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并进,砥砺前行——南宁市教师网络研修化学工作坊第二次线下研修活动圆满结束

石睿
2023-05-06
阅读 312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加强新入职化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增强学校间化学教学工作的交流,2023年5月4日,在南宁市第二中学开展了南宁市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培训项目化学工作坊第二次线下活动。工作坊全体成员如约相聚美丽的二中校园,共赴一场教研盛宴。

课例展示 以研促教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本次活动的第一环节,坊员代表南宁二中新入职的陈信老师,为老师们带来了《乙醇》的课例展示。陈信老师融合“结构—性质—用途”的学科大概念,联系生活情境,从“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饮酒”这一问题入手,通过“看—闻—测”等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感知乙醇的物理性质、探究乙醇的结构,对乙醇与水的反应,以及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进行了重点实验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搭建乙醇的球棍模型、乙醇相关性质探究等环节完成了不同问题的合作学习,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提升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本节课思路流畅,环节设计合理且巧妙,陈信老师创设启迪性情境,激发了学生思维进阶的动机;同时通过实施主题式教学,为学生搭建了思维进阶的平台,培养了思维进阶的习惯。南宁二中化学教研组的教师也参与观摩了本节展示课。

评课议课 集思广益

  “教”无涯,“研”不尽。在陈信老师精彩的授课结束后,由工作坊坊主南宁二中的赵伟华老师主持评课议课环节。首先,陈信老师对自己的备课思路、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活动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享和介绍。通过陈老师的说课,老师们对展示课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也为今后设计课堂时提供了新的思路。随后,在场的各位老师就本节课的授课思路、课程设计及课堂掌控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老师们在肯定陈老师的教学亮点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思考及教学经验提出了独特中肯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发生着思想的碰撞,在交流的过程中拓宽思路。

  最后,南宁二中的李晓老师对就课堂效果做了精彩的点评。李晓老师对陈信老师课前准备、课程设计以及课堂实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高屋建瓴地从培养学科素养及教书育人的角度对课例提出了优化意见。同时,怀着对青年教师的期待,李老师对新教师提出殷切希望,他结合自身经历,对新教师们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他希望青年教师们能够结合前沿科技、生活常识、时事热点等方面去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方法上突破常规课的模式,让课堂更加有趣,学生更容易接受;注意优秀课例的积累,提高专业及教育教学素养。李老师还希望新教师们以本次现场教学研讨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取长补短,在教学实践中更上新台阶。

分享感悟 共同成长

  悦分享,共成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的石睿老师,与青年教师们交流分享了自己工作一年来的成长经历、困惑、教学体会与感受。首先,石睿老师与老师们交流了刚工作时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解决办法;接着,石睿老师从备课、听课、模课、上课、悟课、磨课六个角度,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她的教学体会;随后,石睿老师与大家畅谈了工作一年来的一些收获与感悟,她认为我们之所以选择教师这份职业是出于对它的热爱,所以我们要热爱事业,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教师,同时我们要多学多问多思,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也要敢于创新,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最后,她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平衡好事业与生活,多留些时间给自己与家人,做一名有“幸福感”的老师!

总结提升 专业引领

  最后,赵伟华老师对本次研修活动进行了主题为《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设计策略》的总结发言。赵老师指出“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一堆知识,而是学会一种思维”。基于这一理念及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我们设计的课堂要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创设的活动要能引发学生深度的思考,课堂评价的标准是形成远迁移能力。同时,赵老师结合真实教学案例,分享了如何基于大概念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赵老师提出,课堂的引入要基于真实情境,根据情境提出核心问题,在完成驱动任务的同时得出概念,从而生成学科大概念,最后再由学科大概念升华至跨学科大概念。

  教师成长离不开专业引领,教学提升少不了总结反思。赵老师的耐心指导,都将化为青年教师们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力量。

    本次研修活动通过示范课、专题讲座的名师指导,听课、评课等交流互动环节,为青年教师们搭建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也给老师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研于心,修于行,学于思,成于恒,齐参与,共提高。让我们乘着成长的东风,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撰稿:石睿

摄影:参会教师

阅读 31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