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为了落实《(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新理念,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丰富教研活动形式,以达到资源共享、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5月4—6日,我校由我为代表参加了上饶市“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7b931f1.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fbb2303.png)
苏桥中心小学——饶婕妤老师《千以内数的认识》中让学生估一估黄豆的数量饶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看—说—估—比”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体验上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小学低段儿童对数学的探索依赖直观,特别是“数”“计数单位”这些抽象的概念,教学中必须把握好直观和抽象的关系。拉近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的距离,激发学习热情,唤起同学们感受身边数学的意识。通过1000和100的直观对比,很好帮助学生建立较大数的概念,为继续培养和发展数感埋下伏笔。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7b931f1.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fbb2303.png)
德兴市张村学校——严菲红老师有趣生动的用小白兔分面包的故事方式做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提出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很自然的引入课题内容,利用课件呈现主题图:通过创设校园里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境,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展开观察,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对“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意识。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7b931f1.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fbb2303.png)
婺源天佑小学老师——占虹云老师,亲切的占虹云老师,在课前带着有趣的问题和同学们进行了互动,带着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其次她还巧妙的利用小动物玩翘翘板的动画,生动形象的导入课题——“克与千克”。然后占老师还带来了教学道具,让学生动手操作,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进来使学生在上课期间更有积极性,趣味性,从而帮助学生们对数学概念,更加的清晰。占老师的课让我醍醐灌顶。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7b931f1.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fbb2303.png)
婺源县高砂小学——李云川老师,李老师为了调动学生上课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前准备了猜谜语的游戏来进行与学生们互动。再加上春游野餐,激情的导入让学生更加积极,利用野餐垫代入面积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不断的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发现身边的不同物体面积,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在数学中解决生活问题。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7b931f1.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fbb2303.png)
弋阳县清湖学校——丁翠萍,首先平均分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就很模糊。丁老师讲课生动有趣,逻辑思维强,表达清晰,这堂课让学生的的互动,与表述都很契合,用分披萨的动画,形象的展示在面前。从而导入课题:“平均分”,慢慢深入课题,提出用数学方式表示一半。课题不断深化,内容渐渐清晰。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7b931f1.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fbb2303.png)
上饶市逸夫小学——童秀丽老师,在这堂课上童老师直接了当的抛出了数学问题引发思考,从平面的角度,从立体的角度,从各种角度观察?通过折叠正方体从而带入课题,不断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童老师的仔细讲授,反复练习,让学生学起来轻松。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7b931f1.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fbb2303.png)
万年县第二小学的祝云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四年级下册的《平均数》。祝老师通过三、四年级手抄报比赛的情境导入,展示三、四年级成绩,引发学生思考哪组成绩更好,进而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产生学习需求进而导入平均数,让学习顺利发生。接下来祝老师初探平均数,让学生当小裁判,自主发现平均数的两种计算方法,一是借助屏幕动态展示,发现"移多补少"的方法,让平均数概念更直观、形象。二是学生交流,板书呈现计算过程,总结出"先合后分"的平均数计算方法。祝老师设计了多个层次的教学小活动。逐渐深入走进平均数,进而引导学生再探平均数,发现平均数具有虚拟性、区间性和敏感性的特点,深刻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7b931f1.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fbb2303.png)
横峰县二小——刘兆林老师利用了“疯狂动物城”的动画片段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导入新课“时间、路程、速度”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它解决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速度的含义,建构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本次培训使我深有感触: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