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有效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丰富学生成长体验,助推“双减”政策落地,本学期红星小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辟了“南泥湾劳动基地”,践行劳动实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
四1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双脚踏进“南泥湾劳动基地”播种,施肥,除草,捉虫……见证植物的成长,学习种植的学问,感受探究的乐趣。
3月30日,林晨轩和妈妈买了很多黄瓜苗,沈林飞带了辣椒苗,吴紫涵带了四季豆种子……我们兴致勃勃热火朝天地播种了。
晚托时间,我们根据天气情况,在班级劳动负责人汤文龙同学的组织下,分小组去浇水,捉虫,除草。
午饭后,我们迫不及待去观察,去发现。
热心的蓝宜频爸爸自告奋勇砍来竹竿,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齐心协力搭好了架子。豆苗呀快快长,爬上架,长出豆,黄瓜啊快快长,开出花,结满瓜。
每天看着它们成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菜园里的蔬菜品种齐全,长势喜人。
5月14日,我们摘下第一根黄瓜,因为它烂了。为什么烂了?我们要好好研究研究,种菜真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种菜这么不容易,真的要爱惜粮食。
5月16日,我们摘下了第二根不太成熟但也可以吃了的黄瓜,因为我们担心它像第一根一样烂掉。老师兑现了承诺,奖励给尽心尽责做好浇水组织工作的汤文龙同学。
4月份,黄瓜招虫,用了肥皂和烟丝水,丝瓜招蚂蚁,用了米、红糖、洗衣粉加水,也不知效果如何,反正还没死。
5月20日,黄瓜叶子都枯黄了,估计命不久矣,再用网络上的妙招试试,红糖、醋用水稀释,不知道能否起死回生。
5月20日,我们摘下第二根黄瓜和4个辣椒。老师抽签,4个辣椒由郑凯同学获得。黄瓜被老师切成了37小块,每人一小块,大家闻着,看着,舔着,细细品尝劳动成果。
5月24日,我们又可以摘辣椒了,这批辣椒得主是谁,由上次的辣椒得主郑凯抽签决定,最终抽到蓝梓晴同学。
5月27日傍晚,沈林飞和吴瑾萱摘下两根大大的黄瓜,沈林飞居然还叫他妈妈做成了两盘。
5月30日,两天不见,黄瓜长好大,今天不摘不行了。因为下雨,老师没叫我们亲自去采摘。老师只好忙里挤时间,冒雨给我们摘了蔬菜,连衣服都湿透了,还是用吹风机吹干的。
我们亲手种下,亲自照顾,天天看着长大的蔬菜,也要我们自己亲手炒制,虽然卖相不好,但很美味。
6月6日,四季豆大丰收!
四季豆长得太茂盛,豆子颜色与叶子颜色又太相似,要仔细翻找才行。每次摘豆都觉得老的豆子已经摘光了,可下次再去摘就发现上回没摘干净,太老了。
菜园的收成颇丰,截止6月8日,全班37位同学都已分到了蔬菜,与家长一起享受我们劳动的成果,但我们菜园里的蔬菜仍在生长。
6月15日,四季豆大丰收,除了真的很多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同学们把还很小的四季豆也摘了。虽然老师早就教过怎样的四季豆是可以摘了的,但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四季豆摘回来之后,老师拿起小的和大的比较,孩子们更直观地知道了怎样的是可以摘了,怎样的老了,怎样的还太小,还让每位同学都看了看。
为了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老师让孩子们把摘回来的四季豆里太小的挑出来。
6月17日,老师摘下几根黄瓜,晚托时我们边写作业,边吃黄瓜,可开心了。
6月21日,因雨隔了3天没摘的四季豆,密密麻麻地挂满了藤蔓。我们赶快趁中午雨停去采摘。这次是真正的大丰收,满满三大袋,比上回多很多。
在落实“减负”政策的过程中,实施好劳动教育,从“课本”到生活,在劳动中发展学生身心。从“认知”到“实践”,在劳动中回归教育本真。让“劳动创造幸福”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