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古镇的頔(di)塘故道、南浔镇历史文化街区为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位于江浙交界,北靠太湖,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名镇和国家5A级景区旅游地。
南浔曾以浔溪称呼,南宋时期,浔溪以南云集商贾,屋宇林立,曾有南林之名。淳佑季年(1252)建镇时,将 “南林”、“浔溪”两名首字整合,改名为南浔。
南浔镇北向有北市河,全长400余米。从河西莲界桥码头出发,搭乘游船或步行,可观赏沿河两岸历史悠久的百间楼。
相传,400多年前,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礼部尚书南浔人董份在家乡为孙媳陪嫁的100个丫鬟建楼百余间,由此得名百间楼。这些楼房建筑既保留了明清两代建筑遗韵,还凸显典型江南水乡风味。如今部分民居楼群已改建成民宿。如:五间楼,理想三旬等。
百间楼河边的一座座河埠,连接成驳岸、与沿着河道的系舟石一起组成了颇有韵味的江南街景。一扇扇券门彼此相连形成挡雨遮阳的长廊,给水乡增添了艺术风采。百间楼骑楼建筑在界墙、券门以及河埠的样式上各具特色,但其设计风格一脉相承。
这里是浙大校友,南浔人潘永年儿时居住的老屋。他在聊童年的故事。
在校友的引领下我们有幸拜访了他的中学同学,沈嘉允先生(右),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墙上悬挂着他的国画作品。沈嘉允先生给我们介绍了南浔建筑,园林,风景的特点。加深了对古镇风貌的认识。他还给我们送上他的大作《江南大宅-*南浔遗韵》。
2001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水乡古镇》成套邮票中,印记了古镇南浔百间楼民居群图样。
离广惠桥不远处,有张静江故居码头。从这里可以乘摇橹船到小莲庄码头。
游船通常要包一整条船,每条船坐八个人,每人只需35元。晚上比白天船价稍贵。我们3人高兴地坐上游船,体验着摇橹船的惬意,感受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还听着船工诉述这几年生意的起落。
沿河穿过数座别具样式的石桥。例如,廊桥,广惠桥,便民桥,通津桥,清风桥。
每逢假日河道上不乏艺人游船化妆表演,吸引了岸边游客们的眼球。增添了古镇热闹的氛围。
通津桥被推为南浔众桥之首,它位于十字港码头,南浔水系的交汇处。明清时期这里曾是 “辑里湖丝”的集散中心。通津桥原名浔溪桥,俗称大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28米,宽4米。该桥始建于宋朝时期,清朝嘉庆3年重建,桥上还留有字迹。
广惠桥就在广惠宫前。这座单孔石拱桥,在清朝嘉庆和同治年间做了两次重建。桥长18米,宽3.32米,拱高13米。 桥上有石狮子。
夕阳西下时,摄影爱好者关注桥边欣赏并拍摄。其中南浔2座著名的古桥,广惠桥和通津桥夜景更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