没回老家清原了,这次作协活动区清原县红透山镇六家子村,莫名地感动一丝亲切,这也算是回老家看一看了。2023年4月29日早上,客车载着近50名会员来到六家子村。六家子村委会成员们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也终于明白了这次是一次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红色采风活动。
打开地图,六家子村位于清原红透山镇的西北部,分为四个自然屯,8个村民小组,620多户,总人口2000余人。六家子村跟东北其他村屯相似,都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了,据说最初是有侯、宋、任、叶、许、赵等六户人家居住在此而得名。现在的村屯则是将日伪时期散居在各个山沟里的近百家住户聚合而成。
六家子村有山有水有人文,其历史氛围还是非常厚重的,可谓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但让六家子村真正出名的,还是我们的温家宝总理来过这里,而这里的村民郭金华老人一家则是最幸运的人。2007年2月17日,正值阴历大年三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六家子村给村民们拜年,坐在郭家的土炕上,吃着郭老汉和他老伴包的饺子。我们没看见当时的场面,如今,我们从郭家墙上挂着的大照片就能感受到,乡亲们围坐在温总理的身边,跟温总理交谈,心情非常激动。只是让我们稍感遗憾的是,郭金华老人去年已经驾鹤西去,无法听到老人的亲自畅叙。郭金华老汉一家是幸运的,六家子村民也是幸运的。按照老百姓的话说,六家子村在地球上都有名了,当别人问起:“你是六家子的吧?”村民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参观了六家子村史馆,仿佛回到了旧农村,感受着那些老物件的厚重的历史,仿佛在叙说着陈年往事,我老家的那一切也历历在目,一切都那么亲切。其实,每个村屯都有自己可以书写的历史,但六家子村无疑是更幸运的,这一次,我真的没有白来。
关东(左图)
人民不会忘记(六家子村釆风有感)
文/姜国志(十组)
莺飞草长的四月里,抚顺作协四委组的四十五位文友,赴清原六家子村,重走了一次抗联路。
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我们顶着浙沥春雨,来到抗联遗址的山坡。放眼望去,群山一片翠绿,青草滾落着晶莹的雨滴。在村支书的讲述中,还原了九十年前的那场腥风血雨。吉林抗日义勇军被日军中岛讨伐队围困在山中,曰宼烧杀抢掠,围困、封锁、堵截,连为抗联探路的平民郭贵田的老屋也被日寇报复烧毁,妄图掐断抗联的后路。
1933年7月28日下午,司令田霖率义勇军突围,一场激战过后,突围成功,田霖及众多英雄却不幸牺牲。人民不会忘记这些英烈,所在地六家子村史舘更是把他们永久的记载在历史的史册中。
这次的红色之旅,让我们在缅怀英烈的同时,也对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深深的感叹!祝愿我们的农民兄弟早日走上康庄大道,越来越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