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绽精彩,云端研讨促教研——伊犁州小学语文学科线上教学研讨系列活动纪实

创建于2022-11-09
阅读 190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继续提升我州小学语文线上教学质量,在上一次研讨活动的基础上,州教研室刁振璟老师确定了本次系列活动的研讨主题。11月8日“伊犁州小学语文学科线上教学研讨系列活动(二)口语交际”,如期开展。活动由奎屯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承办,奎屯市小学语文教研员蒋佳容主持,研讨课是奎屯市小学语文鲍豫鄂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成员,杨敏老师执教的三年级《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落实集体备课,确定训练点”

  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工作室全体老师认真研读教材和平台资源,群策群力,通过集体备课以学情为出发点,明确教学目标,借助线上教学资源,确定课堂的停顿点,将平台视频和现实课堂融为一体,使用钉钉会议的教学方式创设一个乐于分享、共同交流的口语交际平台。教研员蒋佳容老师全程参与磨课,并提出合理意见,让授课老师茅塞顿开。

“云端共教研,引领促成长”

  活动初始,杨敏老师以《习得预测之略  分享交流之趣》为题,介绍本课教学设计意图。她用准确精练的语言从“梳理教材、明确目标”、“落实集体备课、确定训练点”、“发挥平台优势、优化线上教学”这三个板块进行阐述,为伊犁州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线上教学新思路。

  接着播放《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的课例。课上杨老师熟练操作钉钉视频会议,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零距离沟通,学生仿佛回到教室,看着熟悉的同学、亲切的老师,学生再次成为课堂的主人。师生良好的互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孩子们感受到语言实践的乐趣,为我们呈现了灵动的课堂。

  在线上交流环节,老师们各抒己见。

  尼勒克县教研员张吉兰老师认为这节课的优点在于积极利用钉钉会议模式,在交流过程中达成了教学目标,互动过程非常精彩。在教学设计中,有充分的提前阅读设计,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名字和他人的名字时,都离不开实用性阅读。张老师还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课时时长问题。

  特克斯县教研员杜明珠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她个人收获,她认为本节课教学目标紧贴《课标》,巧妙将视频资源穿插进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互动完美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使这节课活了。超过2/3的学生参与了口语表达,这节课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调动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主动的,自信的与他人分享,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霍尔果斯市马妹老师认为这节课在教学环节设计中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课堂上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自由说,同伴互说等方式给孩子们提供听与说的机会。课堂上,杨老师以鼓励为主,规范学生语言。如果在课堂中能用上评价量表,对孩子的倾听与表达会更有帮助。

  霍城县孙玉玲老师对杨老师的课堂表示肯定与赞赏。从这堂课可以看出杨老师发挥平台优势,引领线上教学。整堂课杨老师突出学科性目标,挖掘育人因素,突出创新培养。多种形式激励孩子表达,增强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昭苏县武春雷老师表示,此次教研活动,为口语交际这一课型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同时肯定了线上钉钉视频会议授课的高效性。

  奎屯市教研员蒋老师介绍了奎屯市线上教学的经验。奎屯市小学线上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统一“两个平台”,即“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平台”,并狠抓线上教学管理规范;第二各阶段:通过集体备课,促进线上教学的质量提升;第三个阶段:利用工作室推出不同课型的优质课例,在全市分享学习,用教研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奎屯市还将继续思考并实践线上教学的评价,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等问题,希望与伊犁州各县市开展交流研讨交流。

  最后,伊犁州教育局教研员刁振璟老师对奎屯市开展的线上教研活动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结合巡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线上教学效率不高、不能恰当使用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改正意见和建议。希望各县市结合实际情况,借助平台,不断探索,形成线上高效课堂,鼓励更多老师能勇敢分享线上教学经验和案例,提醒老师们在线上教学的同时注重新课标的研读。

  在活动结束后,还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各县市共741名老师认真填写活动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老师们认为现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主要受制于已有的知识积累,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存在着不会倾听、缺少语言锻炼、心理素质差、说话紧张、词汇贫乏等问题。面对学生表达不自信、不敢开口的现状,我们可以课上培养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加强语言知识积累,丰富词汇量,多举行情境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口语训练活动,课下鼓励学生多诵读经典篇章。有87%的老师对本次活动很满意,有很大的收获。

  传统“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的教育方式正随着社会进步而发生变化。此次活动,为伊犁州各地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线上教学能力提供了新的视角,促使双师课堂与信息化运用高效结合,让学生在“家”这所学校有学必有得,充实度过每一“课”。

阅读 190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