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光荣!致敬最美劳动者!五一劳动节实践活动——高一(7)班

氧气萌主
创建于2023-05-07
阅读 58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五一

一个繁花似锦的节日

在这个以“劳动”命名的节日里

在很多人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各个角落

都有无数个辛勤劳动的身影

他们用双肩扛起责任

用汗水致敬职责

他们是医生、警察、建筑工人

……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这样一群人

他们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

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铸就属于中国的奇迹


踏实勤奋,可掬河汉万顷。

投身劳动,得摘理想星辰。

劳动是辛勤者的勋章,是幸福生活的源泉,更是建造历史的砖瓦

每个时代的劳动者都肩负着当下社会赋予的重任。他们勇于面对,勤于思考,努力工作。

这样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当下,他们展现的是新时代我国劳动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奋斗的中国,活力的中国,前进的中国的生动缩影。

社会实践活动
  • 参观劳动基地感受:

这次参观的是我一个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会感受到车间的气氛。同时也更加感受到了当一名工人的心情,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对我们来说,参观是一次很好的学习、锻炼的机会,甚至是我们生活态度的教育的一次机会。通过参观我得到生活上锻炼,精神上的充实,心灵上的满足,它们之中有辛酸、也有快乐,给我的大学生活中又添一笔宝贵的财富,给我的人生又添加了一个音符。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帮助,给我的生命带来了新的气息和方向,让我发现了像我这样的在校大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了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学习的目标。这次去工厂参观,我就对那些平常理论的东西,有了感性的认识,感觉到受益匪浅。在这次的参观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也逐渐开拓,这与实践密不可分,在实践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不断充实和不断成长。在中宏参观的这段日子里,虽然日子过得有些累、有些苦,但是同时我也从这些日子的参观中学到了许多以前我不会的知识,看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了解到很多实际工作中常识,掌握了许多与人交往的技巧,看到了稳妥的处事方法,在意志和品质上得到了锻炼,这正是所谓的“苦并快乐着”!

  • 志愿者感想:



志愿活动之中也是让我认识到社会底层的那一面,清楚其实还是有很多的人,生活并不是那么的好,还有很多是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去帮的,可能对于我们简单的一份工作,他们却不容易做好,我们的一顿饭钱,于他们来说,却是要付出很多才能够赚到。而且志愿之中也是让我们更加的体会到,其实社会的工作有各自不同的辛苦,有些是身体上的劳累,有些是思考上的劳累,每个人的抉择不一样也是会有不一样的工作和生活,志愿的工作让我也是知道帮助他人,的确是很快乐的,我们也是更多的了解了外面的世界,而不是仅仅只会自己读个书而且以后的日子,也是要多去做这些活动,多去了解社会,去感触生活,今后的工作或许这些是没有太多的帮助,可是却是可以让我认识到社会的不同一面,去更多的理解生活是怎么一回事。经过实践,我也是得到了成长,见过更多,认识了更多,让我更明白。自己也是要继续的在学校学好,让自己收获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为此后迈入职场做准备,同时通过对社会的了解,也是让我感悟到,要做好工作,同时生活也是要去让自己经营好。

  • 拜访劳动楷模:
爱国主义精神
  • 思维导图
“阅”见美好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谦恭。在移动互联网、创新成为年轻人口中热词的今天,工匠和工匠精神的强势回归反映出人们对“匠心”的渴望。五一劳动节来临,让我们一起跟随书本,走入匠人世界,品味工匠精神,向每一位拥有匠心的劳动者致敬!

天工开物读后感:

人类的生存依赖五谷,但是五谷的生长需要人类的种植,人类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天工开物》是我们祖先对于农业和工业技术等的总结,是存世最早的一部著作,也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世界它详细记述了有关农业物种培育和治金工艺工艺等内容,同时还记述了有关工艺设备和组织生产等方面的研究经验。

在农作物品种的培育方面,本书通过人们对水稻、麦子等新品种开发事例的研究,分析了土壤、气候和培育方法对于农作物品种生长变化的影响,同时又根据蚕蛾杂交所出现的"变异情形,指出了人为的方式可以改变物种的特性。这为农作物新种的培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治金工艺方面,记述了锌的治炼和锌铜合金的内容,这不仅在中国史上是首创,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也是率先提出的。而书中关于用锌金属代替炉甘石治炼金属铜的方法,也是世界历史上采用该技术的首次记录,非常珍贵

书中关于各种工艺技术的记述比如水车的应用、灌钢技术、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技术和熔融技术等内容,都涉及许多物理学的力学和热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天工开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天工开物》对农业和工业的叙述让人敬佩,更让我惊讶的是古人的智慧。“士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士而分”这是蕴合哲学含义的,讲述了事物的变化,从土壤到农作物的品种和特性,将随水土的变迁而改变。古人能认识到这种发展规律,让我震惊,谁说古人的智慧比不过现代人? 这不是很好的佐证吗?

