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阳历5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时,为立夏节气开始。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是“大”的意思,指春日远去,夏季开始,万物至此皆已长大,故名立夏。
宝一班
宝二班
小二班
中一班
中二班
中三班
大一班
立夏是万物生长的旺季。立夏三候:一候蝼蛄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首先可听到蝼蛄在田间的鸣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一种瓜蒌类的药用植物)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此时,万物已褪去了春日的青嫩,果蔬、野菜日日攀长、俊秀繁茂。
立夏后,白昼渐长,气温骤升,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盛的季节。农谚说:“豌豆到立夏,一夜多一杈。”这时,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在此时进入了大忙季节。
儿歌谣
小一班
小二班
小三班
节气习俗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
立夏这天,围绕吃的习俗很多,北方大部分地区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一些地方有“吃立夏蛋”和“斗蛋”的习俗。鸡蛋象征圆满,“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疰夏,指因感暑热之气,老幼体弱者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倦怠、心烦气虚的症状),寓意消灾祈福,消暑祛病。一些地方要吃“五色饭”(用白米加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做成),寓意“幸福安康,五谷丰登”。
立夏诗歌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
燕子衔春去,薰风带夏来。夏天是生命力张扬的季节,草木茂密,鲜花怒放,骄阳似火。下面是有关立夏的诗歌:
《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
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
绿阴幽草胜花时。
《⼩池》
宋/杨万⾥
泉眼⽆声惜细流,
树荫照⽔爱晴柔。
⼩荷才露尖尖⾓,
早有蜻蜓⽴上头。
中一班
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手工制作🎨
宝一班
宝二班
小一班
小二班
小三班
中一班
中二班
小三班
大班的小朋友们在鸡蛋🥚上进行绘画🎨
大一班
大二班
大三班
文字编辑:王晶晶
图片提供:网络、班级
初 审:姚振荣、王淑梅
终 审:张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