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由陕西金叶科教集团与西北工业大学于1999年共同举办的西北工业大学金叶信息技术学院。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2014年起,学校在陕西省提升为本科二批次招生。2020年3月,学校作为陕西省首批通过教育部评估考核达标的独立学院,正式转设更名为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学校地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秦岭北麓、沣河东畔,毗邻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和西安三星电子科技产业园区,校园占地610亩,校舍建筑面积26.63万平方米。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办学基础设施优良,园林化、信息化、人文化的校园环境,功能完备的实践教学中心,良好的体育运动场所,以及完善的生活服务保障等,为广大学子营造了优美宜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办学20余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以教师为要,以责任为重”的办学理念,秉承西北工业大学优良办学传统,依托其雄厚的办学资源优势,形成了规模适中、优势特色鲜明,涵盖普通本科、专升本、高职专科以及继续教育、国际教育和培训多层次的办学体系格局,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万余名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平均超过90%,考研上线率保持在10%以上,综合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区域经济社会得到彰显。
目前,学校本科、专科在校生近18000人,教职员工800余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7%,其中博士学位占比10%,研究生学历以上占比70%;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8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
学校下设14个二级学院,18个职能部门,7个教学及教学辅助单位。现有30个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专业设置以工为主,经、管、文、艺、医协调发展,突出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军民融合。共有5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拥有“省级一流课程”13门,“省级优秀教材”5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
学校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与中兴通讯、楷博财经、阿里巴巴、贝壳、大疆创新、苏州天准科技等79家企业合作,建立了67家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力推进产业学院建设,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成立了“北斗应用技术学院”“金融产业学院”。在省委网信办的指导下,以学校为主体,与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省测绘局北斗中心、自然资源陕西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陕西网络创新研究院等单位共建“陕西北斗学院”,开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北斗应用技术等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2021年,学校获批“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基地”。
学校坚持中外联合办学模式,拓展国际视野,与英国、加拿大、韩国、德国、菲律宾等国家知名高校合作,建有中外学术中心、中外语言中心和中外联合实训培养基地。开设了中加、中韩、中英、中德、中非国际班等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在我校设立了陕西省唯一的“英国西英格兰大学学术中心”以及“英国西英格兰大学陕西学习中心”。
学校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行业前沿,培养具备优秀职业素养、不断进阶和自我更新、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应用型民办大学。
总体办学定位:
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
校训:
明德 亲民 至善
办学理念:
以学生为根,
以育人为本,
以教师为要,
以责任为重
办学目标:
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应用型民办大学
学科专业定位:
以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新工科为特色,理、工、经、管、文、艺、(医)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定位:
面向行业前沿,培养具备优秀职业素养,不断进阶和自我更新、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服务行业,助力区域经济、文化和城市建
学院一直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着力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4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其中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挂牌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基地。10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课程推荐参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持续做强优势工科,打造特色文科,创新发展艺科,加快布局医养类专业群,专业实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一年来,明德学子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539项,其中国家级及以上奖项80余项,创历史最佳成绩。
新疆地区专业一览表
学院持续实施“人才兴校”战略,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内涵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各项人事制度改革向深层次推进。以职称评聘改革为突破,以薪酬制度改革为激励,深入推进教师分类评价改革,加大教师培养投入,为优秀人才干事创业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持续加强,全年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61人,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得到扩充,师资力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