《邓稼先》观后感:

看了《邓稼先》这部电影,我深深的感到从事一项科学事业是多么的神圣。用去自己毕生的心血,换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尊严,那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自豪。这样的一部电影,不仅充满了无数的亲情、爱情、友情、爱国热情,更是充满了一个科学家对待科学的信心和决心。他们敢于向科学挑战,敢于向世界挑战,不畏惧环境的艰难险阻,不畏惧隐姓埋名的艰难困苦。大家都知道,在当时战争年代的中国,没有更多是科学家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实验基地,他们没有核实验的研究模拟平台,没有苏联老大哥的帮助,他们在沙漠艰苦的环境中摸索着中国人自己的原子弹、氢弹研究道路,搭建自己的研究平台。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之下,别人用了八年、十年研制成功了自己的核武器,可中国仅仅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核武器的研究,这是一项秘密的科学任务,也是一项秘密的政治任务。在邓稼先先生接到这样的一项秘密工作时,他毅然担负起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抛下自己的妻子和儿女,隐瞒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孩子的期待,妻子的担忧,但邓稼先先生毫无犹豫地肩负起着这项艰巨的任务。在中国人研制的原子弹即将爆发的那一刻,邓稼先作为一个原子弹研究的领导者,自己就像是被这颗原子弹所击中了一般,心情是多么的震撼。身在异国他乡的杨振宁先生的激动心情,更是体现了一个科学家对祖国忠贞的热爱情怀。可见他们对祖国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那是何等的期盼。从邓稼先妻子许鹿希的身上,我们更能体会到一个伟大女人的心。为了支持着丈夫的事业,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勇敢地挑起了一个家庭的重任,二十多年独自带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与心爱的丈夫各据一方。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我们应该为选择了物理这样的一门学科而骄傲,因为我们有先邓稼先等这样名副其实的伟人作为我们的榜样。他们向科学挑战的事迹一步一步地激励着我们要努力的学习知识,认真的去对待科学,。当今的祖国繁荣昌盛,拥有更多可以让我们去发展的平台,我们应该学习向邓稼先这样一代科学家对待科学的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持之以恒的精神,敢于向科学挑战,向权威挑战。我们作为当今祖国的青年,更是担当起一份建设祖国的责任。

  • 观看《焦裕禄》后感:
  • 观看《袁隆平》 后感: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令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他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他几十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

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解决全球百分之六十人口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的贡献旷古烁今,“杂交水稻之父”名副其实。治学态度影响深远。袁隆平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饱受困难挫折,阅尽人间沧桑。无论境遇如何,他的身上始终流淌着家国天下的热血,青春年华挥洒在田间地头,须眉皓然仍然孜孜不倦于攀爬超级杂交稻的巅峰。一路走来,袁隆平的科研不乏质疑、失败、挫折,他始终保持埋头苦干、不畏艰苦的科研基本功,闯出一片新天地。

他那句“哪有搞科学研究不失败的呢”,一直鼓舞着无数科学家博弈科学的竞场;他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不要怕别人说你标新立异”,一直激励着年轻学子勇闯创新的殿堂。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平的人生原则是淡泊名利、踏实做人。他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高薪聘请,因为他知道他和杂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国。功名之下不忘初心,他始终铭记投身科学研究的激情与梦想,始终铭记把杂交水稻不断带向更高境界的不渝追求。

对待成就,他极富人情味,常怀感恩心,把杂交水稻的功劳归功党和人民。生活中,他既不追逐时尚的消费观,也不把个人的财富看成是负担,曾因为多看了几眼豪车上新闻,却依然选择普通的车子下试验田。“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这就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热爱的种子一样,深埋在后人心间,令人从中汲取力量,传承使命。

种子优良了,水稻才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两个梦依然任重道远,但有“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相伴,将激励更多的人为科技兴国而战,未来可期。

劳动总结

劳动中,我们仿佛长大了许多,从而也受到了不少的启示:在劳动中,我们就算再不熟悉,也不能因此消极,怠工,因为想熟能生巧必须是一步一步冒着风雨、任劳任怨、持之以恒在学习中,我们遇到的题目就算再难,也不能因此退缩、胆怯,因为,想解决困难必须是一步一步向前摸索,踏踏实实有始有终……

阅读 58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